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吳茱萸6 g,黨參9 g,生姜9 g,半夏12 g,厚樸9 g,茯苓12 g,紫蘇子9 g,大棗4枚,陳皮12 g。 【功用】 溫中降逆,止嘔行氣,散結化痰。 【適應證】胃脘痛,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 【胡氏臨證心得】 李某,男,33歲。初診日期1965年3月16日。于1963年發(fā)現(xiàn)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近來常胃脘痛,饑餓時明顯,泛酸,欲嘔,吐白沫,時頭痛,腹脹,苔白根膩,脈弦。予以吳茱萸湯合半夏厚樸湯加陳皮:吳茱萸6 g,黨參9 g,生姜9 g,半夏12 g,厚樸9 g,茯苓12 g,紫蘇子9 g,大棗4枚,陳皮12 g。 二診:3月25日:上藥4劑,胃脘痛、嘔吐白沫、頭痛皆已,泛酸減。唯胃脘尚脹。上方去紫蘇子,加木香9 g,砂仁6 g,增吳茱萸為9 g。4月1日:藥后諸癥均已。 【解讀賞析】 胡先生常用的溫中祛寒方藥,尚亦常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大建中湯等,胡先生還常用一些單方、驗方,如在缺醫(yī)少藥的農村用熱豆油或花生油治療潰瘍病急性胃脘痛等,但非常強調辨證、辨方證。 吳茱萸湯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于頭,故巔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泄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重用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姜相配,溫降之力甚強。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脾胃,并能調和諸藥,是佐使之藥。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并施,寓補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半夏厚樸湯,《金匱·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22》指出:“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所謂“炙臠”,是中醫(yī)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稱之為“梅核氣”,女性尤其多見。證多因痰氣郁結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氣郁結,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為痰,痰氣相搏,結于咽喉,故見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還可致胸中氣機不暢,而見胸脅滿悶、或咳嗽喘急、或惡心嘔吐等。氣不行則郁不解,痰不化則結難散,故宜行氣散結、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溫入肺胃,化痰散結,降逆和胃,為君藥。厚樸苦辛性溫,下氣除滿,助半夏散結降逆,為臣藥。茯苓甘淡滲濕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溫散結,和胃止嘔,且制半夏之毒;紫蘇葉芳香行氣,理肺疏肝,助厚樸行氣寬胸、宣通郁結之氣,共為佐藥。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氣散結,苦以燥濕降逆。 二方合用,主治胃脘不適,嘔吐泛酸,氣機不暢,甚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