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相比佛陀身世譜系清晰,傳記故事明朗,菩薩則顯得撲朔迷離,謎團多多,更耐人尋味。追根溯源得先看看他是如何誕生的。 小乘佛教重在個人修行,最高只能達到羅漢果。而大乘佛教則以普度眾生為主,認為人人可修成菩薩,這給了世俗信眾極大的鼓舞。在信仰的力量下,公元一世紀前后,菩薩像被大量創(chuàng)造出來。從遺留至今的佛教遺跡和文物來看,菩薩像的數(shù)量甚至超過了佛像。在跨越了從“無相亦無像”到“托形象以傳真”的轉(zhuǎn)化之后,菩薩像的雕刻給了工匠們無盡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空間。 菩薩在梵文里是菩提薩埵bodhi-sattva,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覺有情,覺悟有情,菩薩是未來的佛陀,他能夠使眾生覺悟,那么菩薩實際上就是介于人與神之間。他能成佛,但他選擇了留下來,繼續(xù)教化開化度化眾生。 菩薩作為候補的佛,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他不是有著獨立人格的存在,而通常被認為是佛的化身。佛陀呢基本上是一個供人膜拜的人格化的神,菩薩則扮演著一個救世主的角色(分別類似于基督教中的耶和華與耶穌?)。而菩薩又經(jīng)歷了三次嬗變:佛變菩薩——菩薩變?nèi)恕猩碜兣怼?/span> 《大乘義章》卷十九曰:“眾生機感,義如呼喚,如來示化,事同響應(yīng),故名為應(yīng)”。意思是說佛在其“法身”之外還擁有如恒河沙般眾多的“變化身”,完全是為了俯就眾生的需求,大乘佛教提出“報身”、“應(yīng)身”之說,一個“應(yīng)”字,將這種源自悲憫之感的俯就特質(zhì)表達得淋漓盡致。 作為佛教觀中的世界本體,佛本身已經(jīng)完全自足,他不需要通過“普度眾生”來實現(xiàn)自身價值。小乘的“度己”轉(zhuǎn)向大乘的“度人”,“無相”轉(zhuǎn)為“有像”,“托形象以傳真”,都是為了俯就根器不一的眾生,讓不懂經(jīng)書教義缺乏慧根的人通過觀摩佛像菩薩像來確信其存在,進而體會其慈悲和安詳,有圖有真相。保羅·韋斯、馮·沃格特在《宗教與藝術(shù)》中道及:“即使是它最終升華為純粹的、自由的精神,它也仍然是從感性之火中升華而來的。而且激發(fā)感情需要某些可感、可觸、可見的事物。精神化是偉大的理想的目標,而形體化是必要的手段”。 有形有像的確為佛教圈粉無數(shù),并誕生出輝煌的佛教美術(shù),將精英和大眾一并收伏。當(dāng)小船改造為航空母艦,當(dāng)然可以方便大家搭載這艘巨輪方舟,運送眾多沒有游泳能力的人,穿越洪荒,抵達彼岸。——由此是否也可看出有與無的高下之別? 有形帶來的負面后果,很少有人談?wù)?,?dāng)信眾認為佛陀是一個具體的人,認為有一個具體的天堂存在時,會是什么情形?我從一本小說中跟基督教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里無意中窺見端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里一段情節(jié)。信教村民拉人中龍鳳的男主丁元英入教時說:兄弟,你信不信有天堂?到時候俺們都上天堂了,就你沒去,你心里啥滋味?丁元英答:如果是駱駝穿針的天堂,我敬仰你們,因為我做不到!——我為丁元英點贊。是的,天堂壓根不是一個實體存在,它存在于每一個覺悟的人心中;神也不是用來膜拜仰望的實體存在,了妄唯真即是神。 (待續(xù)) 撰稿 | 撰稿 |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