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之所以這么吸引人,是因為劇中的角色就是曾經(jīng)的我們,現(xiàn)在的我們。三個家庭圍繞著高考各自發(fā)生了不同的故事,劇情貼合實際,感覺仿佛就在故事里,能夠產(chǎn)生這樣的化學反應,或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或正在經(jīng)歷著高考,也許你是片中焦慮的父母,也許你是煩惱多多的孩子,每個人的立場不同,角度就不同,感受著的,和思考著的,更加不同。 劇中每位家長的特點構成了不同的家庭氛圍,方圓的鐵齒銅牙,童文潔的直來直往;喬衛(wèi)東的幽默,宋倩的望女成鳳;季勝利的愛子情深,劉靜的溫柔如水。這就拋出了第一個問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帶來的影響有多大,生而為人,卻不能選擇,你出生,生長再什么樣的家庭,從一開始似乎就是注定的,因為前期的無法選擇,又決定著人生接下來的每一個選擇,只不過自己選擇的權重會越來越大,雖然自己掌握方向盤的機會越來越多,但路線可能不是你自己選擇的。雖然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是只要你最努力,也可以消除選擇失效帶來的偏差。 這部劇同時拋出來了歷史遺留問題,高考。許多人都說高考是實現(xiàn)階級跳躍的唯一途徑,不否認這個觀點,因為人首先是一個物種,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存在著與同類的競爭,工作上的爾虞我詐和學習上的排名高低原理上是相同的,你早時的奮斗讓你更快的搭上了諾亞方舟,但是并不是說發(fā)力晚了就一定不可以,要不然那么多奇跡故事從哪里來,也別過度迷信奇跡故事,因為上天永遠不會獎賞不行動的人。綜合一個人的出身背景,努力程度,機遇運氣的因素,不是時代的大數(shù)據(jù),是個人幾十年的發(fā)展進程,將決定這個人以后何去何從,不過度解析,智者見智。 我想糾正的很大的一個觀點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在成長或者教育過程中都會這么想,不少人還表達了出來,情感上這是非常傷人的一句話,因為你最信任的人拿你去比較了,而且永遠處于下風,有句歌詞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因為沒得到,或者短暫接觸,大多數(shù)人就誤認為為擁有的就是比現(xiàn)在的好,這是錯誤的觀點,就好比你以為是外圍事物讓你心情變好了,但實際上是你心情變好,才會覺得所有事物都很美好。擁抱你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足以讓你感恩一輩子。 在一個家庭中,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兒女,不僅僅是兒女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重新成長了一回,許多教育的小細節(jié)家長都應該注意,不要自導自演的認為是為孩子好,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從感情付出而言,家長是不及子女的,像劇終的時候方圓所說,成年人會把自己的情感分散到各個地方,但是孩子不會,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就是愛的全部。對于家長來說,高考只是一種小歡喜,而對孩子來說,高考這件事就像天那么大,在這場戰(zhàn)役中中,只有不遺余力,才能不留遺憾,只要盡了力,就說明你贏了。 這部親情戲中還夾雜的職場情節(jié),比如童文潔遭受到的潛規(guī)則,方圓遇到的中年危機被裁員等等,其中有一個道理我很喜歡,也作為這篇影評的結尾: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不是你有多少事央告著別人,是別人有多少事央告著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