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簡稱叫做“黔”。一提起這個“黔”,你就立即會想起黔驢技窮的典故。這個典故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東集·黔之驢》,說是有“好事者”將驢用船載入無驢的黔地,此驢后被黔虎所害,從此黔地天下無驢。其實,柳宗元時代的黔地并不是特指貴州,彼時的黔地如今還屬于貴州的就只有現(xiàn)在貴州東北部的銅仁一帶。柳宗元筆下的黔虎有“益狎”的浪態(tài),而對外地驢的描述有“蹄之”一說,即技寡。黔之驢的故事說明山中的大王老虎在不曉驢之技時,也有諂媚的一面。這個故事對現(xiàn)代世界保密原則啟發(fā)頗大,因為柳宗元有“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币虼耍鲊C苤贫瘸税炎约旱母呒壥侄坞[匿不宣之外,還要把自己的“技止此耳”藏于胯下概不示人。此為閑話,不可當真。 人說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是說黔山甚足而黔田頗少。貴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而山雨來時,必如云煙飄渺,所以賞黔山常能觀到如煙景色。貴州山多的另一個佐證是云貴高原一說,不過貴州最高的山峰也就是2900米,和那個青藏高原沒法比。貴州的大山,我們最熟悉的是紅軍長征路上的烏蒙山,在貴州西部到云南一帶,那座貴州最高峰就是烏蒙山的主峰。烏蒙山還是珠江水系的發(fā)源地。另外一座我們非常熟悉的山是苗嶺,橫貫貴州中南部,是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分界。苗嶺的主峰雷公山有2180米高。另外,湘鄂川黔結合部有武陵山,這座山脈不像前二座那樣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詩詞歌賦里,可是卻早已出現(xiàn)在古詩詞里。古時的一個詞牌名就叫做“武陵春”,李清照、辛棄疾等大咖都用過這個詞牌。還是那個唐代的柳宗元也曾有一首七言《零陵贈李卿元侍御簡吳武陵》,其中一句“理世固輕士,棄捐湘之湄”提到湘,就是湖南。武陵山在湖南最有名的就是那個張家界,而它在貴州最有名的就是主峰梵凈山。 梵凈山前些年一直不是旅游熱門,主要是因為貴州交通不便。近年來,貴州公路網(wǎng)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有高速公路通往梵凈山。再加上去年梵凈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名錄,一下子讓它名聲大噪;其實1986年梵凈山就已經(jīng)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游梵凈山一定要在陰雨時分,蘇軾有一句“廬山煙雨浙江潮”,其實梵凈山的煙雨也是一樣的。梵凈山最高處有2570米,在陰雨天可以從山下往上攀登穿過云層登上山頂,然后向下欣賞云海奔騰和如煙黔山。古人登梵凈山不是基本、而是完全靠走,從山下爬上去要啪嗒啪嗒走八千級臺階。這個路上的臺階可能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就是那個八千歲趙德昭修的。八千歲的爸爸趙匡胤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卻傳給了御弟趙光義。八千歲趙德昭因此心懷不忿,就在梵凈山修了八千級臺階讓世人在登山的辛苦中記住他這段委屈。這個是數(shù)學推導,沒有被歷史學家證明,算作是“梵凈山八千階猜想”留待數(shù)學家們證明吧。 貴州為了大力開發(fā)旅游,在修好高速公路之后,2015年就又在梵凈山搭建了一條登山索道,為上山游客直接旁路了七千級臺階。冬去春來之時,山中余雪未消,登山臺階亦未開,此令喜攀者憾。然,我等擅纜車族卻欣欣然。在灰灰的云下登上纜車,機器拉著我們就上了山。纜車逐漸進入正在醞釀山雨的云中,俄頃,纜車便向上破云而出。
纜車幫我們旁路了七千級臺階,還留下一千級讓我們自己努力克服。這一千級里面有七百五十級是必要的,另外二百五十級是充分的。也就是說你要是不爬這必要的就什么都看不到;你要是把那些充分的也都爬了,那就什么都能看到。下了纜車除了有臺階等待我們,還有一批民工在恭候,他們的工作是用滑竿把腿力實在不逮之客給抬到山上,但也是僅限于必要的那七百五十級臺階。我看了一下報價表,體重50Kg者二百元;60Kg者三百元;70Kg者四百元。我抖擻起精神,把四百元錢揣進最隱秘的兜里,然后攥緊雙拳喊了一句“雖臺階千百級,吾來也”便向上攀登而去。這登山路上每隔五、七十級臺階便有一個平臺,我以為是給游客的休息處,結果那旁邊有一塊牌子上寫著“滑竿休息處”,原來是民工的地盤。我本來想在這里休息一下,不想身后有一位看上去七十多歲的阿婆,她一直在走。我心想不能輸給古稀阿婆,也就一直走。后來實在走不動了,我就和阿婆說“您不歇會兒呀”?沒想到她卻說“我在山上還燉著一鍋肉吶,得趕快上去”。原來是山上飯館的廚娘,那我如何拼得過她?快到山頂?shù)臅r候,看見一位大爺,我問他為何不乘轎?他說以前被坑過,那些轎夫說一人二百,他上轎就要先給錢,人家說不著急,到山上再給。結果到了山上以后,轎夫說是每一段二百,上到山頂?shù)萌f兒八千的。最后干了一架,好說歹說給了五千才算完。這一下子,他把我后脊梁骨都給說出冷汗了。 走完了七百五十級臺階,就到了觀景臺。這些臺階把我抬升了三百米,相當于登上六十層樓。我本想“獨立層樓上,遙看眾壑中”,其實這六十樓上觀者極眾。這個地方叫作蘑菇石,喏,就是這塊石頭。 貴州的山地多有喀斯特地貌出現(xiàn),喀斯特需要有石灰?guī)r和雨水共同作用,這兩條貴州都不缺。中國最著名的喀斯特風景當然是桂林山水,但是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因為是在高原上,就別有風味。蘑菇石的一邊是紅云金頂。 另一邊是老金頂。 這老金頂下面也是兀自立著一塊像蘑菇石一樣的飛來石,而且金頂上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有房子,應該是一座寺廟。再回頭看紅云金頂,上面也有一座寺廟。 這座梵凈山既然得名于“梵天凈土”,那它就一定會和佛教扯上關系。我們知道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就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和四川峨眉山。到了貴州以后,貴州人民都告訴我們中國有五大佛教名山,其中的梵凈山就在我們貴州。在我站著的位置看老金頂上的寺廟根本就是不明就里,再看那紅云金頂上的寺廟,是純粹的徽派白墻灰瓦風火墻建筑,沒有那四座山里的金碧輝煌。這個梵凈山是中國佛教名山的冠名,我看應該說梵凈山是佛教名山的候補委員,而不是常任委員。像這樣的候補委員一定還有好多座,比如北京的香山。 阿拉們觀煙山到蘑菇石這兒便可,伊拉們若要拜山頂之佛即須繼續(xù)攀登那剩余的二百五十級臺階。之后,就可以上到老金頂去拜古茶殿里的佛像。這座殿也叫燃燈殿,顧名思義,這里供的是燃燈佛。既然有燃燈佛,那就一定要有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才對,不錯,釋迦殿和彌勒殿在紅云金頂上。你看那紅云金頂,基本是直上直下,必須手腳并用才能攀到頂端。因此,如能上去兩邊的金頂拜到三世佛,那就非常圓滿,回去買彩票都能中大獎。我這人不甚解佛意,就沒有繼續(xù)攀登。 我見老金頂半腰上有一座建筑,以為是寺廟,其實它不是。 再往蘑菇石下一窺,卻有一座廟堂,而且建筑奇特。你看這屋頂,這是中規(guī)中矩的清代歇山頂,屋脊卻有云南典型的孔雀翹角。既然那前面有了孔雀,仙人騎雞帶著眾脊獸就只好跟在它的后面了,而且脊獸不是奇數(shù)卻是偶數(shù)的。 這里真是一座佛寺,門牌上寫著“承恩寺”。 這座大殿是天王殿,周圍看了一圈,沒有山門殿和鐘鼓樓,估計是山上地皮緊張,只能蓋要緊的殿。過了天王殿,一看后面的大雄寶殿,真是很壯觀。 這段臺階雖然不能叫做踏跺,可是并不妨礙建筑商按照踏跺的式樣在中間加了一面青石丹陛,上面刻了七條龍,還算低調,沒刻十一條龍。大殿里面中間是一座巨大的釋迦牟尼玉佛像,兩邊是兩座普賢和文殊菩薩小金像,背后是滴水觀音木雕金像。據(jù)向本寺住持了解,這座寺是十年前剛剛修復,大雄寶殿里的三座佛像都是緬甸僧眾捐贈的,小金像是純金鑄造。 從這山上的幾座寺廟建筑看,都是漢傳佛教風格。原來這些寺廟最早是明代皇家敕建,而不是由云南那邊傳過來的,所以不是小乘佛教風格。緬甸佛教行業(yè)對中國的大乘佛教也是恭敬非常的,我在洛陽白馬寺就見過緬甸捐建的寺中寺。 欣賞了佛像和寺廟,我就又走到外面,一邊向山下走,一邊欣賞沿山的無邊風光。 飛云欲斷不斷處,中有萬瓠黔山煙。 雪云收盡晴風軟,小山春浪晴波遠。 春未到,枯枝云中不爭俏。 閱梵凈山煙云畢,歸途無語,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