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小時候一次跟父親外出,他父親指著街上乞討的人說:“德旺,你覺得他們值得你學習嗎”?當時曹德旺一臉的不屑,說他們有什么值得我好好學習的。但正是由于他父親當年的這一句話,才讓他開發(fā)出了一個萬能汽車玻璃模具。 1985年10月的一天,曹德旺廠里來了一個人,正是這個人,才讓曹德旺覺得當年他父親說的話是多么有道理。 那時國慶才過去沒多久,但是天氣依然很熱,但是此人卻西裝革履,提著個密碼箱,頭發(fā)梳得油光發(fā)亮,皮鞋也擦得跟鏡子似的。按當時人的眼光來看,此人一定是個大款,所以曹德旺親自接待了他。 原來此人竟然和曹德旺是同行,也是生產(chǎn)汽車玻璃的,此人姓施名能享。兩人落座后,此人向曹德旺介紹說,他們那個廠只能生產(chǎn)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沒有邊窗和后擋,此次來的目的就是想代理曹德旺他們廠的玻璃。 曹德旺一聽原來是同行,還是來代理他們廠玻璃的,就十分熱情,雙方討論了怎么合作之后,曹德旺說,我先帶您參觀參觀我們的廠子。曹德旺帶著他參觀了廠里的生產(chǎn)線,并介紹相關的情況。 這時天色已晚,曹德旺就和此人說,施總,今晚你就在鎮(zhèn)上住下,晚上我們一起吃個飯。在吃飯的時候,曹德旺對他說,施總,你看你也了解過了我們的廠子,但是我對你們廠子一無所知,所以明天你看能不能帶我去你們廠子里看看。 施總說那是必須滴。第二天施總帶著曹德旺就從高山出發(fā)了,到了廈門時已經(jīng)下午兩點多。雖然廈門曹德旺不是很熟,但是曹德旺卻發(fā)現(xiàn)施總好像總是帶著他在城區(qū)繞來繞去。這讓曹德旺心里直嘀咕,難道是施總沒有廠子,還是他不愿意讓我去看? 曹德旺心里想,來都來了,不管怎么樣也得看到他的廠子,于是就對施總說,你的廠子在哪,我明天還有事呢,能不能現(xiàn)在就帶我去看看。施總也不答話,只是笑了笑,然后汽車七拐八拐地向城外駛去。 后來汽車終于來到了施總所說的廠子,但其實就是一個生產(chǎn)隊報廢的倉庫。曹德旺當時心里就涼了半截,心道怪不得施總不愿帶他來呢。但是來都來了,還是進去看一眼吧,也正是曹德旺堅持住了沒走,這才有了他的萬能模具。 施總帶著曹德旺進來后,發(fā)現(xiàn)倉庫里只擺了一個爐子,爐子還是用土塊砌的。爐子上面擱著一個四四方方的架子。施總指著說,這就是模具。 曹德旺俯下身子仔細看了起來,心想,我從上海耀華買的圖紙設計的模具,做一副就花了兩三萬,而且還只能生產(chǎn)一款汽車玻璃,每換一款玻璃就得換一副模具,模具多了都沒地方放了。 施總對曹德旺說,老曹,你別小看我這個工廠,每當有人玻璃破了之后,我就劃一塊平板玻璃再把他燒彎,你別小看我這個模具,我這個模具能滿足廈門所有汽車玻璃的需求。 這話讓曹德旺心里打起了小算盤,他正因為模具的事煩呢。一聽施總這話,心里盤算開了,就想到時借鑒他們的這個模式,將鐵架烘彎交界的地方加一個軟膠頭,就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彎度了,這樣一來就可以生產(chǎn)出任一款玻璃,這就是一個萬能模具呀。曹德旺想到這,高興得不行,心想這一趟沒有白來。 當時施總還以為曹德旺在笑他的模具簡陋呢,曹德旺一把握住施總的手說,施總,回到高山之后,我就給你送一車玻璃來,你賣完之后再給我結款。曹德旺回去的第二天就組織人員開始試制萬能模具,在不斷地試驗之后,花了7天的時間終于做成了萬能模具。 就是這樣一款萬能模具讓曹德旺賺了不少錢。1990年時曹德旺他們向瑞士購買了一臺鋼化爐,但是讓曹德旺沒想到的是,瑞士人的模具居然與他們在高山時設計的那個萬能模具一個樣。 通過這件事這才讓曹德旺想起來當年他父親對他說的那句話,乞丐有什么值得他學習的。其實他父親的意思是拜師不分高低,所以在那之后,曹德旺在考察項目的時候,不管對方企業(yè)多小,有沒有名氣,他都不會心存藐視。這更讓他意識到了,人不一定要多偉大才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其實曹德旺不僅是國內(nèi)知名企業(yè)家,同時他還是慈善家。從1983年至今,曹德旺個人捐款已經(jīng)達到了100多億,并被大家稱為國內(nèi)首善。 曹德旺在70歲時,他又把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寫成了一本自傳,取名《心若菩提》。他在這本書中,主要敘述了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創(chuàng)業(yè)過程、商業(yè)技巧,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 曹德旺曾經(jīng)說過,他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給當代年輕人一個啟發(fā),讓大家在自己的人生,少走一些彎路。 其實這本書,對我們當代年輕人來說,確實有著非凡的意義。無論你是自主創(chuàng)業(yè),還是在職場打拼?相信你讀完這本《心若菩提》后,一定能從中獲益匪淺,并找到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 |
|
來自: 千冰室 > 《中國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