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貧血以缺鐵性貧血為主。鐵缺乏是育齡女性最常見的疾病,在妊娠期更常見,主要與妊娠期鐵需求量增加有關。 妊娠合并貧血對母體、胎兒和新生兒均會造成近期和遠期影響,對母體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產褥期感染和產后抑郁的發(fā)病風險;對胎兒和新生兒可增加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缺氧、羊水減少、死胎、死產、早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fā)病風險。 我國孕婦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19.1%(其中妊娠早、中、晚期患病率分別為9.6%、19.8%和33.8%)。母體鐵儲存耗盡時,胎兒的鐵儲存也隨之減少。補鐵可增加母體鐵儲存。 一.定義和發(fā)病率 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妊娠期血紅蛋白(Hb)濃度<110g/L時,可診斷為妊娠合并貧血。 根據Hb水平分為輕度貧血(Hb100-109g/L)、中度貧血(Hb70-99g/L)、重度貧血(Hb40-69g/L)和極重度貧血(Hb<40g/L)。 二.病因 娠期因其生理和病理變化,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較為常見,主要與鐵需求增加和鐵供給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相關。 1.鐵需求增加 正常妊娠時總鐵需求量約為1240mg,其中紅細胞量增加需要鐵500-600mg,胎兒和胎盤鐵需要量約為300mg。 孕婦的鐵需要量約4.4mg/天(從孕早期0.8mg/d升至孕晚期7.5mg/天),平均鐵吸收率約10%,食物中鐵需要量為40mg/天。 2.鐵攝入不足 妊娠早期嘔吐或偏食可影響鐵攝入。 3.鐵吸收障礙 營養(yǎng)不良或偏食常伴蛋白質攝入不足,影響鐵吸收;胃腸功能紊亂如胃酸缺乏、胃黏膜萎縮或慢性腹瀉,均妨礙鐵吸收。 4.鐵丟失增加 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盤和慢性疾病,包括感染、慢性肝腎疾病等也可導致貧血。 5.鐵儲存不足 孕前貧血可延續(xù)到妊娠期或在妊娠期加重。約40%女性孕前就存在鐵貯存少或鐵缺乏(血清鐵蛋白<30μg/L),超過90%的人貯存鐵<500mg/L(血清鐵蛋白<70μg/L),這些都不能滿足孕期及產后增加的鐵需求。 鐵吸收的需求量在孕早期為0.8mg/天,孕晚期增加至7.5mg/天。 妊娠期鐵缺乏及缺鐵性貧血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孕前鐵缺乏、營養(yǎng)不良、多胎妊娠、孕3個月后、產后、經產、兩次妊娠間隔時間短等患者。 三.貧血的危害 1.對孕婦的危害。 妊娠期孕婦血液循環(huán)會發(fā)生一系列生理性變化,輕度貧血對妊娠影響小,但重度貧血可造成嚴重后果。 重度貧血對孕婦的危害可能導致以下并發(fā)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產褥期感染、產后抑郁和母嬰互動關系不良等,貧血可能導致心血管負擔加重,軀體和精神功能減弱,圍產期血液儲備減少和圍產期輸血的風險增加;貧血還引起孕產婦心動過速和低血壓,長期貧血可導致心肌肥厚。因貧血相關妊娠并發(fā)癥導致剖宮產率亦增加。貧血會增加產后出血的發(fā)生。 2.對胎兒的危害。 貧血時由于胎盤氧供應不足,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流產、早產、死胎、死產、新生兒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腦病,且流產和早產的發(fā)生率隨貧血程度加重而升高。母體Hb<90g/L可增加早產、胎兒生長受限、死胎及輸血的風險。 間斷及持續(xù)的鐵缺乏和貧血與病理性胎兒胎盤改變相關,孕早期鐵缺乏可增加早產風險,妊娠期貧血導致胎兒生長受限,也可能與胎兒宮內感染相關。 3.新生兒風險。 貧血孕婦的新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高。當孕婦鐵儲存耗盡時,胎兒鐵儲存減少,引起出生后第1年出現貧血或鐵缺乏,鐵缺乏兒童會出現行為異常和低Bayley精神發(fā)育指數。 補鐵可改善母體鐵儲存量和增加新生兒鐵儲存量,亦可預防生后第1年鐵缺乏,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妊娠期預防鐵缺乏對預防子代成年高血壓有一定作用。 膳食與營養(yǎng)水平影響乳汁營養(yǎng)成分,營養(yǎng)不良時鐵攝入影響乳汁鐵含量。新生兒及嬰兒鐵水平主要取決于出生前鐵儲存量,胎兒及新生兒鐵儲存量取決于孕婦的鐵儲存量。如果胎兒有足夠貯備,乳汁通常能為6個月內嬰兒提供足量鐵。 另一方面,母體鐵缺乏的新生兒,出生后鐵貯存常不能滿足其鐵需求,以致不宜純母乳喂養(yǎng)。由于新生兒、嬰兒及兒童生長較快,鐵需求也相應增加,是鐵缺乏及缺鐵性貧血的高危人群之一。 在胎兒及嬰兒時,鐵優(yōu)先用于紅細胞生成,如果鐵供應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可能導致包括骨骼肌、心和腦組織等鐵缺乏。鐵缺乏母親分娩的嬰兒和兒童大腦認知功能發(fā)展和智商均落后于鐵充足母親分娩的嬰兒和兒童。 四.預防 1.篩查。 對所有孕婦在首次產前檢查時(最好在妊娠12周以內)檢查外周血血常規(guī),每8-12周重復檢查血常規(guī)。有條件者可檢測血清鐵蛋白。對不能檢測血清鐵蛋白者根據流行病學原則補鐵,即根據本地區(qū)孕婦貧血患病率決定是否補鐵和如何補鐵。 2.補鐵含鐵豐富的食物。 孕婦膳食鐵吸收率約為15%(1%-40%)。血紅素鐵比非血紅素鐵更容易吸收。膳食鐵中95%為非血紅素鐵。 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有動物的肝、腎、血,如豬肝、雞血等;其次是瘦肉、蛋黃、雞、魚、蝦和豆類。 綠葉蔬菜中含鐵較多的有苜蓿(金花菜)、菠菜、芹菜、油菜、莧菜、薺菜、黃花菜、番茄等。 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干、紅棗、櫻桃等含鐵較多,干果有核桃,其它如海帶、紅糖、芝麻也含有鐵。水果、土豆、綠葉蔬菜、菜花、胡蘿卜和白菜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促進鐵吸收。 牛奶及奶制品可抑制鐵吸收。其他抑制鐵吸收的食物還包括谷物麩皮、谷物、高精面粉、豆類、堅果、茶、咖啡、可可等。 3.口服鐵劑。 建議所有孕婦在妊娠開始時至產后3個月口服鐵劑補鐵,每日劑量為30-60mg。每日補充鐵劑可降低30%-70%母體貧血及缺性貧血的風險。 間斷補充鐵劑(1-3次/周)與每日補鐵效果一致且依從性更好。合并缺鐵性貧血患者每日需要額外補充30-120mg鐵直至貧血得以糾正。 為了避免食物抑制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建議進食前1小時口服鐵劑,與維生素C共同服用,以增加吸收率,同時補充葉酸。口服鐵劑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 周敬珍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產科 主任醫(yī)師 簡介:主任醫(yī)師,產科副主任,中華醫(yī)學會廣東省圍產醫(yī)學會委員。1992年6月畢業(yè)于衡陽醫(yī)學院臨床醫(yī)療系,學士學位。擅長產科高危妊娠(如合并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疾病、糖尿病等內外科疾病)的診治及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 在中華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現參加研究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 門診時間:周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