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法國作家福樓拜誕辰200周年的紀念日,我們特別邀請了“法國福樓拜與莫泊桑友協(xié)會會員”唐珍老師為我們講述福樓拜鮮為人知的一面。為什么說福樓拜是那喀索斯和天生寫手?《包法利夫人》和《薩朗波》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來的? 200年前的今天,一個男嬰在法國諾曼底福樓拜家族呱呱墜地,這個男孩(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2.12-1880.05.08)的出生帶給家庭一段時間的擔憂:這是一個九歲還結結巴巴表達不出完整意思的笨小孩。然而,幾十年后的意外卻難以預料:在19世紀雨果、巴爾扎克、左拉、莫泊桑等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行列里,人們看到了福樓拜的身影,他的文學成就足以與之比肩生輝。 法國20世紀的偉大作家馬爾羅相信英靈的精神可以變異,穿透時間與空間,鉆進人們的心靈,感染人們的靈魂。
鉆透別人心靈的力量來自作家自身的感悟,盡管莫泊桑認為福樓拜像木偶的操縱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盡力遮掩手中的提線,隱藏自我,然而,福樓拜擺脫自我卻是在全身心投入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他用攝影師般敏銳的眼力和感知,去捕捉客觀真實和美的事物加以描述,而不是用主觀意念劃定框架。對福樓拜來說,描述并不輕而易舉。巴爾扎克可能用一個晚上或三個晚上寫出一部作品,而“笨拙”的福樓拜創(chuàng)作《包法利夫人》(1857年首版),有時一個星期才寫出兩三頁紙,一部三百頁左右的作品竟然花去了他五年的時間。慢工有時還會致使他揮汗淋漓,難以蹴就滿意的篇章。這部作品在他近十年的文學修煉中鑄就而成,而在巴黎小屋兩年(1843-1845年)的讀書積累,更是奠定了他創(chuàng)作的堅實基礎。這一階段的孤獨、煩躁和無望,曾令他煎熬甚至咆哮,然而短期的癲癇癥讓他懂得了自我,與家庭的隔離讓他丟掉了對現(xiàn)實的幻覺。對自己文學水平不足的覺悟,迫使他大量閱讀了拜倫、拉伯雷、盧梭、拉馬丁、雨果、薩德等人的作品,分辨出了混濁低劣的表達和荷馬、莎士比亞的高尚激情。漫漫十年的打磨,促成他成功寫出小說《包法利夫人》的幾個篇章,也“明白自己該怎樣做了”。矯時慢物的福樓拜,因此擊敗了世俗宗教對這部作品的指控,成為開創(chuàng)新文學新藝術的先驅。他頂逆潮流,以實在人物為原型塑造出的愛瑪,真實生動,也勾起我們對易卜生《玩偶之家》(1879年)里的娜拉,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同名小說首版時間1877年)這些同時代女性小說人物的同情。 福樓拜年輕時認為作家值得贊賞的有三個方面:他們有在讀者身上產生效果的力量,令讀者神魂顛倒,這是讓作家成為詩人和藝術家的威力;他們有對真實與美不可分割的理解,能捕捉真實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對細節(jié)和幻象的精準描述;他們能做非我化的創(chuàng)作,既隱匿不見又處處顯現(xiàn),他們以這樣的策略,讓虛構中相互關聯(lián)的結果順利抵達終點。他的贊賞標準,也成為自己以后踐行創(chuàng)作的準則。
潛心閱讀培育了福樓拜的文學修養(yǎng),外出旅行,同樣在他的內心刻下了深深的記憶傷痕,為創(chuàng)作積累了素材。《薩朗波》(原名《迦太基》,1862年)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他到北非的實地(迦太基)考察,1849年和好友迪康到埃及等地兩年的旅行,也讓他在那里目睹了金字塔建造過程中奴役制展現(xiàn)出的“對肉體蔑視”的場景,開羅街頭遭受痛打的奴隸,被粗暴販賣的婦女,持杖人的獰笑都令他觸目驚心。他寫道:“我愿在各處見聞悲傷痛苦。我聞到檸檬和尸體的味道,看到被打穿的墳墓顯現(xiàn)出腐爛的骨架?!彼麨榘⒗Z著迷,欣喜自己被阿拉伯人稱作“小胡子老爹”,他穿上努比亞民族服裝,他嘗試烤羊肉、煮羊蹄和古斯古斯而放棄了旅館的咖啡。他欣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貝都因人,感覺自己可以與他們交融。正是這些真實體驗加之對文獻資料的悉心查閱,才讓他花費四年時間,完成了這部在風俗、宗教禮儀甚至服裝、器皿、房屋都有精確描述的作品,對古代奴隸社會的各種描述和對美女薩朗波的點綴渲染,更離不開資料的積淀和豐富想象力的支撐。 ![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1/12/1210/235758804_3_20211212103258599) 福樓拜一生并不多產,正式出版的只有五部長篇和三個短篇。后人發(fā)現(xiàn)他是個自戀筆跡的狂人,他在給朋友的信里,信誓旦旦,決不讓自己的書稿付梓,也不愿意修改出版社的校樣,他要在自己的手稿上,回顧在文字上抒發(fā)的情感,這讓出版社大為頭疼。他的手稿留下了具有文學價值的黃金,他本人也留下了作家中的那喀索斯和天生寫手的形象。
福樓拜家族家底優(yōu)渥,父親和兄長都是盧昂著名的外科醫(yī)生。他不是拜金主義者,也不屑于涂金。他去世后,罐子里只有微薄的積蓄。他堅守藝術無償?shù)脑瓌t,從未打算靠筆掙錢。他不迎合獻媚,為懂他而不是形成市場的人寫作。他拒絕把《包法利夫人》改編成戲劇,即使損失高出20倍的版權費。福樓拜在25年的出版生涯里,收益未超出過4萬5千法郎,而雨果的一部《悲慘世界》,最高版權收入就曾達30萬法郎。福樓拜的后來者莫泊桑每年的版權收入也能達到2萬8千法郎,1882年一年他為報紙的撰稿收入就有4萬法郎。福樓拜把自己定義為用筆書寫的人,而不是什么大家。他說,我有自己的風格,我的風格是不收報酬的,有價值的藝術品必定會具備商業(yè)價值。 194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1869-1951),年輕時視福樓拜為自己的方位標。他評價福樓拜的作品優(yōu)于本人,在實踐非我化的過程中懂得擺脫常規(guī)展現(xiàn)個性,在與筆和字詞交集時能夠忘卻自我,能在塑造人物中讓自己遠離自傳,引入客觀真實的形象和事件。但愿福樓拜的作品和為人至今還能穿透我們的心靈。 《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間在《巴黎雜志》上連載,轟動文壇,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司法當局對作者提起公訴,指控小說“傷風敗俗、褻瀆宗教”,并傳喚作者到庭受審,最終以“宣判無罪”收場,而隱居鄉(xiāng)野、籍籍無名的作者從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學聲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包法利夫人》以細膩的筆觸,通過農家女孩愛瑪?shù)慕洑v,再現(xiàn)了十九世紀中期法國的社會風貌。愛瑪在修道院受過貴族化的教育,讀過許多浪漫主義小說,夢想傳奇式的愛情。她嫁給鄉(xiāng)鎮(zhèn)醫(yī)生查理·包法利之后,生活沉悶,轉而用偷情填補心靈的空洞。兩次偷情并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卻使她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終她債積如山,無法償還,在走投無路中只得自殺。福樓拜(1821—1880),法國小說家。畢生寫作,作品數(shù)量不多,包括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布瓦爾和佩庫歇》在內,總共只有五部長篇和三部短篇。但這為數(shù)不多的作品足以使他超越同代作家步入大師之列。他對小說藝術的最大突破,是從作品中排除主觀抒情成分,創(chuàng)立所謂“純客觀”藝術。這種把作者和作品拉開一定距離的寫法,以其客觀冷靜的風格,深刻影響了后來的法國文學,因而福樓拜在二十世紀名聲大振,被奉為現(xiàn)代派藝術先驅。李健吾(1906—1982),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先在中文系,后轉入西洋文學系。1931年赴法國留學,1933年回國。曾在暨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工作。創(chuàng)作劇作近五十部,小說、評論集多部;著有《福樓拜評傳》《司湯達研究》《莫里哀的喜劇》等專著與專論;翻譯莫里哀、高爾基、契訶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戲劇多部,以及巴爾扎克、司湯達、繆塞等人的作品。《福樓拜小說全集》收入了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薩朗波》《情感教育》《圣安東尼的誘惑》《三故事》《布瓦爾和佩庫歇》?!陡前菪≌f全集》共分三卷,書后附有《福樓拜文學書簡》和《福樓拜生平創(chuàng)作年表》。這套書既有福樓拜的全部小說作品,也有對他文藝思想觀念和生平創(chuàng)作的介紹,對讀者了解福樓拜其人其作品大有裨益。福樓拜對現(xiàn)實主義小說藝術的最大突破,是從作品中完全排除主觀抒情成分,創(chuàng)立了所謂“純客觀”的藝術。這種把作者和作品拉開一定距離的寫作方法,以其客觀、冷漠的風格,對后來的法國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因而福樓拜在二十世紀名聲大振,被當代文學評論家奉為現(xiàn)代派藝術的先驅。12-12 當當優(yōu)惠券來襲! 優(yōu)惠碼力度:30元,滿150元可用 有效時間:12月11日-12月14日 優(yōu)惠碼:NQWFUX 使用范圍:自營圖書全品類(特例品除外) 數(shù)量有限先到先得,特例品不可使用優(yōu)惠碼,請以實際結算為準。 人民文學出版社 每個人心中,都應深藏一部文學作品。在這里,找到屬于你的“那一部”…… 16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 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 忠于人民的文學出版社 123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