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在當時應(yīng)該稱作歸綏,而歸綏也是歸化和綏遠兩座城的合稱。歸化屬于舊城,是居民的聚居地,而綏遠城則是新城,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于舊城歸化城的東北筑綏遠城,設(shè)綏遠城廳,為綏遠將軍駐所。在1913年歸化和綏遠兩城合并,改名為歸綏縣?,F(xiàn)有一組老照片關(guān)于當時的綏遠和歸化城,城墻、城門、市街、寺廟等遺跡和城內(nèi)外風景,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和探討下! 綏遠城五塔寺 以寺后有五塔而得名,始建于清朝,五塔只是慈燈寺中的一座佛塔。現(xiàn)存的金剛座舍利寶塔塔座是一個長方形高臺,上有五個方形小塔,塔為磚石結(jié)構(gòu),塔身下半部鑲嵌著蒙、藏、梵三種文字書寫的金剛經(jīng)文,塔身上半部為千佛龕,千佛龕中有1119個鎏金小佛像。 五塔寺中的佛像雕刻 寶塔建筑結(jié)構(gòu)主要由金剛座和上部五個方形舍利寶塔構(gòu)成。圖為金剛座南面正中開著券門門旁的四大天王像中的其中兩尊,圖案精美、鬼斧神工! 延壽寺中的喇叭塔 席力圖召,漢名延壽寺,位于歸化城內(nèi),始建于明代。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西征噶爾丹凱旋時曾駐蹕于此,并賜寺名為“延壽寺”。圖為寺內(nèi)的漢白玉石塔,用白石雕刻壘砌而成,通高約15米,石塔基座用石條砌成方壇,四面有階梯可登。 王昭君墓 內(nèi)蒙古有很多昭君墓,這里就是其中的一處衣冠冢,也叫青冢。 綏遠城城墻和馬面 可見圖中城外的土路,以及路邊的樹木。 綏遠城西門——阜安門 綏遠城西門阜安門的城樓和甕城。 歸化城的大召寺 大召無量寺,于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領(lǐng)阿拉坦汗主持修建,初名為“弘慈寺”,后改“無量寺”,因寺內(nèi)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圖為寺內(nèi)大雄寶殿。 歸化城內(nèi)的小召寺 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的藏傳佛教的喇嘛寺召,俗稱小召,又稱崇福寺,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建成。圖為小召寺前的牌樓。 歸化城魁星樓 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魁星而建的,在科舉時代,基本每個地方都有魁星樓。圖中魁星樓上部兩層角樓建在屋頂上。 歸化城北門遠眺 當時的街邊店鋪招牌頂部,以及圖右上的土墻遺跡。 歸化城大北街 當時的京綏鐵路就經(jīng)過歸化城,使得歸化城商隊接踵,貿(mào)易繁榮。圖為歸化城的大北街。 歸化城北門遠眺 可以看到當時的歸化城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22年,教堂坐東朝西,北側(cè)單塔樓高30米,為歌德式與羅馬式混合建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快來關(guān)注白駒的時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