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群居動物,生物性的本能決定了我們厭惡孤獨、偏好群居(人更愿意處在社會中而非居住荒野無人之地),熱愛社交并需要從社交及社會支持中獲取自身所需的能量。缺乏社會支持則會導(dǎo)致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甚至精神問題。 而獨處,指的是一個人與外界沒有互動,或者意識上與他人分離的狀態(tài)。心理學(xué)家溫尼科特認(rèn)為,獨處能力代表了一個人的健康和成熟。因為它意味著一個人在孩童時期,能夠?qū)⒁缿賹ο笕诤线M(jìn)自己的世界,而不是需要父母長時間陪伴。 當(dāng)一個孩子可以放心地“離開”父母,他也就開始了自我探索的旅途。 同樣的,一個人成年人能夠享受獨處,意味著他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獲得情緒上的平靜,也有可能擁有更好的創(chuàng)造力。 獨處并不等同于孤獨,高質(zhì)量的獨處,能讓一個人獲得更多的休息與提升。 去年的疫情期間,很多人都被迫獲得了一段難得的獨處時光: 有的人會宅得很自然,即便長時間不與人接觸,也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有的人則會變得煩躁,焦慮,即便一個人生活,也靜不下心來。 心理學(xué)上講獨處也分為積極和消極,積極的獨處能帶給人很多好處,而消極被動的獨處,則會讓人感覺孤獨、落寞。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獨處的意義,將自己對待獨處的態(tài)度調(diào)整得更為積極主動,也許結(jié)果就會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