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先生: 初次去揚州是在一個寂寥的冬天,柳條干枯,葉子敗落,連陽光都有蕭瑟的味道。把自己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去穿街走巷。 也是那一次,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在煙花三月,下一趟揚州。 從武漢出發(fā),順流而下,在黃鶴樓下告別,揚長而去。 那是我登上黃鶴樓時,看著落日下的滔滔長江,總是想起那揮一揮衣袖,踏船而去的肆意身影,順江而流,去那個朝思暮想的揚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因它而著迷,念念不忘。 揚州城不大,可是千百年遺留下來的古韻,依舊如新。 自公元前486年,長江北岸,便有了這片三月煙花盛開之地。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騷客順江而來,看這“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而李白定是首當(dāng)其沖。 而我在千百年以后,慕名而去,想“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看那“十年一覺揚州夢”,再去“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是否依舊垂柳依依,柳絮紛飛,蓮步笙歌。 從早餐開始,去邂逅揚州的故事 說起揚州的早點,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干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令人目不暇接; 再配上些許小菜,芽姜、乳黃瓜、什錦菜、肴肉、豆腐腦等; 包子尤其要吃,外皮透明如簿紙,輕輕晃蕩,便可見湯汁搖曳。輕輕一口咬下去,湯汁瞬間盈滿口腔,油而不膩,香氣撲鼻; 再來一杯“綠陽春”,揚州的故事也就說了個七七八八了。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笆菸骱敝?,最早便得于此。 “瘦西湖”之形,便在于一個“瘦”字,如一位清麗修長的窈窕淑女,體形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筑古樸多姿,漫步湖畔,皆是詩情畫意。 陽春三月,春花燦爛,楊柳依依,柳絮紛飛如煙。長堤春柳,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應(yīng)。 相傳,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時,為了保護(hù)堤壩,又可乘涼,翰林學(xué)士虞世基建議兩岸皆種柳樹。 而隋煬帝更是親手種植了一顆,并賜姓為“楊”,這也是后來的 “楊柳”了。 湖上錯落的橋亭,更是為瘦西湖增添了幾許新意。 如五亭橋,“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cè)凡十有五?!辈粌H有南方的秀麗,更是有北方的大氣。 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更稱其為“最秀美、最富藝術(shù)代表性”。 在中秋夜,還能感受一番“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 還有“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二十四橋,如“長虹臥波”的大虹橋,皆是美景如畫。 我最愛的便是那條古老的運河了。 于揚州,有最古老的一段京杭大運河,亦是獨一無二的“運河城”。 夜幕垂下,運河的喧囂開始了。河畔霓虹燈亮起,五彩繽紛,踏上游船,耳畔潺潺水聲,水面波蕩,蕩進(jìn)了心里面,蕩進(jìn)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里。 兩岸的古建筑鱗次櫛比,在絢麗的霓虹燈下,竟如 “夜市千燈照碧云”。 其實,曾經(jīng)的這里,比之更勝幾分。繁忙的漕運,使這里運河上的船只絡(luò)繹不絕,兩畔人流如織,那是前所未有的繁華盛況。 2500年的揚州城,“成也蕭何敗蕭何”。因水風(fēng)光無限,亦因水黯然失色。 只不過千百年來,這座秀氣多情的城市,在滄海桑田、世事更迭里,風(fēng)景依舊獨好。 而我,亦偏愛這座沉靜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