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去了鎮(zhèn)江三山之首的金山,隔日一早,前往三山的另一山焦山。焦山山高71米,因東漢末年焦光隱居于此而得名,是萬里長江中唯一四面環(huán)水的游覽島嶼,滿山修竹,古樹蔥蘢,宛然碧玉浮江,又被人稱做“浮玉山”。有江南"水上公園"之譽。 焦山的形狀像一頭臥獅,故又名“獅巖”。上有定慧寺,寺院樓閣掩映在山林之中,只聞梵聲,不見寺院。這和前一日看過的金山相反,金山是只見寺院不見山,焦山是不見寺院只見山。故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民諺。焦山孤懸水中,與象山隔水相對。要上焦山,得從象山渡口碼頭乘船過去。 上岸,眼前豁然開朗。迎面是巨大的石牌樓,明清風格,四柱三門,飛檐翹角。門楣上鐫刻著二龍戲珠、蝙蝠、麒麟等吉祥而又寓意深刻的圖案,正中“焦山勝境”四個金字,為焦山定慧寺原方丈、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茗山手書;背面額枋“漢晉遺風”,乃原金山江天禪寺住持、江蘇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慈舟所書。 牌坊后是一座雕刻精致的青磚照壁,上刻“莊嚴國土”,背面刻“利樂有情”。此為佛教的重要理念,勸諭人們要回歸本心凈土,心存慈悲,與人為善。 繞過照壁,便是莊嚴典雅、古色古香的定慧寺山門殿。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歇山式建筑,開三券門,兩側(cè)八字清水磚墻,分別刻有“禮敬諸佛”和“恒順眾生”,此乃普賢十大愿其中之二。一對明代的石獅鎮(zhèn)守大門。 門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額,為茗山大師親書。山門兩旁懸掛著清代光緒年間巴州廖倫所寫的楹聯(lián)“長江此天塹,中國有圣人”,頗具氣魄,此處的圣人并不是孔夫子,而是焦山的圣人焦光。門后影壁上有明代書法家胡瓚宗所書“海不揚波”四個大字,意為焦山矗立江心,猶如鎮(zhèn)海之石,驅(qū)逐水妖,故而海不揚波。在佛教上“海不揚波”是清平世界的意思。人們將它看成是這副楹聯(lián)的橫批。明人的橫批,清人的楹聯(lián),巧妙搭配,貼切雋永,意趣深濃。 定慧寺原名普濟寺,始建于東漢興平年間,距今一千八百多年,是鎮(zhèn)江最古老的寺院。唐朝玄奘大師的弟子法寶在此創(chuàng)建大雄寶殿,宋代改稱普濟禪院。元代改名焦山寺,清代康熙南巡來游焦山時改名為定慧寺,沿用至今。 走過山門殿,左右是鐘鼓樓,迎面并列三座石橋,中間是定慧橋,兩側(cè)為建有精美的四角攢尖頂亭子的亭橋,東側(cè)為焦公亭,西側(cè)為茗公亭,分別為紀念隱士焦光和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師。 過了橋就是天王殿,重檐歇山式的古建筑,紅柱黃墻,風格古樸。殿門上懸“定慧寺”紅底金字牌匾,墻上刻有“橫海大航”四個篆體大字,寓意焦山像一艘海中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將廣大僧眾渡到幸福清平的彼岸。門前擺放了許多魚鱉之物,由善男信女們到殿前的放生池里放生。 天王殿前東側(cè)有古銀杏一株,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已有800多年樹齡。樹旁是一座木結(jié)構(gòu)的古式方亭,四角攢尖頂,上蓋琉璃瓦,亭內(nèi)石碑正面刻乾隆第一次南巡(1751年)作《游焦山歌》,背面刻第三次南巡(1762年)作《游焦山作歌,疊舊作韻》。因是皇帝手書刻碑建亭,故稱“御碑亭”。 碑上書法結(jié)構(gòu)嚴謹,筆法流暢,線條勻圓豐滿,整體雍容俊逸。詩中乾隆將金山、焦山兩處風景加以比較:“金山似謝安,絲管春風醉華屋;焦山似羲之,僵臥東床袒其腹。此難為弟彼難為兄,元方季方各騰聲;若以本色論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認為就山水本色來說,焦山更勝金山一籌。 天王殿后是大雄寶殿,氣勢宏偉,大殿的屋頂為明朝時建的木結(jié)構(gòu)的藻井頂,整個屋頂全部用榫卯結(jié)構(gòu)建成,不用一根釘子。藻井的圖案以及屋頂?shù)牟世L均為宋朝時期的,金碧輝煌,十分壯觀。長明燈高懸半空,釋迦牟尼,藥師、彌陀三尊大佛高踞蓮花寶座之上,面容和藹慈祥,兩旁的十八羅漢神態(tài)各異。康熙親書的“香林”二字閃爍于燭光香煙之中,整個大殿顯得莊嚴肅穆。 出寺,向東,有茗山法師紀念堂。茗山法師俗家姓錢,自幼隨母信佛,他二十歲到鎮(zhèn)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1951年出任定慧寺第九十八代方丈。他是一位杰出的僧教育家,有著多年主持佛學院的經(jīng)驗,佛學造詣高深,精詩文、擅書法,曾當選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紀念堂供奉茗山法師銅像,并展出400多幅圖片和茗山法師文稿、手書佛經(jīng)、詩詞集及工作筆記等實物資料。 繼續(xù)東行,就到了焦山行宮,這里是乾隆皇帝巡幸焦山時駐蹕的地方,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 與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焦山并不顯得高大突出,但它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聞名遐邇的焦山碑林。焦山碑林又名寶墨軒,為北宋初年潤州太守錢子高所建。軒內(nèi)收集了東晉以來的歷代碑刻四百余方,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與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領(lǐng)風騷,有人說西安碑林是雄渾的黃河文化的象征,而焦山碑林則是清奇的長江文化的凝結(jié)。它所擁有的更多的是人文個性的張揚。 這些碑刻鑲嵌在回廊亭閣之中。有書法、藝術(shù)、史料、歷代墓志、石雕藝術(shù)等,內(nèi)容極其豐富。篆、隸、草、行諸體皆備,風格迥異,或蒼古峭拔,縱逸奇深,或嚴整舒朗,渾然厚重,真可謂匯千年古刻之雋美,融百家書法之精神。故人們常說:金山以樓閣取勝,焦山因碑林見長。 碑林中歷代書法家的碑刻甚多,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的“城市山林”橫額、黃庭堅的《蓄貍說》、蘇東坡的《題文同墨竹跋》、元代趙子昂小楷石刻《赤壁賦》、清代成親王書《歸去來辭》等。均出自名家手筆,各具風采。這些石刻無論從史料方面還是書法藝術(shù)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焦山也因此被譽為“書法之山”。 這里也有一座御碑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上焦山,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楹聯(lián)匾額,現(xiàn)今收集到的乾隆在焦山作的詩文有35首,楹聯(lián)13對,匾額12幅,現(xiàn)存御碑8方,由此可見,焦山在乾隆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此碑為乾隆第五次(1780年)巡幸焦山時所作。碑陰、陽兩面均刻詩,碑四周及底座鐫刻九龍云水紋浮雕,刻工精湛。 碑林的庭院小巧玲瓏,花木扶疏,青竹搖曳,婆娑欲舞,在如此幽靜的環(huán)境中賞碑聽風,確是風雅之事,倒也怡然自得。 在回廊的東側(cè),池塘后有一幢古典建筑,門額為“瘞鶴銘”。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被稱為“碑中之王”的曠世奇碑——《瘞鶴銘》就陳列于此。我國有“二銘”,即南有鎮(zhèn)江的《瘞鶴銘》,北有洛陽的《石門銘》,惟有《瘞鶴銘》最受歷代書法家的推崇。 《瘞鶴銘》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瘞(yì)是埋藏之意,《瘞鶴銘》即葬鶴的銘文。王羲之極愛養(yǎng)鶴,一日,他到焦山游覽,帶來的一對仙鶴不幸夭折,王羲之十分悲傷,用黃綾裹斂了仙鶴,埋在焦山西麓,含淚揮筆在山巖上寫下了著名的《瘞鶴銘》以示悼念。因其書法絕妙,當即被鐫刻在焦山西麓的崖壁上。 后因巖石崩裂,碑墜落江中達七百余年,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由鎮(zhèn)江知府陳鵬年募工打撈,得殘石五方,僅存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但仍可見行筆雄健,方圓并舉,體勢開張,結(jié)字錯落,富于變化。其書法藝術(shù),已臻極品。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稱其為“大字之祖”,《瘞鶴銘》碑之所以為書法家所推崇,是因為它是隸書發(fā)展成楷書過程中的著名石刻之一。能一瞻此銘,亦人生幸事。 由寶墨軒東行,來到焦山東麓,看到面對長江排列成馬蹄形的八個炮堡,這就是焦山古炮臺。焦山扼守著長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期間,清政府為加強長江下游的防線,決定建立焦山炮臺從而與圌山、象山、江都天廟三處炮臺構(gòu)成犄角之勢。 整個炮臺呈暗堡式,由八個炮堡、一個大彈藥庫和營墻營門三部分組成。堡身以青石為基,圓木為骨,用黃泥、石灰和糯米汁搗成三合土,層層夯筑而成,異常堅固。 焦山古炮臺是鎮(zhèn)江人民反抗外敵侵略的實物見證。1842年,英軍發(fā)動“揚子江戰(zhàn)役”,意在西進鎮(zhèn)江,切斷運河,占領(lǐng)南京,扼住清政府的咽喉。7月15日,英艦進攻焦山,炮臺守軍猛烈還擊,英軍遭受重創(chuàng),但終因寡不敵眾,焦山守軍全部壯烈殉國。革命導師恩格斯高度評價了鎮(zhèn)江抗英保衛(wèi)戰(zhàn),他說:“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 站在歷經(jīng)百余年的風吹雨打依然挺立的炮臺前,看著那布滿青苔的土墻,銹跡斑斑的大炮,耳旁仿佛仍回響著隆隆的炮聲和驚天動地的吶喊,心中有一種悲壯,也有一股敬意。焦山古炮臺的存在,使得焦山不僅僅是一處風景優(yōu)美的江中浮玉、書法之山,還染上了一抹英雄主義的雄壯色彩。 小路彎彎,一側(cè)是青山翠柏,一側(cè)是大江碧水,山水天成,古樸幽雅。溫暖的陽光在林中織起絲絲金縷,在水面撒下點點金芒。輕風徐來,涼爽宜人,不覺放慢腳步,徜徉不前。 沿江邊棧道走到了焦山西麓,這一帶全為陡巖峭壁,崖壁之上,遍布千百年來歷代多位名家的詩詞題刻,號稱“峭壁書廊”,這就是著名的焦山摩崖石刻。前面說過的無價之寶王羲之的《瘞鶴銘》就曾刻于此處。上山,卻發(fā)現(xiàn)摩崖石刻一帶正在施工,無緣一見,有點遺憾。不過旅行就像人生,一邊抒寫故事,一邊留下小遺憾,總不會那么完美,但終歸都是自己的故事。 轉(zhuǎn)身,去了三詔洞。三詔洞又名焦公洞,洞前沿山筑屋一間。洞中有焦光塑像一尊,著隱士服,穿草鞋,手執(zhí)書卷,神態(tài)怡然。相傳東漢末年,學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亂流寓鎮(zhèn)江,隱居在此。他學問高深,精通醫(yī)術(shù),衣食簡樸,以打柴為生,生活十分清貧,平時常為周圍漁民治病。漢獻帝劉協(xié)聞其高名,曾三下詔書請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應(yīng)詔,世稱“三詔不起”。后人為紀念這位隱士,稱此洞為“三詔洞”,改當時山名樵山為焦山。 半山腰,有一座用磚砌成的方形涼亭,四周有墻,三面拱門,東西兩門山路貫穿其中。墻頭與亭檐之間用瓦鑲成一排古壽字圖案,南墻的內(nèi)壁中間豎嵌著4條塊石,刻著?100個不同樣的篆體“壽”字,變化巧妙,因而有“百壽亭”之稱。清末有一善士范某,看到別峰庵前山路崎嶇,陡滑難行,便捐錢鋪設(shè)石棧道直達庵門,庵主為了感恩,便建了這座百壽亭為他祝福。 百壽亭上去,翠竹環(huán)抱之中,有一座別致的方形四合院,稱為“別峰庵”。別峰是指該嶺有別于焦山山頂?shù)臇|峰和西峰之意。別峰庵始建于宋代,宋代高僧佛印法師有詩云:“絕頂無尋處,何人為指南。回頭見知識,原在別峰庵”。 庵內(nèi)北側(cè)有一小門,門上還保留著當年鄭板橋手書的“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對聯(lián),內(nèi)有小齋三間,天井中有一花壇,桂花樹兩株,修竹數(shù)竿,環(huán)境清雅幽絕,鄭板橋曾在這里讀過書,人稱“板橋書屋”。 鄭板橋,名燮,清代杰出的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的領(lǐng)軍人物,其詩、書、畫,俱臻精妙,世人譽為“三絕”。鄭板橋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別峰庵就是他中舉后在焦山讀書備考之處,翌年進京會試,果然高中進士。別峰庵因此名聞遐邇。小書齋前緬懷故人,感慨萬千。 出別峰庵,行至東峰頂,來到了吸江樓。此樓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亦名汲江亭,取“吸取江水煮新茗,買盡青山作畫屏”之意。因亭內(nèi)四面有木雕佛像,又稱四面佛亭。 吸江亭屢有興廢,清同治年間重建為樓。樓呈八角形,整個結(jié)構(gòu)為水泥仿木,有樓梯盤旋而上,回廊四通,八面有景。樓為兩層,上層橫額題為“江山勝概”,底層橫額為“吸江樓”。此處是品茗望江、觀賞日出的好地方,詩人陸游贊為“最為佳處”。 焦山之巔的萬佛塔是一座具有江南風格的仿古塔。塔體高42米,七級八面,朱欄碧瓦,飛檐彩繪,上有天宮,下有地宮。夜間天宮放射八柱光束,為過往船只指引迷津。前后大門兩側(cè)墻上嵌有“海不揚波”、“中流砥柱”八個蒼勁有力的石刻大字,更體現(xiàn)了萬佛塔莊嚴盛瑞的英姿。 萬佛塔前身為焦山鎮(zhèn)寺塔,始建于元代,后毀于戰(zhàn)亂,數(shù)百年來,一直未能復建。1996年,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師發(fā)愿重建萬佛塔,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萬佛塔于1999年9月11日開光落成,塔內(nèi)供奉一萬余尊佛像,都有施主認捐,成為當時佛教界的一項創(chuàng)舉。 佇立,仰望高聳的萬佛塔,遠處長江船舶的汽笛聲,近處定慧寺院的梵唱聲,頭頂金屬塔鈴的敲擊聲,匯合在一起,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 下山,見一六角石亭,為建于明朝天順年間的壯觀亭,取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登高壯觀天地間”句命名。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登亭觀景,寫下了“壯觀二字應(yīng)無負,第一江山第一樓”的詩句,并與茗山法師唱和,傳為佳話。亭旁的六朝古柏,蒼翠蔥郁,似蛟龍昂首,頂天立地,自成一景。 下到山麓,江風習習,看水天一色,佛像眾生,心生寧靜,不覺來到了華嚴閣。華嚴二字出自《華嚴經(jīng)》,比喻這里是“百花齊放,包羅萬象”的勝境。這是一座兩層樓的臨水建筑,是賞月的好地方,“華嚴月色”是焦山最富詩意的十六景之一。每當皓月當空,江上銀濤萬頃,波光粼粼,天空一碧如洗,交輝相映。如置身于玻璃水晶世界,恍若進入仙境。 走過三詔坊和焦公紀念堂,回到天王殿前,就繞焦山走了一圈?;赝?/span>綺竹蒼松,翠色滴人。焦山的“四古”:古剎梵音,古碑薈萃,古刻紛呈,古樹蔥蘢,給這座名山增添了無窮雅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亦讓我真正體會到了“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不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