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年,本名劉代福。1974年生。湘西永順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詩集《為何生命蒼涼如水》《楚歌》,散文集《獨坐菩薩巖》等。曾榮獲華文青年詩人獎、《人民文學》年度詩歌獎、第四屆漢語詩歌雙年十佳、第二屆劉章詩歌獎、第四屆“中國紅高粱詩歌獎”等。榮獲2015年度“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獎·優(yōu)秀編輯(記者)獎”。 行吟者 / 路的誘惑 / 劉 年 1 我尊重路,如同我尊重閃電、血脈或者掌紋。 2 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孤獨。 一個人的時候,所想、所做、所說,是完全一致的。 在孤獨里,我找到了我苦苦追求的自由。 3 生命的底色,也是那種青少黃多的蒼涼。 大西北的秋天與我的生命之間,所產(chǎn)生的強烈的共鳴,讓我著迷。 看到綿延至天邊的大地,不長一棵樹,我覺得這是一種坦誠。 4 把城市當成一座監(jiān)獄,埋頭于辦公室與出租屋之間,極少娛樂。 一旦出來,囚犯放風一樣,會發(fā)現(xiàn),世界是嶄新的,連陽光都會帶有剛磨過的鋒刃。 從容的大自然,性急的四季,沿途的集市、廟宇、青稞、燕麥、勞作的人們,曬在柏油路上金子一樣發(fā)光的玉米籽以及一路的意外和感動,都是我所喜歡的。甚至連各種困難、麻煩、尷尬也一并包容并喜歡上了。 去甘肅和青海走了近半個月,雖然略顯疲憊,但沒有一點厭倦之意。 喜歡和那個沒有任何偽裝的自己,一路無聲地對話。 我的幸福,就藏在自由的最里面。 5 黃泥路、沙路、草路、田埂,這些沒有被水泥硬化的路,讓人倍感親切。 微微的彈性,仿佛在尋求和腳掌的配合。 有些柔軟的地方,還會把你的腳印,清晰地留下來。 6 網(wǎng)絡(luò)時代,漸漸滅絕的離別,陽關(guān)還有。 包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個女的,我們彼此信任,哪怕在錢的問題上,但我避免交談太深,避免建立友誼。 風,突然冷了起來,沙也有了血色。 遠處,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近處,是一只壞掉的馬車車輪。 仿佛到了天邊,仿佛到了人生的盡頭。 離別的悲傷,依然如此盛大而壯麗,只是世人沒有覺察而已。 7 坐車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扇干凈的車窗。 我會厚著臉皮和別人換座位,多花錢也愿意,有時候,甚至會走下車去,用紙巾擦一擦車窗玻璃上的泥點。把耳機帶上,放自己熟悉的音樂。窗子,如一個電影屏幕,一路變換風景。以前是個攝影發(fā)燒友,看到什么都想拍一下,現(xiàn)在相機都不想帶了,只是看,專注地看,忘我地看,任思緒,風中的落葉一樣,到處飛。 從甘肅到青海,有了明顯的高原反應(yīng),咳嗽,流鼻涕,低燒。身體虛弱的時候,內(nèi)心也很脆弱。車在暗夜中疾馳,不知何時能到大柴旦,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樣的狀況,據(jù)說下車后還要走很遠的路,我隱隱地有些擔心。高原的星光銳利,冷漠,凄美。這時候很容易想到死亡。死神是我最忠實的旅伴,我走到哪里,她跟在哪里,有時隔得很遠,有時,你能感覺到她輕輕的急促的呼吸,這讓我一直有一種悲劇意識。人間,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大一點的酒店,而遠在遠方的家,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小客棧。過客,是我的身份,離開、離別、上路,是我的命。我一直帶著死神在走,總有一天會反過來,死神會帶著我去她想去的老家。我會把在路上的死亡當成一次私奔,我希望我的親友也這樣。 死神,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心地純良,放棄了很多帶我走的機會。 她有很多辮子,就像前座那位身著藏袍的中年婦女。 她相信報應(yīng)。 8 在紅草灘的盡處,回過頭去,能感覺到路在默默地送我。 正如一個行者,需要一條好路,一條好路,也需要一個懂得崎嶇坎坷和珍惜的行者。 9 路,也會死去。 見過一條死去的火車路。礦已采盡,火車不會來了。 在生機勃勃的狗尾草中,鋼鐵,顯得那么無力。 / 行吟者的一生 / 1 黃,是這一生的主色調(diào)。 黃昏一樣荒蕪,黃金一樣冰涼。 2 這一生,感謝天和地。 感謝上天,給人間以報應(yīng)和護佑,讓我有所害怕,有所信賴,有所堅持。 大地,給了我無盡的學養(yǎng),讓我閱讀四季,理解生死,讓我喜歡上了落日、荒原和雪,讓我迷上了燕麥、星辰、棕熊和鷹;大地,給了我無數(shù)的感動,很多到過的地名,都變成了人名,讓我懷念,讓我想再回去看看;大地,給了一條布滿了荊棘、落葉和風景的路,讓我行走,讓我狂奔,讓我停下來,癡癡地回望。 等待和尋找,是這一生的主題。 3 這一生,有很多后悔。 最愧對的,是父親和兒子。 還有一個狗,名叫大圣,第一鋤頭沒敲死,在菜花里,轉(zhuǎn)一圈,又回來了。 4 這一生,感謝這具肉體。 雖然黑、賤、粗糙、難看,但強壯有力,帶著一顆這么倔強而沉重的靈魂,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不管不顧,不舍不棄。 感謝這雙眼睛,至今視力還很好,可以在最深最黑的夜,望見最遠最暗的燈。 至今還有豐盈的淚水,洗我的悲和傷。 5 這一生,注定是個失敗者。 世俗和時間兩個對手,太過強大。 6 這一生,要感謝詩歌。 她像一個情人,陪我到天邊、到天明。她從不嫌棄我的清貧,一起吃野果,一起睡草垛,一起承受他們的唾沫和石頭。她像一個翻譯家,能夠讓我和天、地、人進行交流。 她給萬物涂上了一層溫潤的琥珀色。 孤獨,因此顯得壯麗和高貴。 7 這一生,我會回到靠水的木屋里。 每天做四件事:種菜、釀酒、喂鵝,等幾個遠來的行者。 死神,是走在最后的那位。 / 摩托騎行者談詩錄 / 劉 年 1.象征著狂野、激情、冒險的摩托車,暗合我對詩歌的追求。詩歌是生命的藝術(shù),切膚的生活體驗、切身的田野調(diào)查不可或缺。大自然有著書本和想象力無法抵達的神秘與神奇,閉門寫作,再大的天才,都會越寫越蒼白,為了掩飾,不得不在語言上敷粉描眉畫唇噴香水,于是,越寫越虛,越寫越隔,越寫越假。讓行尸走肉的日子恢復(fù)生機,讓文字發(fā)出腥膻和荷爾蒙的氣息,讓詩歌像野獸一樣咬人,是我一次又一次以摩托為馬、行游天下的主要原因。摩托車上,有馬背才有的風雨、陽光、江湖、跌宕、流離和壯烈,而摩托卻沒有馬的貪婪、蹶蹄和淚眼。它會在樓下等半個月,不需要你喂草,直到后座落滿鳥糞和櫻花,直到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麻木和重復(fù),半夜下樓來,不需要備鞍,綁上背包,跨上去,油門在手剎車在腳,自己掌控方向和速度的感覺,讓腎上腺素陡升。17升的大油箱,線條圓潤,像馬的背廓肌,充滿力量,捏離合、掛擋、開燈,雪白的光,劍一樣銳利,逼著黑夜從中間讓出一條六米寬的大路。 2.一個人騎摩托走,何苦呢,走得那么遠、那么難,又何苦呢。 ——小煙如是說。 喜歡,是最大的理由。喜歡大西北,悲劇的人生和悲壯的大西北會形成共振和共鳴。浮躁、惶恐、茫然的時候出去,朝圣一樣出去,每次回來,都會獲得安寧,喜歡那種方向、速度、路線、目的,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中的感覺。 其次,為了寫作。享受自由的我,最接近幸福,最寬廣、最柔軟、最悲憫、最敏感,仿佛一片安靜遼闊的湖水,能感知一片落葉,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點星光。這時候的觀察,最細膩也最深入。哪怕什么都沒發(fā)現(xiàn),寫作的人都知道,你讀過的書,你走過的路,你看過的山水,最終都會進入你的身體,并在你的文字上,表露出來。到了大自然中,很多事物的本質(zhì),就清晰了。就拿食物來說,我們現(xiàn)在把它當成美食,當成一種欲望的滿足物。最初的食物,是關(guān)乎生存的。路上我基本不帶干糧,于是食物從奢侈的佳肴變成了生存必需品。又比如火,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變得可有可無,最多是炒炒菜。但在寒冷的摩托車旅途上,凍得手生疼麻木,頭腦意識模糊的時候,你在路邊生一堆火,就能體會到火,其實是朋友,是愛人,是信心和希望。 年紀越大,得到的也越多,年紀越大,失去的也越多,諸相皆虛妄,珍惜都無用,努力都是空。在摩托車上,有風和陽光,有寒冷、有酷熱、有饑餓、有干渴、有孤獨、有害怕,能清晰地感受路的顫栗和大地的不平,這會喚醒并調(diào)動我身體內(nèi)部所有的感官,讓我知道,我活著,我存在。 用存在感,對抗虛無感。這也是我寫詩的重要原因。 詩歌是口供,證明自己曾經(jīng)如此這般地活過。 3.如果先鋒意味著先進的話,我是后衛(wèi)詩人。 喜歡落后的事物。喜歡那個陳舊的詞語:愛。 愛足夠濃,足夠深,足夠烈的時候,我們叫熱愛。熱愛是最大的天賦,熱愛讓堅持變得輕而易舉,讓加班加點變得理所當然。熱愛,能讓眼睛更有穿透力,更能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細節(jié)。當你足夠熱愛詩歌這門手藝的時候,你會像獵人和獵狗一樣,不惜翻山越嶺地尋找而且不會放過任何有味的細節(jié);當你足夠熱愛生命和生活的時候,你會注意它一些細微的改變,就如同我愛的小煙,換了一種口紅我都知道,我不愛的鄰居,換了工作,我都不知道。 足夠深,足夠真,足夠?qū)挼臅r候,愛會大起來。 大起來的愛,力量也會大起來。 大起來的愛,不僅包括情愛、友愛和親情的愛,還有對別的家族別的民族別的膚色別的信仰人們的愛,不僅有對人類的愛,還有對別種生命的愛,對那些沒有生命的事物的愛,如山脈與河流,對一些非物質(zhì)事物的愛,如藝術(shù),如真理,如漢語,如希望等等。有些大詩,有些大詞,技術(shù)和天賦已經(jīng)無能為力,必須傾注大愛來驅(qū)動和控制。由愛而產(chǎn)生的慈悲、憤怒、痛和恨,才是有根的,有力的。愛是詩之魂,是感染力之源。愛,如同用蠟燭點蠟燭,你的火焰并不損失什么,但世界會因此多一分光明、溫暖和希望。 大愛有個專業(yè)術(shù)語:情懷。 情懷——這個被先鋒詩人丟棄的缺了口的陶缽,又被我從垃圾堆里翻出來。 我把它托在手里,招搖過市。 4.賦予黯淡的事物,以光芒。 賦予死去的事物,以體溫、以呼吸、以力量。 賦予蒼涼而物質(zhì)的塵世,以溫暖、愛和希望。 詩人正在做的事,是上蒼曾經(jīng)做過的事。 偉大的詩人,是人類的先知,擔任著人類的巫師、醫(yī)師、導(dǎo)師、戰(zhàn)士的角色。 荷馬的史詩,是古希臘文明甚至是歐洲文明的源頭。 但丁用《神曲》,拉開了文藝復(fù)興的序幕,然后才催生了工業(yè)文明。 在中國,《詩經(jīng)》和《楚辭》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我把老子也看成詩人,《道德經(jīng)》是一首81節(jié)的組詩。 屈原、陶潛、李白、杜甫、蘇東坡至今還是中國文化的靈魂。 5.喜歡落日、荒原和雪。 背著背包在雪原上行走,就像一顆背負著多重含義的漢字,在蒼茫的白紙上奔突。 6.新詩,本質(zhì)就是自由。生命的本質(zhì),也是自由。 所以,詩歌,是紙上的生命,而每個生命,都是大地上的詩歌。 7.詩歌,是人間的藥。 人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病癥,所以人類發(fā)明了詩歌。 8.我不是天才,所以,經(jīng)常反復(fù)地修改自己的詩歌。 回過頭去才發(fā)現(xiàn),詩歌,也在大幅度地修改著我的命運和性情。 9.梵高和八大山人兩位畫家,是我詩歌上的恩師。 前者,讓我學會了對藝術(shù)不管不顧地愛;后者,讓我領(lǐng)悟了化繁為簡的藝術(shù)理念。 10.諸神,在細節(jié)中。 11.寫詩,要剖開傷口,讓讀者看到你的痛處和軟處,看到你的心肝、苦膽和骨頭。 所以,寫詩的時候,會出血。 如果不及時補血,你就會越寫越蒼白,甚至會失血過多,難以為繼。 補血的途徑有三條:深入生活、看書、行走。 編輯:王傲霏,二審:牛莉,終審:金石開
|
|
來自: 泰榮林黑皮 > 《中國詩歌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