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二十余載,全球十四種文字出版 英國傳奇歷史學家、中東歐史專家諾曼·戴維斯代表作 從史前到當代,從西歐到東歐 全景式呈現(xiàn)歐洲的起源、誕生、沖突與融合 《歐洲史》 《歐洲史:古典時代(史前—公元337)》 《歐洲史:帝國時代(約330—1493)》 《歐洲史:轉(zhuǎn)型時代(約1450—1914)》 作者:[英]諾曼·戴維斯 譯者:劉北成 、郭方 等 定價:274元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 《歐洲史》是英國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的代表作。它為歐洲歷史設(shè)計出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統(tǒng),呈現(xiàn)出難得一見的整體史印象。它將傳統(tǒng)敘述方式與特寫結(jié)合,容納了經(jīng)常被嚴肅歷史學家忽略的各種奇特事物和思想,成為近年來深具價值和說服力的歐洲通史作品。 《歐洲史:古典時代(史前—公元337)》講述的是“歐洲”正式亮相之前這片陸地的歷史。歐洲不是獨立的“大陸”,而是一個“半島”。地貌、氣候、地質(zhì)和動物群落共同營造了一個良性的環(huán)境,這是理解歐洲歷史的基礎(chǔ)。歐洲歷史上從未再出現(xiàn)過一個像希臘這樣如此有生命力的階段。希臘并不是緩慢地、有條不紊地滋長出來的,而是蓬勃燃燒著迸發(fā)出來的。而羅馬具有一種內(nèi)聚性品質(zhì),是希臘文明所不具備的。羅馬人將天賦投射到法律、軍事組織、行政管理和工程領(lǐng)域,羅馬政權(quán)的內(nèi)部張力則催生了高度的文學和藝術(shù)敏感性。吸收了希臘文化的羅馬,成了一個文化混血兒,主宰了此后數(shù)百年的羅馬帝國政治文化生活,直至新的文化基礎(chǔ)——基督教出現(xiàn)。 《歐洲史:帝國時代(約330—1493)》講述的是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中世紀的中心主題,是將基督教重新組織成一種新的帝國制度:第一步是查理曼加冕,最后一步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自稱沙皇。而這種新制度的基礎(chǔ),與維京人、馬扎爾人、蒙古人等周邊民族的活動密不可分。隨著新民族的加入,基督教共同體不斷擴大,這個共同體的內(nèi)部則醞釀著分裂與衰敗。到中世紀晚期,人們認識到基督教會已如疾病纏身,但對于如何醫(yī)治它卻束手無策,黑死病被當成上帝對基督教世界的罪惡的懲罰。不過,黑暗的社會里已蘊藏著變化與革新的傾向,可以說,中世紀晚期的歐洲人是生于災患的嬰兒…… 《歐洲史:轉(zhuǎn)型時代(約1450—1914)》始于文藝復興,止于“一戰(zhàn)”。文藝復興粉碎了中世紀文明的精神力量,啟動了歐洲向現(xiàn)代蛻變的過程。宗教改革之后,理性與信仰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并未出現(xiàn),政治上進入“絕對主義時代”。但絕對主義最終被證明是一場令人沮喪的失敗。作為絕對主義君主的代表,法王路易十四創(chuàng)立的“舊制度”以革命而告終,這場革命使得整整一代人陷入混亂、戰(zhàn)爭和令人不安的革新運動之中。隨著革命的平息,現(xiàn)代化開始發(fā)揮作用,歐洲進入高歌猛進的19世紀,蒸汽機車、煤氣廠和發(fā)電機廣泛普及。到了20世紀,身處迅速變化的世界,人們開始意識到自身的脆弱,渴望回歸虔誠與修行,基督教文化有復蘇之勢,傳教士與工程師一道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 Credit Copyright is Norman Davies 作者簡介: 諾曼·戴維斯(Norman Davies) 英國-波蘭籍歷史學家,英國國家學術(shù)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榮譽教授,知名中東歐史專家。著有《歐洲史》《消失的王國》《上帝的游樂場:波蘭史》《另一片天空下》等17部著作,作品被翻譯成波蘭語、德語、法語等十幾種文字。因?qū)v史研究的貢獻,戴維斯獲得了英國圣米迦勒及圣喬治三等勛章,波蘭國家勛章、白鷹勛章。 早年的成長歲月塑造了戴維斯終生的歐洲視野。1958年,19歲的戴維斯和幾個畢業(yè)生從故鄉(xiāng)蘭開夏郡啟程,開車穿行歐陸,到達伊斯蘭布爾。青年時期的戴維斯求學生涯遍及英、法、意、波等歐洲國家。與多數(shù)學者不同,在開啟學術(shù)事業(yè)之前,戴維斯做了四年的中小學教師,這段經(jīng)歷為他簡單而清晰的敘述風格奠定了基礎(chǔ)。此后,他在倫敦大學學院、牛津大學等院校從事研究和教學,系統(tǒng)出版關(guān)于中東歐和歐洲歷史的著作,并參與電視節(jié)目制作,廣受歡迎。從學術(shù)崗位退休后,戴維斯繼續(xù)旅行、寫作、演講,不斷獲得世界各地的榮譽。 本書賣點:1.英國傳奇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代表作,久經(jīng)市場檢驗的歐洲史經(jīng)典 諾曼·戴維斯是英國國家學術(shù)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榮譽教授,知名中東歐史專家。《歐洲史》是諾曼·戴維斯應(yīng)牛津大學出版社之邀,歷時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體現(xiàn)東西歐的通史著作。《歐洲史》上市之后即被各家媒體評為年度圖書,26年來,該作品先后以14種文字出版,暢銷全球。2.彌補既往歐洲史著作之不足,關(guān)注少數(shù)群體和無國家民族,全面理解東西歐 《歐洲史》將歐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敘述,用明確的線索幫助讀者重新認識一個完整的歐洲如何從無到有,從分裂到融合。除了常規(guī)的史實外,戴維斯對斯拉夫人的關(guān)注彌補了既往歐洲史著作的不足,還關(guān)注常被忽視但對歐洲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少數(shù)群體和無國家民族,如猶太人、吉卜賽人、麻風病人、異教徒等。3.三重視角,全景式呈現(xiàn)歐洲的起源、誕生、沖突與融合 主體敘事,以一章為一個時期由快到慢向前推進。每章的結(jié)尾選取特定時空位置進行全景式特寫,歷史細節(jié)和想象盡皆呈現(xiàn)。隨文出現(xiàn)的知識窗涵蓋60個門類的知識,囊括常不見于嚴肅著作的前沿成果和歷史逸聞,輔以嚴謹?shù)目紦?jù),有趣又有料。4.語言生動有趣,戴氏幽默貫穿全書,300個知識窗容納60個門類的知識,堪稱歐洲小百科 戴維斯文筆甚佳,且了解讀者,淺易生動的文風和妙語連珠的觀點讓原本有些枯燥的歷史大放異彩,考據(jù)的話題新鮮有料,別具一格, 300個知識窗容納60個門類的知識,堪稱歐洲小百科,讀完既長見識又增談資,讓人有想去實地一探究竟的沖動。5.詳盡梳理歐洲歷史研究與書寫情況,為讀者閱讀歐洲歷史提供科學參考 在《歐洲史:古典時代(史前—公元337)》里,戴維斯不僅提供了自己的寫作理念,還將歐洲史研究和書寫的路徑、趨勢、方法以及派系、弊端一網(wǎng)打盡,讀者不僅能為自己的閱讀找到方向和切入點,還能掌握歐洲史書寫的發(fā)展動向,為進一步閱讀提供科學參考。●名人、媒體推薦 ● 戴維斯無疑是過去半個世紀里英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歷史學家,可以說是字字珠璣。 ——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 美國歷史學家,《血色大地》《黑土》作者// 同時具有高質(zhì)量和重要意義的書是不多見的,諾曼·戴維斯的《歐洲史》就是其中之一。本書是一個輝煌的成就,它是以驚人的才智、明晰的語言和令人敬畏的知識廣度寫就的。這是一部人人應(yīng)該閱讀的巨著。 ——A. C.格雷林(A. C. Grayling) 英國哲學家,《羅素:牛津通識讀本》作者// 在這個過度專業(yè)化的時代,《歐洲史》卻是好讀的,戴維斯的作品兼具文學與歷史的優(yōu)點。 ——安妮·阿普爾鮑姆(Anne Applebaum) 專欄作家,《古拉格:一部歷史》作者// 諾曼·戴維斯關(guān)于歐洲這個大陸的完整傳記影響深遠。它充溢著學識,遍布常識,閃爍著智慧,充滿了洞見。 ——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 英國歷史學家,《改變世界的觀念》《大地上的文明》作者// 戴維斯的敘事線索明確,讀者借此可以輕松穿越歐洲錯綜復雜的千年歷史。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歐洲史》是一部充滿想象力的史詩級作品……《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的評論以“吉本東行”為題,并非虛言。 ——《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 英語世界沒有哪部歐洲史像這樣公平地對待東部和西部……鮮明的特征、生動的細節(jié)、犀利的觀點、令人信服的分析,讓它精彩紛呈。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中文版序言 歐洲—?一部歷史,從史前到當代 親愛的讀者們: 中國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對于我的書將迎來許多中國讀者感到極為高興。我非常感謝本書的兩位主要譯者—郭方教授與劉北成教授,希望我能比其他歐洲史學家結(jié)交到更多的中國朋友。 遺憾的是,我自己無力評判中文譯文。為預備當一個歐洲史學家,我必須學會許多語言,但不包括中文。我勸告我的兩個兒子補上我所缺的這一課。 盡管如此,我知道譯者們承擔的不是一個容易的任務(wù)。這個主題是非常復雜的,它包括許多國家、許多文化和許多時期。我的另一位譯者,一位克拉科夫雅蓋隆大學的女教授,她將《歐洲史》譯為波蘭文,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分析翻譯我這本書的各種困難。盡管如此,我堅信一位優(yōu)秀的作者能夠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深奧的概念,使廣大的讀者能夠理解。在成為大學教授之前,我有作為一位學校教師的可貴經(jīng)驗,并且我仍記得我首次給孩子們講歷史和學習它的重要性時感到的巨大喜悅。我相信本書的中國譯者們會將這種激動與興奮同樣傳達給也許對歐洲歷史的許多方面并不熟悉的讀者們。 不用說,對于中國人和歐洲人之間應(yīng)當互相理解的必要性怎么強調(diào)也不過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如今只有一個超級大國,但不會一直是這樣。歷史給我們的教訓之一就是,政治權(quán)力不是永久的,強國有興有衰。歐盟已經(jīng)比美國有更多的人口和更高的經(jīng)濟生產(chǎn)力,雖然它不是主要的軍事力量。中國在財富與影響力方面也將持續(xù)增長,如同歐洲一樣,它將在21世紀起主要作用。今天,歐洲與中國之間沒有引發(fā)沖突的嚴重根源,但如果它們不打算了解彼此的歷史和問題,將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我只在1983年春天訪問過中國一次。我受邀就我的專業(yè)主題(東歐史)做系列講座。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朋友們對于波蘭“團結(jié)工會”運動出現(xiàn)后,鐵板一塊的蘇聯(lián)集團以可見的速度增大的裂縫特別感興趣。同時,他們在適應(yīng)“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所發(fā)生的變化,并且告訴了我許多我不知道的有關(guān)中國當代情況的趣事。 離開北京后,我去了開始迅速發(fā)展的上海,還去鄉(xiāng)村做了幾次迷人的遠足。我清晰地記得,在路上我讓司機停車,與一個村莊的男孩們進行了一場即興足球賽。在北京我曾騎著自行車環(huán)游城市,周圍是數(shù)千名微笑的騎車者,這讓我興奮不已。歸國的途中,我在香港做了短暫停留,那時它還由英國人統(tǒng)治。 然而,讓我感觸最強烈的是另外兩件事。首先,我為中國朋友們的熱情友好所感動,他們老練周到,讓我備感親切。我知道他們的個人生活通常是艱苦的,但他們的開朗樂觀和幽默很能打動人。拜訪我的翻譯倪先生(他的英語近乎完美)的家,并受到他全家人的盛情款待,是我這次訪問的一個高潮。 其次,作為一位歷史學家,我對中國文明的悠久感到無比激動。來到英國的美國人經(jīng)常對英國的歷史比美國長五六倍感到吃驚。而去中國的歐洲人對于當歐洲還是個嬰兒時中國已經(jīng)成熟這個事實也會同樣感到吃驚。不管將來發(fā)生什么,沒有人能趕上中國人!我曾將《歐洲史》描述為“一部歐洲所有部分、所有國家和所有時期的總體史”,它按三個層面撰寫。每一章按年代敘事,以一個描述詳細的關(guān)鍵時刻的“快照”結(jié)束,再以一系列“知識窗”介紹廣泛多樣的有趣題目,這些內(nèi)容通常在通史著作中是沒有位置的。我真誠地希望,中國的讀者們在駛過主要章節(jié)的“海洋”和探索“快照”與“知識窗”的“島嶼”時,會發(fā)現(xiàn)許多信息和樂趣。我祝愿你們所有人“旅途”愉快! 諾曼·戴維斯 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 2003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