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者應以德為本,無心無為,讓一切成于自然,從而成為天道的體現(xiàn)者。從這種觀點出發(fā),作者對后世以人力治世的君主如夏禹、周武王等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表達了人君應依照天地的規(guī)律自然無為的觀點。萬物雖然紛雜多樣,但本質同一,所以管理天下也要以道為依據,站在道的視角上審視名利、職分、能力,不刻意追求富足,任事物自然發(fā)展。而求道需“刳心”,只有先摒棄心智,去除對事物的成見和繁雜的欲望,才能擁有容納萬物的廣博胸懷,不被世俗名利所動。道與萬物相連,王者若以大道為立足之本,國之上下必安定均和。) 君主治理天下本于德性,而成于自然,所以說,上古的君主治理天下,靠的是無為而治,順應自然罷了。從道的觀點來看職分,那么君臣各自承擔的道義就明確了。從道的觀點廣泛地考察,那么天下萬物就應有盡有,無不齊備。技巧歸屬于事務,事務歸屬于義理,義理歸屬于德,德歸屬于聽任自然的道,道歸屬于事物的自然本性。所以說,古時養(yǎng)育萬民的君主,沒有貪欲而天下富足,無所作為而萬物自行變化,深沉靜默而百姓安定。《記》中說:“通于大道而萬事自然完滿,心無欲求而鬼神敬服?!?/span>老子說過:“道,是覆蓋承載萬物的,多么廣闊盛大!君子不能不徹底拋棄個人心中的一切私智去效法。以無為的態(tài)度處世,就是順應天道。以無為的方式表達,就是順應天性。給人以愛或給物以利,就是仁。把不同的萬物等同看待,就是大。行為不乖異離奇,就是寬。心中能包容萬種差異,就是富。所以說持守德性就是綱紀,成就德行便是立身,遵循大道就是完備,不讓外界干擾內心就是完美。君子明白這十個方面,那么就能包容萬物心胸寬廣,德澤充盈而為萬物所歸往。如能這樣,就像黃金藏在深山,珠寶沉在深淵,不謀財貨,不求富貴,就能不因長壽而喜,不因夭折而哀,不因通達而榮耀,不因困窮而感到羞恥,更不會聚斂天下之利而為已有,不以稱王天下而覺得地位顯赫。顯赫就會彰明,萬物一體,死和生一樣?!?/span>老子說過:“道,幽深靜默,澄澈清明。金石不得外力,便不能發(fā)聲。所以金石雖然能發(fā)聲,但不敲就不會響。天下萬物誰能確定它的性質!盛德之人,抱樸而行,以通曉事務為羞恥,立身于天道根本而智慧通于神秘莫測的境界,所以他德行廣大。他心思所動,是受外物的感應。所以,形體不憑借道就不能生成生命,生命不順應德就無法彰明。保存形體以盡生性,樹立德行,明曉大道,豈不就是盛德嗎!浩浩蕩蕩,忽然而出,勃然而動,萬物無不依從!這就是盛德之人。大道看上去幽深暗昧,聽起來無聲無息?;璋抵?,卻能看見光亮。無聲之中,卻能聽到和諧之音。所以大道深而又深卻能主宰萬物,神秘莫測卻能顯示微妙的作用。所以道與萬物相接,雖然虛無卻能滿足萬物的需求,時刻運行變化卻能使萬物有所歸宿。可大可小,可長可短,直至久遠?!?/span>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以玄珠喻大道。昆侖是傳說中仙人的居所,黃帝登昆侖說明其已得道,失玄珠則喻示他失了道。知、離朱、喫詬分別代表智者、視力好的人和善辯者,象罔則為無心者。知、離朱、喫詬都沒能找到玄珠,玄珠偏偏為象罔所取。作者特意用這樣的安排說明道無法通過感官和言論取得,而要靠無心之悟——去除機巧的心智,在虛靜的心中求道。) 黃帝在赤水的北面游覽,登上昆侖山向南眺望,返回的時候,丟失了玄珠。派知去找卻沒有找到,派離朱去找也沒有找到,又派喫詬去找,還是沒有找到。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中,作者通過許由之口描述了其心目中理想的天子的形象。由于智慧過人者不免會以人的智巧干預自然,不知不覺便對萬物的本性造成損害,引發(fā)天下混亂,并為瑣事制約己身,所以常人看來智慧超群,行事迅速的人并不是合適的天子人選。) 堯的老師叫許由,許由的老師叫嚙缺,嚙缺的老師叫王倪,王倪的老師叫被衣。堯問許由說:“這樣嚙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請王倪來讓他做天子?!?/span>許由說:“恐怕天下也就危險了!嚙缺的為人,耳聰目明智慧超群,行動辦事快捷機敏。他天賦過人,而又用人事來應對天然,他明了該怎樣禁止過失,不過他并不知曉過失產生的原因。讓他做天子嗎?他將借助于人為而拋棄天然,將會以自身為本位來區(qū)分人我,將會尊崇才智而急急忙忙地為求知和馭物奔走馳逐,將會被細末的瑣事役使,將會被外物拘束,將會環(huán)顧四方,目不暇接地跟外物應接,將會應接萬物而又奢求處處合宜,將會參預萬物的變化而從不曾有什么定準。他怎么能當天子呢?盡管如此,有人群的地方就應該有主事的人,他可以做百姓的長官,卻不可以做一國的君主。治是導致亂的起因,是人臣的禍患,是君主禍害的根由。”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作者借華封人之口表明道雖然反對刻意追求長壽、富裕、多子,但是也不必把這些世俗幸福當做煩惱之源,刻意回避。刻意回避本身就是一種恐懼,人并不能借此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精神自由。因此華封人會說堯“我原以為你是圣人,沒想到你是君子”。人應學會隨遇而安,如此無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是否擁有世俗幸福,都不會感到恐懼、屈辱。) 華地守護封疆的人說:“啊,圣人!請讓我為圣人祝愿吧?!?/span>守護封疆的人說:“壽延、富有和多男兒,這是人們都想得到的。您偏偏不希望得到,這是為什么呢?”堯說:“多男孩子就多了憂懼,多財物就多出了麻煩,壽命長就會多受些困辱。這三個方面都無助于培養(yǎng)無為的觀念和德行,所以我謝絕你對我的祝愿?!?/span>守護封疆的人說:“起初我把您看做圣人呢,如今發(fā)現(xiàn)您不過是個君子。蒼天讓萬民降生人間,必定會授給他一定的差事,男孩子多而授給他們的差事也就一定很多,還有什么可憂懼的?富有了就把財物分給眾人,有什么麻煩的!圣人隨遇而安、居無常處,像待哺雛鳥一樣覓食無心,就像鳥兒在空中飛行不留下一點蹤跡。天下太平,就跟萬物一同昌盛。天下紛亂,就修身養(yǎng)性趨就閑暇。壽延千年而厭惡活在世上,便離開人世而升天成仙;駕馭那朵朵白云,去到天與地交接的地方。壽延、富有、多男孩子所導致的多辱、多事、多懼都不會降臨于我,身體也不會遭殃,那么還會有什么屈辱呢!”守護封疆的人離開了堯,堯卻跟在他的后面,說:“請問要怎樣辦?”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以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的故事闡述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借伯成子高之口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以賞罰治天下的不滿。道家認為君以其德影響百姓,君有德則“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社會自然安寧和諧。相反,君無德而賞罰出,人不僅不能憑借賞罰治理好社會,還會使社會愈發(fā)混亂。而伯成子高寧愿回家耕地也不愿為禹之臣,則反映了作者對出仕一事的看法和孔子的“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不謀而合。) 堯把帝位讓給了舜,舜又把帝位讓給了禹,伯成子高便辭去諸侯的職位而去從事耕作。夏禹快步上前居于下方,恭敬地站著問伯成子高道:“當年堯統(tǒng)治天下,先生立為諸侯。堯把帝位讓給了舜,舜又把帝位讓給了我,可是先生卻辭去了諸侯的職位而來從事耕作,我冒昧地問您,這是為什么呢?”伯成子高說:“當年帝堯統(tǒng)治天下,不須獎勵而百姓自然勤勉,不須懲罰而人民自然敬畏。如今你施行賞罰的辦法而百姓還是不仁不愛,德行從此衰敗,刑罰從此建立,后世之亂也就從此開始了。先生為什么不走開呢?不要耽誤我的事情!”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對“德”“命”“形”“性”等概念做了說明并指出其來源——“混沌”,又在此基礎上提出“同乃虛”的觀點。既然德、命、形、性皆來自于太初的混沌,那么回歸太初,便可擁有太初一般無比廣博,容納萬物的心胸。) 混一的狀態(tài)就是宇宙的初始,不過混一之時,還遠未形成任何形體。 未形成形體時稟受的陰陽之氣已經有了區(qū)別,不過陰陽的交合卻是如此吻合而無縫隙,這就叫做天命。陰氣滯留陽氣運動而后生成萬物,萬物生成生命的肌理,這就叫做形體。善于修身養(yǎng)性就會返歸自得,自得的程度達到完美的境界就同于太初之時。同于太初之時,心胸就會無比虛豁,心胸無比虛豁就能包容廣大。混同合一之時,說起話來就跟鳥鳴一樣無心于是非和愛憎。混同合一是那么不露蹤跡,好像蒙昧又好像是昏暗,這就叫做深奧玄妙的大道,也就如同返回本真而一切歸于自然。(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借老聃之口說出修道的關鍵是“忘己”。有形的人無法和無形的大道共存,人若要得道,必須要忘記自己的形體,只有消除“我”與外物間的界限,才能和自然融為一體。相反,故作高深和故弄玄虛的人都不能被稱為得道的圣人,他們被語言、智巧所拘,如同因才能為人所制的獵狗和猿猴,必會因自己的技藝“勞形怵心”。) 孔子向老聃請教:“有人研修和體驗大道卻好像跟大道相背逆,把不能認可的看做是可以認可的,把不正確的認為是正確的。善于辯論的人說:'離析石的質堅和色白就好像高懸于天宇那樣清楚醒目?!襁@樣的人可以稱做圣人嗎?”老聃說:“這樣的人就像聰明的小吏供職時為技藝所拘系、勞苦身軀、擔驚受怕一樣。善于捕獵的狗被人拘束,猿猴因為行動便捷而被人從山林里捕捉來。孔丘,我告訴你的,都是你沒聽過而又說不出的道理。凡是具體的人,無知無聞的很多,有形體的人跟沒有形體、沒有形狀的道并存的卻完全沒有?;蚴沁\動或是靜止,或是死亡或是生存,或是衰廢或是興盛,這六種情況全都出于自然而不可能探知其所以然。有心于治,是在于人的。忘掉外物,忘掉自然,它的名字就叫做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人,這就可以說是與自然融為一體?!?/span>
(分節(jié)導讀:在此節(jié)中將閭葂的“必服恭謹”實則是對人自然本性的一種干預,他的“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又本屬“偏私”——拔公忠即意味著偏私公忠——這些都與道家的治國主張相悖。作者借季徹之口對這些進行了反駁,并進一步指出圣人治國的方法:任百姓自然發(fā)展本性,使之成教易俗,卻不知自己如何成教易俗。) 將閭葂拜見季徹說:“魯國國君對我說:'請讓我接受您的指教?!乙辉偻妻o,可是魯君卻不答應,我已經對他說了,不知道對還是不對,請讓我試著說給您聽。我對魯國國君說:'您必須躬身實行恭敬和節(jié)儉,選拔出公正、忠誠的臣子管理政務而沒有偏護與私心,這樣百姓誰敢不和睦!'”季徹聽了后俯身大笑說:“按你所說的去做,想達到帝王的德業(yè),恐怕就像是螳螂奮起臂膀企圖阻擋車輪一樣,必定不能勝任。果真這樣,那一定會把自己置于高危的境地,朝廷多事,眾多事物必將歸往,投向那里的人也必然很多?!?/span>將閭葂吃驚地說:“我對于先生的談話實在感到茫然。不過,還是希望先生談個大概?!?/span>季徹說:“偉大的圣人治理天下,讓民心縱放自由不受拘束,使他們在教化方面各有所成,在陋習方面各有所改,完全消除傷害他人的用心而增進自我教化的思想,好像一切都是本性在驅使他們活動,而人們并不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像這樣,難道還用得著尊崇堯舜對人民的教化,低頭甘心跟隨他嗎?圣人是要人民同于天然之德而心境安定?。 ?/span>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借子貢和為圃者的對話表達了作者對“機巧”的看法。子貢師承孔子,強調以機巧做事,以“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者多”為圣人之道。而為圃者卻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人一旦有了機心就無法保全淳樸之心,心境不得空明,精神不得專一,大道也無法進入內心。而人若連一己之身都不能修養(yǎng)好就不要提治理好天下了。作者以為圃者之口點出真正的圣人是“神全者”即精神完備的人。) 子貢到南方的楚國游歷,返回晉國,路過漢水南岸時,見到一位老者正在園子里勞作,他鑿了一條通道下到井底,抱著陶罐裝水,出來澆地,非常費力卻功效很低。子貢說:“有一種器械,一天可以澆一百畦地,用力少而功效大,老先生您不愿意用嗎?”子貢說:“用木頭做成器械,后面重前頭輕,提水就像從井里抽水,快得就像水漫溢出來一樣,這種機械叫做桔槔?!?/span>灌園者面帶怒容譏笑說:“聽我老師講,有了機械就一定會有機巧之事,而有了機巧之事就一定會有機巧之心。胸中一旦有了機巧之心,淳樸清白之心就不完備。淳樸清白之心不完備,精神就無法安定。精神不安定的人,必被大道拋棄。我不是不知道,而是為用桔槔感到羞愧?!?/span>灌園者說:“你不就是那個因多讀了幾年書就自比圣人,自吹自擂蓋過眾人,自彈自唱哀歌于天下,賣弄名聲的人嗎?你的神氣就要消散,形體也要毀壞,就快完蛋了!你對自己都不善于修養(yǎng)調理,哪還有功夫去治理天下!你快走開吧,別耽誤了我的事情?!?/span>子貢慚愧失色,垂頭喪氣,走了三十里路,神色才恢復正常。子貢的弟子問:“剛才那個人是做什么的呀?先生為什么見過他之后神色大變,整天都緩不過勁來呢?”子貢答道:“開始我以為天下只有孔夫子一位圣人,不知道還有像他那樣的人。我聽孔夫子講,行事要追求合理,功業(yè)要追求成功,費力少而功效高的,便是圣人之道。現(xiàn)在才知道并非如此,堅守大道的人德行才完備,德行完備的人形體才健全,形體健全的人精神才專注完全。精神專注完全,才是圣人之道。寄生世上,與百姓并存而不知道要去哪里,茫昧深沉而至德淳備呀!功利機巧肯定不放在這種人的心上。像這種人,不是他想做的,不會去干。不合他心愿的,不會去做。即使天下人都贊揚他,哪怕贊譽合于他的德行,他也會傲然不理會。哪怕天下人都責備他,只要不合他的心意,他也一樣漠然不理睬!世上的毀譽,對他毫無影響,這就是道德完善的人呀!我只不過是隨波逐流之輩罷了?!?/span>孔子說:“他是寄托修研渾沌氏之道的人呀。只知天道,不知其他。執(zhí)守內心,不顧外物。見到那心地明凈,至于純素,淡泊無為,返樸歸真,體悟真性,執(zhí)守專一,而逍遙于世俗之中的人,你當然會感到驚異呀!而且,渾沌氏之道,我與你怎么能了解呢!”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分別對何為“圣人”“德人”“神人”進行了闡述。其中屬“神人”的境界最高,“德人”其次。由于圣人在治國之時仍需要“官施”“拔舉”,因此其治國還算不上真正無為之治,所以境界不及德人。而三者雖境界有高低之別,但都做到了順應外物,行為言論出于天性,都屬得道之人。)諄芒回答:“大海作為一種物象,百川灌注而不會滿,終日酌取也不會干。我將要去那里游覽?!?/span>苑風說:“先生難道無意關心百姓嗎?希望聽聽您有關圣人治世的高見?!?/span>諄芒說:“圣人治世嘛,官員施政得當,選拔任用不遺漏有真才實學的人,洞察物情而按需而為。一言一行,任情而為,天下百姓自然歸化。舉手示意,四方百姓沒有不來投奔的,這就是圣人治世?!?/span>諄芒說:“德人嘛,安居而沒有思考,行動而不去謀慮,不評論是非美惡。四海之內人人都得到好處就喜悅,人人都富足就安寧。惆悵的樣子像嬰兒失去了母親,茫然的樣子像走路時迷失了方向。財用有余卻不知道從哪里來,飲食充足也不知道從何處出。這就是德人的風采?!?/span>諄芒說:“至上神人駕乘光明,不見形跡,這是照徹空曠。達到生命的極致,窮盡物情,與天地同樂而不受萬事牽累,萬物返璞歸真,這就是混同玄冥。”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通過門無鬼和赤張滿稽的談話,對有為之治進行了批評,并用孝子為父治病與世俗推崇的賢人治世做類比。孝子只能在父親生病后為父親買藥醫(yī)病,卻不能讓父親不生病,賢人只能待世道大亂后出來治世,而不能讓世道不大亂。所以理想的治世之君不是盛德在外的賢人,而是“不尚賢,不使能”的無為之君。) 赤張滿稽說:“周武王還是比不上有虞氏?。∷蕴煜卤阍庥隽诉@種禍患。”門無鬼說:“天下太平無事有虞氏才去治理呀!還是天下混亂才去治理呢?”赤張滿稽說:“天下太平無事是人們的心愿,又為什么還要考慮有虞氏的盛德而推舉他為國君呢!有虞氏替人治療頭瘡,毛發(fā)脫落而成禿子方才裝上假發(fā),正如有了疾病方才會去求醫(yī)。孝子操辦藥物用來調治慈父的疾病,累得面容憔悴,圣人卻仍以此為羞。盛德的時代,不崇尚賢才,不任使能人。國君居于上位如同樹顛高枝無心在上而自然居于高位,百姓卻像無知無識的野鹿般無所拘束。行為端正卻不知道把它看做道義,相互友愛卻不知道把它看做仁愛,敦厚老實卻不知道把它看做忠誠,辦事得當卻不知道把它看做信義,無心地活動而又相互支使卻不把它看做恩賜。所以行動之后不會留下痕跡,事成之后不會留傳后世?!?/span>
(分節(jié)導讀:此節(jié)由對世俗的“孝”“賢”的疑惑,引出對世俗觀念的思考。世俗認為不阿諛父母的子女是孝子,不諂媚的臣子是賢臣,人們以此為依據認為對父母君王惟命是從是不肖。但如果世俗說好即好,世俗說不好即不好,那對世俗惟命是從和對父母君王惟命是從便不存在本質上的差別。作者認為因為世俗觀念大行其道,人們相互阿諛,欺世盜名,迷失本性卻一無所知,實為莫大的悲哀。) 孝子不奉承父母,忠臣不諂媚國君,這是忠臣、孝子盡忠盡孝的極致。凡是父母所說的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都加以稱贊,那就是世俗之人所說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說的都加以應承,君王所做的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之人所說的不良之臣。而世俗之人所謂正確的便把它當做是正確的,世俗人所謂好的便把它當做是好的,卻不稱他們是諂諛之人。有人說你是個讒諂的人,就勃然大怒顏容頓改,說你是個阿諛的人,也定會忿恨填胸面色劇變。可是一輩子讒諂的人,一輩子阿諛的人,又只不過是用巧妙的譬喻和華麗的辭藻博取眾人的歡心,卻始終認不出過錯。穿上華美的衣裳,繡制斑斕的紋彩,變動著儀態(tài)表情,討好獻媚于舉世之人,卻不認為那就是讒諂與阿諛。他就是這一類人,跟世俗是非觀念相通,卻又不把自己看做是普通人,這真是愚昧到了極點。三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個人迷惑,所要去的地方還是可以到達的,因為迷惑的人畢竟要少。三個人中,要是兩人迷惑就徒勞而不能到達,因為迷惑的人多。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我雖然祈求導向,也不可能對眾人有所幫助,這不是可悲嗎!高雅的音樂世俗人不可能欣賞,民間小曲,世俗人聽了都會欣然而笑。所以高雅的談吐不可能留在世俗人的心里,而至理名言也不能從世俗人的口中說出,因為流俗的言談占了優(yōu)勢。要是兩個人迷惑而弄錯方向,所要去的地方便不可能到達。如今天下人都大惑不解,我雖然尋求導向,又怎么可能會到達呢!明知不可能到達卻要勉強去做,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不如棄置一旁不予推究。丑陋的人半夜里生下孩子,立即拿過火來照看,惶惶然唯恐生下的孩子像自己一樣丑陋。
(分節(jié)導讀:作者在此節(jié)提出了世俗觀念殘害人性的觀點。其用做成酒器的古木和被扔在溝渠里的斷木來說明,無論是夏桀、盜跖這樣為世俗不齒的惡名者,還是曾參、史?這樣為世俗推崇的好名者,本質上并無不同,都是喪失本性之人。而如楊朱、墨翟這樣的失性者,即使有所得,其精神也早已被世俗推崇之物牢牢束縛,如籠中虎豹,不得自由。為世俗所制之人不分高下貴賤,皆是可悲之人。) 百年的大樹,被伐倒剖開后雕刻成精美的酒器,再用青、黃二色彩繪出美麗的花紋,而余下的斷木則棄置在山溝里。雕刻成精美酒器的一段木料比起棄置在山溝里的其余木料,當然有美和丑的差別,不過從失去了原有的本性來說卻是一樣的。夏桀、盜跖與曾參、史?,行為和道義上存在著差別,然而他們從失卻人所固有的真性來看卻也是一樣的。五是取舍的欲念迷亂心神,使得心性馳競不息、輕浮躁動。可是,楊朱、墨翟竟不停地奮力追求而自以為有所得,不過這卻不是我所說的優(yōu)游自得。那么斑鳩關于籠中,也可以算是優(yōu)游自得了。況且取舍于聲色的欲念像柴草一樣堆滿內心,皮帽羽冠、朝板、寬帶和長裙捆束于外,內心里充滿柴草柵欄,外表上被繩索捆了一層又一層,卻瞪著大眼在繩索束縛中自以為有所得,那么罪犯反綁著雙手,虎豹被關在圈柵、牢籠中,也可以算是優(yōu)游自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