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羅伯特·S. 拉什 譯:董旻杰 徐曉楚 美德兩軍的戰(zhàn)后報告都將由默羅德、文瑙、許特根和勒特根森林構成的8千米寬、18千米長的林地,統(tǒng)稱為許特根森林。 許特根森林沿著比利時—德國邊界,從亞琛南部一直延伸到艾費爾高原的北部邊緣,是當今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地區(qū)最大的林區(qū)。 埃施韋勒、迪倫、勒特根這些城鎮(zhèn),以及東南部的施萬梅瑙爾大壩,都在許特根森林戰(zhàn)場范圍內(nèi)。 許特根森林覆蓋的這片地區(qū)從古羅馬時代起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羅馬軍隊當年就在這里搭建過營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那個時代木石結構的房屋、堡壘、古城墻和墳墓的遺跡。 三十年戰(zhàn)爭時期(1618—1648年),隨著西班牙、神圣羅馬帝國、洛林和意大利等國軍隊的相繼占領,森林里的這些設施幾乎被摧毀殆盡,軍隊掠奪光了所有能用的東西。 1678年路易十四發(fā)動戰(zhàn)爭,法國占領了許特根森林所在的大部分地區(qū)。 整個18世紀,這里接連經(jīng)歷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七年戰(zhàn)爭、1794年法奧戰(zhàn)爭,來自奧地利、法國、英國、荷蘭、匈牙利和普魯士的軍隊一次又一次地穿過這片地區(qū)投入戰(zhàn)場。 1815年,許特根森林地區(qū)成為普魯士下萊茵蘭的一部分。1919—1930年,根據(jù)《凡爾賽條約》的規(guī)定,萊茵蘭地區(qū)再次被協(xié)約國占領。 (上圖)許特根森林中的德軍暗堡遺跡 從1938年開始,德國將這片地區(qū)改造成了“齊格弗里德”防線的一部分,加強了防御設施。 1944年,當盟軍逐漸向德國逼近時,納粹將這片區(qū)域內(nèi)靠近林地與軍事設施的居民全部遷走。 與其他戰(zhàn)斗一樣,許特根森林里的戰(zhàn)斗也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這里的氣候和地形極端惡劣。德國的這部分區(qū)域在11月中又冷又潮,陰沉沉的森林地貌宛如格林童話中的幻境,這樣的森林簡直就是步兵的噩夢。 這片林區(qū)早在800年前就已經(jīng)形成,森林中長滿了大片高聳的針葉樹木,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片茂密的灌木叢,其間還有各個時期重新種植的林木,人類在這里幾乎無法行走,視野也只有區(qū)區(qū)幾米。 茂密的冷杉林覆蓋了整個大地,一棵挨著一棵,整片森林看起來仿佛是綠色的海洋。即便是在正午,陽光也根本照不到森林深處,所以大白天也會出現(xiàn)令人毛骨悚然的薄暮現(xiàn)象。 一些沒有護林人看管的地帶長滿了稠密的闊葉灌木叢,整片森林中難得見到空曠的區(qū)域。為了充分利用地形以加強防御能力,德軍在森林中砍出一些窄道,為機槍手掃清射界,他們還砍伐樹木做成鹿砦,限制敵軍的進攻路線。 (上圖)許特根森林中的一處德軍機槍陣地,已被美軍占領 得到機槍巢掩護的雷區(qū)和帶刺鐵絲網(wǎng)會阻礙即將到來的美軍,德軍還在為數(shù)不多的林間小徑和防火道上布設了大量地雷。偽裝,在這片森林中很是輕而易舉。德軍還在朝東的反斜面上構筑了一些防雨的避彈掩體,在里頭既可以睡覺,又可以躲避炮擊。 車輛根本無法在陡峭的山坡與河岸上行駛,只能通過一些縱橫交錯的林間小徑和防火道。防火道將森林分割成多個片區(qū),每個交叉路口都布置有標注著區(qū)域編號的混凝土路牌。 11月份,連日的降雨很快讓道路變成了深及車軸的泥潭。本來可以讓越野性能很強的吉普車和士兵順利通過的道路,現(xiàn)在也因為這些爛泥變得寸步難行。 許特根森林的這種地貌,令進攻的美軍步兵失去了兩支重要的支援力量:裝甲兵和炮兵。 稀少的道路、陡峭險峻的山坡和永恒不變的陰暗,使得美軍裝甲部隊在步兵打通抵達開闊地帶的通道前根本無法發(fā)揮作用,而茂密的森林同樣限制了炮兵的使用。 森林中的某些地方,偵察兵甚至連20多米外的目標都無法看清。茂密的森林大大增強了守方的炮火威力,對進攻方的炮兵卻沒什么幫助。 許多炮彈在大樹頂端被引爆,彈片和碎木如雨點般潑向下面的士兵。這些彈片碎木對暴露的美軍士兵來說相當致命,但是對身處有頂蓋的掩體中的德國守軍卻難以造成威脅。 (上圖)德軍的 sIG 33型150毫米步兵炮正在傾瀉炮彈 野外陰冷潮濕,無法晾干的衣物令大兵們的士氣一落千丈。1944年的整個11月,許特根森林幾乎每天都有降雨或是降雪,氣溫都在零度上下。 一到晚上,美軍士兵就要睡在被冰冷的雨水淹沒一半的散兵坑中。由于后方無法把毛毯和睡袋送上前線,多少個夜晚,士兵們只能裹著雨衣和其他任何能找到的東西顫抖著入睡。 夜間,雙方暫時?;鸬臅r候,士兵席地而坐,顫抖著等待第二天的陽光給他們送來些許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與長期無法干燥的衣物,使許多士兵患上了低溫癥和戰(zhàn)壕足。 德軍方面,士兵在這樣的森林中感到的是孤獨,對那些待在一線散兵坑和暗堡里的人來說,這種感覺更加明顯,因為在這條蜿蜒的戰(zhàn)線上看不到軍官和士官的領導,只剩下他們孤軍作戰(zhàn)。 惡劣的天氣不僅影響到士兵個人,部隊作為整體也深受其害。就算不下雨,樹上的露水也滴個不停。 這里的土壤黏粒含量比較高,吸收水分后會變得油滑,滑膩的泥土會黏住任何沾到它的東西。 僅僅幾輛車開過之后,后續(xù)的車輛就會淤陷到輪軸深度。士兵在攀爬那些植被已經(jīng)被其他部隊踩踏過多次的斜坡時,總是才爬到一半就因泥土太滑膩又滑回山腳,只得從頭再來。 (上圖)吉普陷車了,M29“鼬鼠”兩棲運輸車正在拖拽 (上圖)正在攀爬斜坡的美軍機槍手 平地上行軍,士兵跟著前面的人,艱難地走在滿是泥濘的道路上,邊走邊不停地甩掉黏附在靴子上的爛泥。 密布天空的烏云,陰沉沉地籠罩在高聳的冷杉林頂端,這樣的環(huán)境下炮兵根本無法進行準確定位,飛機也無法升空。因此,許特根森林的戰(zhàn)斗只能完全依靠步兵部隊。 由于地形的限制,支援步兵作戰(zhàn)的常規(guī)手段都無法使用,因此許特根森林中的戰(zhàn)斗與一戰(zhàn)時期非常相似:進攻方端著步槍沖鋒,防守方則躲在壕溝內(nèi),用機槍進行反擊。 二戰(zhàn)中,美軍使用的是M1半自動步槍,德軍使用的是MG42通用機槍。這兩種武器的性能不同,兩軍的小部隊戰(zhàn)術也就存在著差異。 美軍地面部隊看重步兵單兵作戰(zhàn)能力,依賴半自動步槍較高的射擊精度;德軍則靠增加輕機槍的數(shù)量來增強小股部隊的火力。一方強調(diào)武器的靈活性,另一方強調(diào)武器的穩(wěn)定性。 進攻中,美軍士兵需要自由移動,能夠迅速轉移射擊。美軍的排沒有配屬重武器,步兵班的整體火力有所削弱,不過這也意味著德軍火力找不到打擊的重點。11名士兵組成的步兵班在沖鋒過程中,既可以射擊11個不同的目標,也可以集火攻擊同一個目標。 (上圖)坦克已經(jīng)無路可走,步兵必須孤身前進 德軍對MG42機槍的依賴部分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同時也是對現(xiàn)實困境做出的妥協(xié):二戰(zhàn)期間,隨著兵力不斷損失,德軍需要防守的戰(zhàn)線反而變得更長,因此對機槍的依賴也變得更加明顯。 雖然德軍也少量裝備了半自動步槍,但他們更青睞將重武器作為步兵班的火力支柱。MG 42機槍射速極高,可以大幅提升每個班的整體射擊速率。 雖然MG42在火力壓制方面表現(xiàn)良好,但是卻只能壓制槍口所指向的方向,因此機槍組很容易受到其他方向的火力攻擊。 這樣一來德軍步兵班就不得不安排4名配備普通栓動步槍的士兵去保護機槍手,導致進攻能力遭到削弱。 許特根森林枝繁葉茂,士兵很難確定自己的位置。確定方位的一個辦法是查看貼在十字路口邊、將森林劃分成幾個區(qū)域的界線地圖。地圖都是黑白的,標注得比較詳細,但很容易因爛泥和雨水等外因而損壞。 通常,每個排只能分到一張地圖和幾個指南針。然而,當攜帶這些裝備的士兵負傷時,其他人通常想不起來要把這些東西從他們身上拿出來。因此,新的裝備送上來之前,許多部隊在推進過程中都沒有地圖和指南針。 崎嶇不平的地勢和茂密的林木使得連、排級無線電幾乎完全無法使用。在許特根森林里使用的無線電臺是變頻型的,只在視界范圍內(nèi)有效。 (上圖)第82化學迫擊炮營A連的一名一等兵正在獲取炮擊目標的坐標 無處不在的山嶺、樹木和其他地形障礙使這些無線電臺失去了作用。為了躲避火炮的轟擊,通信兵只能藏身于一些溪溝里,這時無線電信號也發(fā)不出去。 無線電臺的電池經(jīng)常會失效,而天線不是在穿越森林時被樹木掛斷,就是被敵人的彈片給炸斷,另外聽筒也時常損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進攻部隊在推進時非常依賴鋪設好的電話線,但是在許特根森林的戰(zhàn)斗中,這些電話線路根本用不了多久,很快就會被切斷。 被炮彈炸斷、己方士兵不小心絆斷、遭到敵軍的故意破壞,這些都讓負責保證線路暢通的通信兵疲于奔命。部隊多次嘗試人工傳信,但是這些傳令兵大多很快就犧牲了。 這就是許特根森林之戰(zhàn)中的人為和自然環(huán)境背景。在美軍看來,自己擁有一支訓練有素、指揮有方的精兵,需要對付的都是一些缺乏組織、訓練不足的二流部隊,而進攻地域不過是一片方圓六七千米的森林,這樣的任務簡直是手到擒來。 可是,崎嶇不平的地形、遮天蔽日的林木、惡劣的天氣和猛烈的敵軍炮火,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美軍攻擊部隊的優(yōu)勢蕩然無存。 他們只能硬著頭皮,投入到一場與美國內(nèi)戰(zhàn)時期的莽原之役相似的苦戰(zhàn)當中。 本文節(jié)選自《血霧之森:煉獄般的許特根,美軍不忍回顧的噩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