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延安行 左慧書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誕辰100周年,這是一個激動人心、光榮而自豪的日子,這個日子將永遠激蕩在中華大地,將永遠銘記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頭。作為一名黨員,接受一次思想政治上的靈魂洗禮,是我的目標,也是我夢寐以求的愿望。延安之行達成了我的愿望,也收獲良多,算是送給黨百年生日的一個小小禮物吧。 踏上延安,我的熱血是沸騰的。車里播放著一首首陜北民歌,那高亢激昂、悠揚質(zhì)樸、熱情奔放的曲調(diào),深深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大家都不由地隨著音樂節(jié)奏唱了起來。遠處的山被濃密的綠色覆蓋著,一孔孔窯洞漸行漸近,延安,我來了! 我們到達的第一站是延安革命紀念館,坐落在延安市王家坪。這里是1935年10月至1948年8月毛澤東居住地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由紀念館和革命舊址兩大部分組成。紀念館前廣場上高高聳立著毛澤東銅像,館內(nèi)展出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xiàn)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當年在延安的光輝業(yè)績??粗粡垙堈滟F的照片和資料,撫觸歷史,讓人唏噓。延安,在中國來說,實屬彈丸之地,卻經(jīng)受了國民黨數(shù)十萬大軍的軍事包圍和經(jīng)濟封鎖。當衣衫襤褸的紅軍跋山涉水歷經(jīng)千辛萬苦到達陜北,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入駐延安,從此,延安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政治指導中心。 棗園毛澤東故居,坐落在山坡上,院內(nèi)有三孔石窯,中間一孔是辦公室,左邊一孔是寢室,另外一孔是工作人員的住室。毛澤東就是從這里走向在中央辦公廳舉行的文藝座談會會場,并發(fā)表了他著名的《講話》。如今的棗園已經(jīng)被建設的比較現(xiàn)代化,當?shù)?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人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夜風習習,垂柳依依,夜晚的寶塔山璀璨奪目,整座塔身燈光四射,輝煌壯麗,如果登上塔頂,就可將全城風貌盡收眼底。它早已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游覽延安的必經(jīng)之地。巍巍寶塔山,戰(zhàn)爭中由于敵機多次轟炸,要將寶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堅持,才將寶塔保留了下來。因為不能近距離觀賞,大家便在遠處攝影留念,讓寶塔永在身邊。“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此情此景,朋友應時地唱起了這首歌。隨著延安成為紅色教育的基地,寶塔山也成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熱點,成為著名的旅行圣地。 南泥灣,一個響亮的名字;南泥灣大生產(chǎn),一段不老的傳奇。南泥灣是延安精神的發(fā)祥地,是中國農(nóng)墾事業(yè)發(fā)源地。這里曾經(jīng)有過一片荒涼,這里也曾有過一番火紅。“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 唱一呀唱”,當年郭蘭英這首“南泥灣”唱響大江南北,唱出南泥灣奮斗的一代人的精神。 1941年春,由于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陜甘寧邊區(qū)及抗日根據(jù)地實行經(jīng)濟封鎖,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chǎn)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制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從此荒無人煙的陜北高原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成為億萬優(yōu)秀青年魂牽夢縈的圣地。 現(xiàn)在,南泥灣供游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chǎn)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等。 來延安,不僅感受新時代的氣息,更強烈地受到了紅色教育的熏陶。梁家河村,被推薦成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莊”,不僅是陜西新農(nóng)村建設的典范,更成為了紅色的旅游景點。看慣了山水,再到這樣質(zhì)樸的村子去感受一下紅色文化的潛移默化,會有不同的感受。 多年以前,這本是一個寂寂無名的村落, “貧窮”與“落后”是它的代名詞。當時一不通公路,二不通電,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梁家河的父老鄉(xiāng)親們也以他們樸實、寬容的胸懷和勤勞、務實的雙手改變著家鄉(xiāng)的面貌,這個小山村正如東升的太陽緩緩升起! 要說感觸最深的,還是觀看中國首部紅色文化主題秀《延安延安》?!堆影惭影病氛鎸嵲佻F(xiàn)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年學子對延安的“朝圣”之心,講述了一群用青春對抗腐朽,用疼痛對抗麻木,用苦難對抗脆弱,用理想對抗沉淪的年輕人“激情燃燒”的青春故事,這種敢為天下先、敢于冒險創(chuàng)新的精神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內(nèi)心,讓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一個小時的視覺盛宴,讓我真正體會到延安精神的磅礴與厚重,真正懂得了共產(chǎn)黨的偉大,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在如此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依然擋不住大批中華兒女投身革命的步伐,仍能砥礪前行沖破反動派的層層封鎖奔向延安,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匯入中國革命的滾滾洪流中。遠去的是歷史,不變的是永恒的信仰。 走進延安,我深深地被那種延安精神所震撼。每到一處革命紀念館舊址或故居,一件件承載故事的革命文物、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一樁樁感人的革命事跡,讓我深刻地領悟到延安精神的內(nèi)涵。在延安,總有一隊隊身著統(tǒng)一服裝的參觀者,很有儀式感地或唱紅歌或聆聽當?shù)丶t色教育,或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這種自發(fā)式的學習氛圍濃烈、熱情高漲。這批人大都是和共和國同齡的人,他們有著共同的感受,和深深的感恩情結(jié)。 兩天行程,我們追尋著偉人足跡,接受著紅色革命教育。這座北國的邊塞之城,是一方熱烈而又神秘的黃土地,一幅壯麗的歷史畫卷,一部光照日月、啟迪后人的經(jīng)典。棗園、楊家?guī)X、寶塔山、南泥灣、梁家河……每一寸土地,每一處遺址,都勾起人們無限的追憶。這些紅色記憶因為與中國現(xiàn)代史的諸多大事結(jié)緣而名聲大噪,成為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為神奇的地方。延安精神已經(jīng)成為一種紅色教育資源,在不斷激勵著到這里來的每一個人。 這次紅色之旅是一次對心靈的洗滌,對靈魂的凈化,更是我人生路上經(jīng)典的回味,是一次最有價值的旅行。站在延安這片熱土上,我深深祝愿:愿我們偉大的黨永遠輝煌,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民富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