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祿堂形意拳雜式捶者,又名統一拳,是合五綱十二目統一全體也,在腹內能使全體無虧。大學云:克明峻德也(注:此譬言似屬離奇,然實地練習則知)。在拳中則四體百骸內外之勁如一,純粹不雜。其拳順,則內中之氣獨能伸縮往來,循環(huán)不窮,充周無間也。中庸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注:喻變化無方)?其勁不見不聞,潔內華外,洋洋流動,上下四方,無所不有。至此拳中之內勁,誠中形外而不可掩矣。學者于此用心習練,可以至無聲無臭之極端矣。先賢云:拳中若練到此時,是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此之謂也。第一節(jié) 預備起點三體式。次前進步,是鷂子束身形式,停住(圖101、圖102) 第二節(jié) 前進步是鷂子入林之式,左拳在前,右拳在頭正額處穩(wěn)住(圖103)。 第三節(jié) 右手從正額處捋下,至臍旁邊停住,肘靠脅,左手同時抽回至左脅處;左足亦同時撤回至右腿后邊,兩腿、足形式如劈拳形相同。此形亦謂之退步劈拳式(圖104)。 第四節(jié) 先將左手鉆至頭左額角處,手張開再往下捋,捋至左脅處,在臍左邊停住;右足亦同時撤回,至左足后邊,仍與左式退步劈拳形式相同,左右共練四式。停住(圖105) 第五節(jié) 將右手從脅往下往后如同畫一圓形,從頭正額處順著身子往下落,至肚臍處靠住;左手同時從左脅處于右手外邊手心向里往上鉆,至正額處齊平著,相離正額二三寸許;再將右胳膊抬上去,手心向外,手背靠在正額處;左手順著身子落下,手心向上靠住臍處,身子面向正停住。此式謂之烏龍倒取水(圖106) 第六節(jié) 將左足極力往后撤,至右足后邊落下,右足隨著往后撤,撤至左足處,右足后跟緊對左足踝骨;右手與右足同時極力往下落至小腹處,肘與拳緊靠著脅腹,左拳仍在左脅不動,腰極力塌勁,右邊小腹放在大腿上,身子亦不可太彎。往下看時,只要鼻子與足尖相齊為度。身子陰陽相合著,肩胯抽勁如前法。兩眼跟著右手看,停住再往前看,此式謂之鳳凰單展翅(圖107)。 第七節(jié) 再前進,先進右足。極力往前進步;左手與右足同時出去,左足亦隨后跟步,如崩拳跟法相同。身式高低亦如崩拳式相同。停住再進,此式謂之蜇龍出現(圖108). 第八節(jié) 步法、身法、出手與連環(huán)黑虎出洞式相同。穩(wěn)住再進。 第九節(jié) 身法、手法、步法與連環(huán)白鶴亮翅式相同,穩(wěn)住再進。 第十節(jié) 出手、身法與步法均與炮拳式相同。穩(wěn)住再進。 第十一節(jié) 兩手一齊落回在小腹處,右手卷拳,手心向上,落在左手心中,兩手緊靠脅,身子如同捆住一般;右足同時往回墊步,足尖仍向外斜著,兩眼往前看。此式謂之風凰雙展翅。停住再進(圖109)。 第十二節(jié) 出手、身法、步法仍與鷂子入林之式相同。穩(wěn)住再退。 第十三節(jié) 仍是倒劈拳回退,手法、數目如前,退到頭,亦仍是烏龍倒取水之式。不可久停即進。 第十四節(jié) 接烏龍取水之式,右手過來落下時,緊接就是燕子抄水之式。停住(動作見圖82、圖83、圖84). 第十五節(jié) 再進步為崩拳,手法、步法與連環(huán)第一式頭一手相同。 第十六節(jié) 再退步出手,身法、步法與連環(huán)青龍出水式相同。 第十七節(jié) 再進步,仍是黑虎出洞之式,穩(wěn)住換式。 第十八節(jié) 再變式,仍是白鶴亮翅之式,穩(wěn)住再進。 第十九節(jié) 再進,仍是炮拳之式,穩(wěn)住再換。 第二十節(jié) 再換,仍是鳳凰雙展翅之式。穩(wěn)住。 第二十一節(jié) 再進,仍是鷂子入林之式,穩(wěn)住再退。 第二十二節(jié) 再回退,仍是退步劈拳,退到頭,仍是烏龍倒取水之式停住。 第二十三節(jié) 換式。將右手從正額處五指張開,往前極力伸去,再換,與眼相平著;兩足不動,兩肩平著松開抽勁。微停住式,出左手。此式謂之青龍?zhí)阶?圖110) 第二十四節(jié) 換式。將左手從心口處望著右手上邊出去,右手抽回右脅,兩足仍是原式不動。兩手伸去抽回,與鷹捉相同,此式亦謂之鷹捉(圖111) 第二十五節(jié) 再換式。將左手如連環(huán)包裹裹回;右手仍在右脅不動,微停。此式亦謂之裹手。 第二十六節(jié) 換式。左手腕向外擰勁,斜著往外、往上伸去。左足亦同時與左手出去,身式要往下縮力,又要矮,兩腿與騎馬檔相同。左肩里根極力松開抽勁。兩眼看左手大、二指中間,右手仍在右脅下不動,此式謂之推窗望月,停住(圖112) 第二十七節(jié) 換式。將左手屈回落下與大腿根相平,相離二三寸許,手腕極力往外扭勁,胳膊如半圓形,右手亦同時與左手落下,手腕向外扭勁,兩手相同;兩腿仍是騎馬檔式不動。兩眼往左、往前看,兩肩松開往外開勁,又往回抽勁,腰往下塌勁。此式謂之三盤落地(圖113)。 第二十八節(jié) 再進,先將左手向前極力撐著勁出去,與心口平,手卷上拳,手腕朝里擰勁,手心向上,又將手如包裹勁,裹回手至心口處,胳膊緊靠脅;右手在左手裹回來時,極力于左手腕上邊出去,亦是手心向上;右足亦與右手同時出去,兩腿與龍形步法相同。兩眼順著右手往前看,兩肩極力往下垂勁,又往外開勁。微停。此式謂之懶龍臥道(圖114) 第二十九節(jié) 再進步。先將左腿往前進步落下,與鷂子入林步法相同;左手于右手下邊出去,右手拉回,可于左腿出去同時拉回,兩手與橫拳相同,兩眼看前手,停住。此式謂之烏龍翻江(圖115)。 第三十節(jié) 再進。先進右手,與崩拳相同,兩足不動,停住(圖116)。 第三十一節(jié) 右足極力提起,往前蹬去,如劃半圓形式,與心口相平為度;左手與右足同時出去,與右足相齊。此式謂之龍虎相交,停住(圖117)。 第三十二節(jié) 再進。將右足落在前邊,右手出去,左手拉回,仍與黑虎出洞之式相同。停住。 第三十三節(jié) 再換。仍是白鶴亮翅之式。停住。 第三十四節(jié) 再換式。仍是炮拳之式。微停。 第三十五節(jié) 再換式。仍是鳳凰雙展翅之式。停住。 第三十六節(jié) 再進。仍是鶴子人林之式。停住。亦謂之順步炮拳。 第三十七節(jié) 再回退。仍是倒劈拳,到原起點處,仍是烏龍倒取水之式。停住。 第三十八節(jié) 再退。仍是鳳凰單展翅之式。停住。 第三十九節(jié) 再進步。仍是蟄龍出現之式。 第四十節(jié) 再進。仍是黑虎出洞之式。停住。 第四十一節(jié) 再將兩手如一氣從前邊往下落,順著左邊如畫一圓形,從后邊回來,再從目前往前雙手推去,兩手掌皆立著,與肩相齊,右手極力伸直,左手在右肩處;右足隨著兩手往回邁步,兩腿形與青龍出水剪子股式相同。惟是兩手向后推之,兩眼亦順著兩手向后看,兩肩仍如前抽勁,微停。此式謂之風擺荷葉(圖118) 第四十二節(jié) 再進。將左拳從右肩處往前、往左伸去,如崩拳手相同,右手亦隨著屈回在右脅處;左足與左手同時出去,如崩拳步法,惟后足不跟步。 第四十三節(jié) 再進步。仍是黑虎出洞之式。不可停即回。 第四十四節(jié) 回身式。仍是鷂子翻身之式。停住。立正休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