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預計閱讀6分鐘 【教材】 《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第三版 作者 候鈞生 第九章:社會交換論 第一節(jié) 思想背景 社會交換論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進而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的一種社會學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分析、理解人際大多數(shù)行為的最佳方法是將行為當作一種有形或無形的商品和服務來交換。 【人們的選擇:能分享的物品】人們的選擇往往是將其能夠分享的物品進行交換。 【人們的行動:理性】而人們又是在權衡了行為過程之利弊得失并選擇最有吸引力的東西之后才有所行動的,也就是說,人在交換這種互動過程之中是“理性”的。第一,它直接借用了古典經(jīng)濟學理論中的交換概念并將其擴展到更大范圍的社會活動當中。 第二,它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行為經(jīng)濟學的混合體。 第三,它把社會交換作為各種社會關系的表達。 隨著西方國家社會生活的日益復雜化、多樣化,現(xiàn)代社會交換理論的許多命題、觀點日益為社會科學家們所接受,尤其是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心理學等領域更受重視并得到應用。 現(xiàn)代社會交換理論的奠基人是喬治·霍曼斯,另一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布勞。 霍曼斯的交換理論著眼于個人層次上對個人行為的解釋,一般稱之為行為主義交換論。 布勞的理論側重于探索從人際互動的交換過程到支配社區(qū)與社會復雜結構的交換過程,可稱之為結構交換論。 社會交換理論是在廣泛地吸收其他學科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思想來源是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人類學和行為心理學。 社會交換論者吸收了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的成本、報酬、利潤等概念,在他們看來,經(jīng)濟學對商品交換的分析不僅適用于經(jīng)濟領域,也適用于社會領域。 在對現(xiàn)代社會的交換關系進行理論闡釋時,社會學家廣泛借鑒了人類學關于初民社會的交換模式的研究成果。 20世紀上半葉,西方人類學對初民社會的研究取得了相當?shù)倪M展。在英國的弗雷澤、馬林諾夫斯基,法國的莫斯、列維斯特勞斯等著名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換被作為一種社會整合的要素受到關注。 弗雷澤用經(jīng)濟動機來解釋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聯(lián)姻模式。 土著居民由于沒有娶親的財力,只好將自己的女性親屬作為交換妻子的“物品”,因而使婦女有了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擁有較多姐妹或女兒的男人就富有,并能給他帶來威望和權力。相反,沒有什么姐妹或女兒的男子就貧窮,地位低下,甚至娶不到妻子。 馬林諾夫斯基在對特羅布里恩德群島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居民中通行一種以臂環(huán)和頸飾為交換物品的“庫拉圈”交換制度。 這種交換主要不是源于經(jīng)濟動機,而是作為一種建立并維持友誼的方式。換句話說,心理的而不是經(jīng)濟的需要是促進和保持交換的動力,也是解釋社會行為的關鍵。 馬林諾夫斯基由此區(qū)分出物質交換和非物質交換,這對現(xiàn)代交換理論擺脫功利主義影響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塞爾·莫斯既反對從個體的經(jīng)濟動機解釋交換,也反對從個體的心理動機解釋交換。 在他看來,促使人們進行交換的力量不是來自個體,而是來自社會或群體。個體從事交換活動是根據(jù)群體規(guī)則進行的,又是任意的,它體現(xiàn)了群體的道德。而這種道德一旦出現(xiàn)并在交換中得到鞏固,其作用就將遠遠超出交換事物的活動范疇。 莫斯的這一觀點把功利主義的交換與社會結構分析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對社會學的交換理論的形成是有意義的。 列維-斯特勞斯是結構主義學派的主要人物。 他對社會交換理論的影響不僅僅在于他重申了交換關系,反映了社會組織模式。 還在于他明確提出了交換對等原則,即任何交換都必須使得到的與提供的相等,這種對等可以是兩個人之間的直接行為,也可以是通過許多人產生的間接行為。只有對等,交換關系才能繼續(xù)存在下去。 【研究對象】行為心理學是研究動物和人類行為的自然科學。 【解釋行為的原則】它以刺激-反應作為解釋行為的原則。 【斯金納】行為心理學有許多代表人物,其中斯金納對交換理論的影響最大。斯金納依據(jù)用鴿子所做的實驗研究結論提出了關于習得反應、條件強化、泛化作用等一系列行為規(guī)律。 這些有關行為的理論原則在社會交換理論家那里被略做了修改,但其主要的理論命題卻原封不動地被融進現(xiàn)代交換理論的某些形式中,這些命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在任何特定的場合,有機體都將做出那些能得到較多報酬和最少懲罰的行為。 第二,有機體將重復那些已經(jīng)證明能得到報酬的行為。 第三,若目前的刺激與過去要得到獎勵的刺激一樣,有機體會重復過去的行為。 第四,若目前的行為情景與過去曾受到獎勵的行為情景相似,有機體會重復過去的行為。 第五,只有不斷地得到報酬,行為的重復才能不斷地發(fā)生。 第六,當以前曾被獎勵的行為在同樣或類似的情景中突然被中斷獎勵時,有機體會表現(xiàn)出某種情緒。 第七,有機體從某一特定行為中得到的獎勵越多,該行為的獎勵價值就越小,有機體更愿意采取替代行為以尋求其他獎勵。 總之,社會交換論是以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人類學和行為心理學為基礎,把人的行為看成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認為人的一切互動行為都是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滿足而發(fā)生的交換。 -·END·- · 1.2孔德-孔德的實證社會學(4) · 7.2社會沖突論-達倫多夫(4) · 9.1交換論-思想背景(1) · 9.2交換論-霍曼斯的行為交換論(3) · 9.3交換論-布勞的結構交換論(1) · 10.1符號互動論-思想背景(1) · 10.1符號互動論-思想背景(2) · 10.3符號互動論-戈夫曼的擬劇論(2)· 11.3現(xiàn)象學社會學-加芬克爾常人方法論(1) 過好自己的生活 |
|
來自: 花間挹香 > 《社會學與政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