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完之后設計師和屋主在他們心儀的大窗子前拍了照片。 設計師說,我真挺想在后面樹上掛個網的,要是掉下去了可以兜著^-^ 這個家除了有個7m景觀窗,還有一個46m長的大露臺。屋主三代信佛吃素,買這個房子,完全是為了能在露臺上自己種菜自己吃。這完全是一間服務主人的家,沒有為他人眼光犧牲任何東西。 使用面積:140㎡ 戶型:三室 裝修花費:70W 房屋坐標:福建 福州 01 完全抓住兩個優(yōu)勢 細分生活動線強調景觀動線 原始戶型是一套四室兩廳。 改造前 戶型有兩個優(yōu)點,第一是46米長的露臺,可以滿足種菜需求,第二是南側7米長的大窗子正對一片綠蔭,這景色在城市高樓難得看到。 然而,原格局并沒重視這兩個優(yōu)點,南側分割成半連不連的兩間房,難看到綠蔭全貌。入戶走廊直達房間最里面,去露臺卻要繞進兩個房間。 房屋里的結構墻不多,可以拆墻大改。為了突出這兩個優(yōu)點,設計師大刀闊斧,改造出全新的室內格局。 改造后 沿著玄關走道為軸線將空間一切為二,廚房餐廳整合到陽光最好的南側主臥、兒童房和衛(wèi)生間放到北側。 露臺方向的房間改為起居室,方便使用露臺。 進門開始,生活動線被分為:玄關、用餐、起居三條,防止一窺到底。 除了生活動線,設計師還為景觀設計了動線,從一個空間走向另一個時,房間深處都能聚焦到窗外的美景。 02 我需要綠蔭、藍天和陽光! 裝了窗子但又沒有完全裝 主臥衣帽間的墻面,形成一面影壁,打斷縱向視野,獨立玄關區(qū)域??v深視野打斷,也是為了強調玄關左側的窗景。 玄關右側的穿衣鏡后是鞋帽間,鏡子反射讓綠色窗景流入到玄關深處。 左轉走入,就是全屋最核心的的餐廚空間。 看圖片感覺,視線可以透過玻璃摸到窗外的樹枝上,實際上,這個窗子根本沒有玻璃。 普通落地窗,通常中間固定、兩側開小窗通風,并不能讓窗前的人體會所以綠色、陽光、風和空氣。 裝修正愁窗戶做法時,女主人說:“不裝窗戶了,下面掛個網兜,掉下去能兜住不就行?!?/strong> 這個想法異常大膽,盡管是在二樓。 家里的老人聽到這個建議,竟都爽快同意。 設計師擔心孩子會掉下去,但女主人已經和兩個孩子以及自己的先生都商量好了。 女主人告訴設計師,已經和孩子認真交流過了,他們都聽明白,不會靠近的。 根據屋主的不裝窗需求,設計師最后選擇了超大的折疊移門做窗子,可以完全打開至無窗狀態(tài)。拉上移門有很好的隔絕效果。 夏日驅蚊可以拉上隱紗網。 餐廚從北側移到南側變大不止兩倍。 水管可以開槽埋線,但是煙道很難移動。新格局灶臺后正好是鄰居家的煙道。找鄰居溝通非常順利,在墻上開孔就實現了排煙。 女主人做飯時,可以看到景色并與家人交流,島臺成為廚房核心。水槽、洗碗機、收納和料理都能在島臺完成,灶臺區(qū)域只是收納和炒菜作用。 島臺側面是7米橫窗,對面連通起居室露臺景色。不僅被景色環(huán)繞,老人和孩子的活動,在島臺就能全部照看到。 餐桌和柜子都是印尼老木料,紋理和顏色都與杏色微水泥墻地面堪稱絕配。 為了找到合適的桌子和柜子,設計師大費周折,最后發(fā)現外貿工廠年底清樣正好有這一桌一柜。 這就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對于這個禮佛家庭,佛龕是需求清單中的重點。佛龕樣式和現代風格很難搭配,設計師將佛龕設計在陽臺一側的柜子里面。 折疊柜門不僅讓室內風格統(tǒng)一也保護佛龕中的器物不受塵土,窗邊空間大,方便屋主完成磕長頭等禮佛活動。 03 給人看和給自己用 自己用著方便,在家活著自在 起居室的改造重點,就是將“給客人看”的客廳,變成“給自己用”的起居室。 移門可以完全隔出起居空間,和待客用的餐廳。同時也是為了省空調費。 屋主的需求是能有個對坐聊天、喝茶的地方,起居室只放了一組地臺沙發(fā)、一張茶幾和一方壁爐。 沙發(fā)不大,兩人坐下正好是飲茶聊天的最佳距離。依在床邊,外面就是種植花草蔬菜的露臺和美麗的陽光。 窗子對側還放下了男主人的鋼琴,一家人在這里聽著音樂、曬著太陽,賞花、喝茶。 屋主的露臺是不允許私搭亂建的,一半的空間是家里的菜園,另一半屋主鋪上了懸浮墊,畫上羽毛球場地,在這里運動休閑。 客衛(wèi)作為全家人主要的衛(wèi)浴區(qū)域。 甩出來的洗手臺是微水泥大水槽。女主人喜歡臺面清爽,所以清潔用品全部收納在了上方鏡柜和下方儲物柜中。 鏡柜里有牙刷烘干器,下面除了燈帶,還藏了一個小掛桿。 屋主需要衛(wèi)生間極致簡潔,所以衛(wèi)生間的設備全在墻里,沒有獨立淋浴房,淋浴區(qū)地面無擋水,地漏隱形,連玻璃隔斷都是無框的。 墻面三個小孔是女主人的巧思,給暗衛(wèi)引入陽光,而且這個樣子的窗,神秘而且有節(jié)奏,給人一種宗教禪意。 看著第一感覺像是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用到的窗子。 04 臥室和兒童房 加法給活動減法給臥室 玄關旁邊的臥室是主臥。臥室的布置就比較簡單,床邊是女主撿回來的小馬扎,跟臺燈還有一種莫名的CP感。 窗邊的藤編沙發(fā)椅是老房拆遷留下來的,帶著回憶和沉淀。 兒童房在起居室旁邊。兩個孩子平時住在學區(qū),只有周末回來。借原空間承重墻設計出了錯位高低床。 下鋪沿垂直空間設計出攀巖場地,給好動的弟弟使用。上鋪1.2m高適合姐姐使用,床鋪下的空間既可以儲物,也能是孩子們的秘密基地。 老人房在起居室南側。 “給自己用的”而不是給“別人看的”,這個屋子都可以這句話總結。 為了種菜買的房子、沒有玻璃的7m橫窗、不待客的起居室、為了極簡拋棄方便打掃的衛(wèi)生間,這些全都體現了屋主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給自己裝修房子,是為了讓自己在家里過得舒服,而不是為了拍拍照片。是否舒適、美觀、實用,都要每個人自己去定義。不同的生活方式,才會有不同風格的屋子。 (文章來源在家,侵權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