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的心臟幾乎報廢,就要罷工,移植別人捐獻的心臟幾乎不可能,怎么辦?如果醫(yī)生建議給你移植一個豬的心臟,“人面獸心”,要不要嘗試? 生命危矣,57歲的心臟病晚期患者大衛(wèi)·班尼特決定放手一搏,上周五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yī)學中心接受了這一手術。周一的時候,患者術后情況良好。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患者體內,未來可期。 大衛(wèi)·班尼特的心臟出狀況已經(jīng)多年,大約十年前,已經(jīng)植入了一只豬的心臟瓣膜。 如今,大衛(wèi)·班尼特的心臟再次拋錨,被診斷為晚期心臟病,已經(jīng)在床上躺了六周,一直靠儀器維持生命,心臟移植是最后的希望。 去年12月中旬,馬里蘭大學醫(yī)學中心心臟移植項目主任巴特利·格里菲斯第一次提出移植豬心臟這一實驗性治療方法。 格里菲斯對班尼特說:“我們不能給你一顆人的心臟;你不符合。但也許我們可以用動物,用豬的心臟。以前從未有人這么做過,但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 臨近年底,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是異常繁忙,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終于2021年12月31日夜間緊急批準了這一移植手術。當天夜里,歷經(jīng)長達八個小時的手術,順利將基因豬的心臟移植到了患者體內。 直至本周一,患者情況良好,但仍與ECMO相連,輔助血液循環(huán)。主刀醫(yī)生格里菲斯稱“它產(chǎn)生了脈搏,產(chǎn)生了血壓,這成了他的心臟”。他補充說,“它起作用了,看起來很正常。我們很激動,但我們還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這是前所未有的。” 醫(yī)生說,班尼特可以在周二與機器脫離。醫(yī)務人員正密切監(jiān)測其身體狀況,看是否出現(xiàn)器官排異的跡象。 醫(yī)務人員同時還在監(jiān)測班尼特是否會感染包括豬逆轉錄病毒在內的病毒,但感染風險很低。 1967年12月3日,克里斯蒂安·伯納德博士在南非進行了人類史上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這一消息空前絕后,公眾和醫(yī)療專業(yè)人士都給予了極大興趣和熱情。全球多個醫(yī)學中心,幾乎同時開始復制伯納德博士的研究結果,據(jù)不完全報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來自17個國家的100多例心臟移植手術完成。 雖然人類成功移植心臟已半個多世紀,但因其進展迅速而使器官來源顯得“供不應求”。不少科學家將目光轉向了動物,希望動物器官能成為人體器官移植的捐贈者。 人類屬于靈長類動物,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生理解剖和新陳代謝等方面相似,為什么不選擇移植猴子或狒狒的器官呢? 靈長類動物的特點是世代間隙長,尤其是猩猩和狒狒長達10年以上,繁殖率低,一胎一仔,飼養(yǎng)成本也較高,很難滿足人類器官移植的需求。正因為是“近親”,存在于猴組織內的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例如HIV。而且大多數(shù)靈長類動物在國際上又屬于保護動物,也不利于臨床推廣。 豬很可能成為提供動物器官的第一候選者,因為它成長快,器官大小與人相近,飼養(yǎng)經(jīng)驗成熟,很少有與人共染的疾病。 但是,免疫系統(tǒng)的積極防御功能,不允許“外來物”進入,對異體的器官加以攻擊排斥,從而造成許多移植失敗。盡管移植前做組織類型相容性配合試驗,排斥反應也避免不了,所以移植器官的選配是個艱難的課題。如果應用生物工程的轉基因技術,將人的基因嫁接到牛或豬的遺傳物質中,培育出能被移植的器官,用來拯救人類生命,那么不僅器官的來源豐富了,又克服了免疫系統(tǒng)的排異性。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制出移植器官不會與人體產(chǎn)生排異反應的豬。過去十年間,新的基因編輯和克隆技術加速了研究進展。就在幾個月前,紐約外科醫(yī)生成功將一頭轉基因豬的腎臟移植到腦死亡的人身上。 移植到班尼特體內的心臟,則來自某醫(yī)藥公司提供的轉基因豬,1歲大,重240磅,整個喂養(yǎng)過程都以器官移植為目的。 科學家對這頭豬的基因進行了10處修改,其中4個基因被敲除或滅活,因為有一個基因編碼的分子會引起人體的攻擊性排異反應。 馬里蘭大學醫(yī)學院外科教授穆罕默德·穆希丁介紹,這頭豬的一個生長基因也被滅活,以防止移植后豬的心臟繼續(xù)生長。在試驗的早期階段,一只狒狒移植了豬心臟后,由于豬心臟生長過快,在40天內死亡。 此外,將6個人類基因插入供體豬的基因組內,以讓人類免疫系統(tǒng)與豬的器官更能和平相處。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手術能引領未來醫(yī)學新時代。屆時對于患者而言,不再會有可移植器官短缺的局面。 “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器官移植醫(yī)生戴維·克拉森表示,“我相信,治療器官衰竭的大門正在敞開,這將帶來治療方式上的重大改變。但在這種手術能夠廣泛應用之前,尚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有些患者即便移植到匹配良好的人體捐獻器官,也會發(fā)生器官排異現(xiàn)象?!?/span> 克拉森強調:“像這樣的事件可能會被過分宣揚,所以保持正確觀點很重要。像這樣的療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熟。” 對于班尼特來說,是在這種實驗性治療上賭上一把,目前還不確定預后如何。畢竟,這是唯一的生存希望! (環(huán)球醫(yī)學編輯:丁好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