在之前,三胎政策出來之后,從很多評論就可以看出,年輕人對生育的意愿還是偏低的,有不少年輕人甚至直言以后準備走丁克道路,但丁克絕對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康輝和李健算是丁克一族中比較出名的,他們當時選擇丁克的原因都不同,康輝當時選擇丁克,是因為和妻子結婚比較晚,再加上兩人都打算好好搞事業(yè),所以在經(jīng)過商量之后,康輝和妻子共同決定走丁克這條路。 而李健選擇丁克的原因相對較為復雜一些,一方面他覺得自己可能沒有全部的精力照顧好孩子,因為自己現(xiàn)在目前的大多數(shù)精力在工作上,除此之外,有妻子的陪伴就感覺足夠了,不想生了孩子之后卻沒有對孩子承擔起教育和陪伴的義務,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另一方面,李健先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提到他認為當下社會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他不想孩子生下來以后會面臨這些問題。 可見康輝和李健兩人選擇丁克的原因并不同,但是后來都曾表示過后悔,且理由很相似,就是對父母的愧疚感。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父母都會催促著生孩子,但是年紀越大,父母年齡也越來越大,向他們提的要求卻越來越少,以至于他們每次面對父母的時候,都會想如果當初生一個孩子,現(xiàn)在的生活會不會有所不同。 01 選擇丁克的原因有很多,但后悔的原因都很相似 實際上,除了康輝和李健,也有很多其他人選擇丁克,且出于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當時選擇丁克是因為比較喜歡自由,不希望自己被孩子拴住,認為這一生應該要去體驗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生了孩子,那么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不能去經(jīng)歷和感受了,考慮事情的出發(fā)點都會改為以孩子為優(yōu)先,所以也就選擇當了丁克。 還有一部分人選擇當丁克,是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說,確實現(xiàn)在有一些年輕人的身體因為各種原因而難孕,甚至是不孕不育,再加上他們也不想再去領養(yǎng)孩子,所以就決定干脆當個丁克。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年輕人當丁克是因為怕教育不好孩子,尤其是在看過太多的極端案例之后,擔心自己以后教不好孩子,導致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到時候不僅害了孩子,還會害了自己。倒不如不生孩子,也不至于以后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操心。 也有的人是因為覺得養(yǎng)娃經(jīng)濟壓力大,尤其是當下強調“精養(yǎng)”的大背景下,養(yǎng)育一個孩子的費用較高,而當下年輕夫妻大多都有房貸、車貸的壓力,如果再生一個孩子,壓力就更大了。本著“如果不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倒不如不生”的想法,所以這部分人就不打算生娃。 因為上述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做出丁克之選的人,在后來多數(shù)都后悔了,且后悔的原因都較為相似,就像我那位朋友,后來之所以會后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四十歲的時候,每次看到別人闔家歡樂的時候,自己只有和丈夫兩人,相對要冷清的許多。 就連她自己都說,大概是年紀大了,所以對孩子越是喜歡,也越覺得孤獨,每次看到孩子都覺得很會覺得很后悔,也總是想著當初要是生一個就好了,現(xiàn)在也不至于這么孤獨。 其實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比較接近,且這種想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到了晚年時期,如果另一半再去世了,剩下孤獨一人就會更為強烈。 要知道,丁克之路并沒有那么好走,不僅僅是在于后來可能會后悔的原因,還有許多方面的現(xiàn)實問題擺在面前,比如是否能夠承受父母方面的壓力,再比如能否接受得了其他人的議論,又或者是將來自己沒人幫忙養(yǎng)老,是否能夠應對等等。 丁克之選并無對錯的問題,說到底其實是選擇的自由,但是希望年輕人們在做出選擇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這個過程較長,在到達高齡孕育之前其實都有機會反悔,而一旦超過了,風險會變得越來越大,且要面臨的越來越多,所以還是需要盡快考慮清楚。同時,沒必要盲目羨慕丁克,理性看待丁克,因為他們承擔的風險遠比我們想象中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