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懷夢想,從己所好,無畏前行。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峨x騷》 二,正身正則,鮮明個性,獨立人格。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毒耪隆ど娼?/span> 我總會堅守內(nèi)心的正道,盡管這樣做很可能會讓我終身都處在各種不利之中,可即使事先能預(yù)見到這種結(jié)果,我依然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去堅守我的選擇。我絕不改變自己的初心而去迎合世俗,盡管這樣做我很可能會憂愁困苦并且終生貧窮,但我依然不妥協(xié),不將就,我的生命我做主,我只做最真實的我自己。 三,化掉小我,成就大我,悲憫蒼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一個人如果只拘泥于自己,自家人的利害得失,在魯迅看來,那就是麻木不仁的一類。如果還在國的層面費心思,撈好處,那是投機倒把之人。唯有站在天下廣大弱勢蒼生的角度去看問題,他才有可能實現(xiàn)生命的超越。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與屈原這份對百姓的深廣悲憫之心可謂同出一轍。 四,永葆好奇,自由思想,敢于發(fā)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問》 上古之初,是誰來傳道的?天地尚未成形之前的景象,我們又該怎么去考證? 中國古代基本不怎么提“創(chuàng)新”這個概念,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思維一直以來都是新新如也,像屈原這樣的自然哲學之問,對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只是家常便飯。魯迅講“喊什么,缺什么”,現(xiàn)在天天喊“創(chuàng)新”,就是源于“創(chuàng)新”已變成了稀罕物,早遠離了我們,——由此可見,我們這個民族的思想在近代被禁錮成什么樣子了。改革開放,最該及時放開的不是別的,應(yīng)是放開思想,唯有思想自由了,才有文化的大繁榮,唯有文化繁榮了,才有可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五,詩意人生,參差多態(tài),感悟浪漫。 屈原開創(chuàng)了詩的獨特體——“楚辭”,又將“香草美人”象征式寫作手法發(fā)揮到極致,他的詩歌恢弘瑰麗,想象奇特,富有生氣和強大感染力。 他雖然是站在《詩經(jīng)》的肩膀上前行,但他于藝術(shù)上的杰出革新成就甚至遠遠超出了《詩經(jīng)》。劉安稱《離騷》兼有《國風》、《小雅》之長,它體現(xiàn)了屈原“浮游塵埃之外”的人格風范,可“與日月爭光”。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他開創(chuàng)的楚辭詩體:“較之于《詩》,則其言甚長,其詩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詩教者,或呰而絀之,然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他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散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個人以文章,詩歌,文學著于世,傲然立于世的先河,是自他開始的。 單拿他上面那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來說,后代詩人就深受其影響。謝莊在《月賦》中說:“洞庭始波,木葉微脫?!标懾实摹杜R江王節(jié)士歌》又說:“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蓖醢抖珊颖薄返拿洌骸扒镲L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绷鴲痢稉v衣詩》有云:“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扁仔诺摹栋Ы腺x》又講:“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敝敝炼鸥Φ摹兜歉摺罚骸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屈原僅憑這一句詩,就啟發(fā)了那么多后來人,至于他其他的開創(chuàng)帶給后世的影響有多大,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聞一多說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端午,吃粽子的同時,別忘了我們民族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位超天真,超善良,超豐實,超浪漫,又超可敬可愛的詩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