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唐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今韻 一君木子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評析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是唐代詩人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被收入《千家詩》。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郁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傷情緒。首聯(lián)寫因“一封(諫書)”而獲罪被貶,僅“朝夕”之短,可知龍顏已大怒,一貶便離京城八千里之遙。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頸聯(lián)即景抒情,既悲且壯。尾聯(lián)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詩熔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注釋 左遷:即降職,貶官,指作者被貶到潮州。 藍關:在藍田縣南。 湘:韓愈的侄孫韓湘,字北渚,韓愈之侄韓老成的長子,長慶三年(823年)進士,任大理丞。此時韓湘27歲,尚未登科第,遠道趕來從韓愈南遷。 一封:文中指一封奏章,即《論佛骨表》。 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óng)天:古稱天有九層,第九層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遙遠。八千,不是確定數(shù)。 “欲為”二句:其意是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文中指迎佛骨事。 肯:豈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殘年:顧惜晚年的生命。 圣明:文中指皇帝。 秦嶺:在藍田縣內(nèi)東南。 “雪擁”句:立馬藍關,大雪阻攔,前路艱危,心中感慨萬分。擁:即阻塞。 藍關:即藍田關,今在陜西省藍田縣東南。 馬不前: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驅(qū)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p> 汝(rǔ):即你,指韓湘。 應有意:應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 “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韓湘交待后事。 瘴(zhàng)江:指嶺南瘴氣彌漫的江流。 瘴江邊:文中指貶所潮州。 潮陽:今廣東潮州潮安區(qū)。 韻譯 一封諫書我早晨上奏給了皇帝, 晚上就被貶官到潮洲路途遙遠。 本想為圣皇清除對國有害弊政, 豈能因衰老就姑息那風燭殘年。 橫斷浮云阻隔了南山家又何在? 積雪擁塞藍關連馬也踟躕不前。 知你遠道而來我此去兇多吉少, 在潮州瘴漫江邊把我尸骨收斂。 作者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于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后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悲傷。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注:本人在編篇過程中參考了網(wǎng)絡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權,及時聯(lián)系,急速糾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