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澤光 上世紀80年代初,北大中文系八十余歲的王力先生為他的一本文集題了一個含意頗深的書名——《龍蟲并雕齋文集》。齋名叫龍蟲并雕?對此王力教授在書中向讀者作了解釋:“古人有所謂雕龍、雕蟲的說法,在這里,雕龍指專門著作,雕蟲指一般小文章、小意思。龍蟲并雕,即兩樣都干?!?/p> 王力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可謂學高八斗,著作等身。他不僅“雕鏤龍文”,先后出版了《古代漢語》、《漢語詩律學》等分量驚人、價值極高的學術(shù)專著,而且還不嫌棄所謂的“雕蟲小技”,相繼寫出不少普及性的通俗小冊子,諸如《詩詞格律十講》等等。這種做“大事”畢生“雕龍”窮其心智、做“小事”熱心“雕蟲”亦不遺余力的“龍蟲并雕”的敬業(yè)精神,同樣值得黨員干部引以為鑒。 時下仍有某些領(lǐng)導同志,對如何打好發(fā)展與民生這套“龍蟲并雕”的“組合拳”,常抱糾結(jié)心態(tài),總以為為官一任,如果沒有搗騰出幾個可圈可點的大手筆項目,便不足以證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于是,平日里基本把大部分的精力傾注在了這一“雕龍”的“大事”上,而對諸如征地管理、城鎮(zhèn)拆遷、勞動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等這些與人民群眾福祉息息相關(guān)的“雕蟲小事”,卻鉆勁不足、用功甚少。雖然面對群眾談及民生時把話說得溜圓,可大多嘩眾取寵、虛應(yīng)民意,重形式輕內(nèi)容、重口號輕行動,常到關(guān)鍵時刻掉鏈子、缺招子、少票子、出岔子。其癥結(jié)在于,這些領(lǐng)導同志身上的“政績焦慮后遺癥”至今尚未痊愈,漠視群眾利益、不問民生疾苦的作風病依舊沒有根治。生怕關(guān)乎民生的事情千頭萬緒,底數(shù)難摸,頭緒難理,趨向難料,一旦鉆進去了就難脫身,吃虧不討好,里外難做人。干部如此缺情結(jié),群眾豈能少糾結(jié)? 再看看某些領(lǐng)導干部時常自詡不凡的“雕龍之作”,其中并不乏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冠冕堂皇、勞民傷財?shù)摹按髷」P”。此等尷尬現(xiàn)象正好折射出這些人既沒擺正“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政績觀,也沒端正“功成不需歸于我名”的名利觀,總嫌棄隱績太過于“內(nèi)斂”,顯績才是“硬通貨”,于是“上莊洗牌,推倒重來”,胡亂折騰,幾成常態(tài);有些領(lǐng)導干部眼高手低、花拳繡腿,喜“插花”,厭“栽樹”,讓典型局限在“點”上,讓政績體現(xiàn)在嘴上,吹牛既不打草稿,更不覺臉臊;有些領(lǐng)導干部鉆了當下衡量領(lǐng)導干部政績往往只看“做了什么”、不管“留下什么”的考核空子,決策唯上臉色,絲毫不顧群眾感受,所標榜的“政績”自然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經(jīng)不住歲月這桿“無情秤”;還有些領(lǐng)導干部任期剛過大半,便早早帶頭劃起了“拖橈”,一心琢磨著下把交椅該坐哪,上層人緣如何牽,財政屁股如何擦,盡管面前積壓了不少事,依然四平八穩(wěn),能躲則躲,能推則推,能延則延,事起的頭多,收官的無幾,引發(fā)民怨。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暗颀垺焙汀暗裣x”,發(fā)展與民生,大事和小事,無不相對而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某種意義上講,“雕蟲”的深意有時并不亞于“雕龍”,甚而勝于“雕龍”。當然,官場里的那點面子固然要講,但與群眾福祉相比,豈值一絲半毫?而領(lǐng)導干部扭曲的政績觀、名利觀,或許能抓一時眼球,卻失了公信,誤國誤民,害人害己。 既然黨和人民把民生、發(fā)展的兩副重擔承壓在了各級領(lǐng)導干部的左右肩上,就不能厚此薄彼、丟三落四。倘若獨肩承壓,必失平衡,步履維艱。有鑒于此,“龍蟲并雕”理應(yīng)成為各級領(lǐng)導干部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和樸實無華的民本情懷,且容不得半點朝秦暮楚,患得患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