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命運呢?老師會告訴你讀書改變命運,心理學家會告訴你性格決定命運,宗教徒會告訴你信仰改變命運,陰陽先生會告訴你風水改變命運。
讀書能不能改變命運?你問問大山里考出來的大學生,他會告訴你,如果沒有讀書,只能在山里面耕田種地。你再問問那些初中沒畢業(yè)就出來闖蕩的老板,他會說讀書有個屁用,混社會還得靠人脈,大學生還不是在老子手下打工。
假設我們把時間往后拉那么一點點,大學生在城市里混的不如意,可能會想,當初不如在家里面種田,綠水青山蠻好,老板吃了沒文化的虧,又想著早知道當初好好讀書,也許掙的錢會更多。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人正是如此,限于自身的經歷和外部環(huán)境,形成自己圈層內的認知。《道德經》曰:道可道,非常道。可道之改命之道,非恒常之改命之道。人們根據(jù)各自的立場角度,道出對改變命運的看法,這種認知就是道可道,是可以言說的。又為什么說是非常道呢,所謂常者,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你能確定他人的方法適用于自己嗎?
清代有本小說,叫做《兒女英雄傳》,里面有句話我們非常熟悉,曰“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在談到命運時,必定要提到的。上回我們聊命運,這回就以此為綱,聊聊改變命運。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通常人們認為命好,就是有錢有勢,用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講,精英階層。其實不盡然,舉個簡單的例子,都說富二代命好,風光無限,令人羨慕。從命理上講,有一部分富二代,屬于六親無靠??赡苓@點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想當然的認為富二代繼承祖業(yè),蒙受祖蔭。實際上,有兩個問題,一是富物貧人,家大業(yè)大不假,但實際可調動的資產有限,生活沒有主動權,唯有聽從家人的安排;二是所說的靠不僅是物質上,還有精神上的,固然家庭條件優(yōu)越,但六親不和,從小得缺乏精神上的關愛,心理上沒有安全感,同樣是六親無靠。
曾經有朋友自學命理,準確率偏低,問我是怎么回事?我告訴他,不能把社會上的標準,代入到命理上。你看到一個有錢人,想當然的認為命好,就會把這種思維代入到他的八字里,一門心思找好的方面,從而失去了客觀的評價標準。所以易經上講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你的心已經有了好惡的判斷,再去看問題,自然是偏頗的。
我個人認為命好,有兩個標準。一是受氣均衡,二是流通有情。
什么是受氣均衡?先天妻財子祿無缺無沖,小時候得到父母的關愛,長大后遇到個不錯的配偶,孩子懂事,家庭和諧,略有富裕吃穿不愁,做事多有貴人幫扶,各方面協(xié)調。不拘于生在何種家庭,何種階層,都是不錯的命格。
什么是流通有情?有種命格就像一個太極球,不利的流年大運進入命格中,皆會逢兇化吉,得到轉化,甚至可以將不利因素升華。這種命格的人碰到常人看來兇險的事情,不僅能夠輕松過關,反而因禍得福。
過去看過一個財運非常好的八字,所謂天下沒有窮戊子。此人確生意做得不錯,廣納八方之財,他問我,命怎么樣?我只給了一句斷語:窮的只剩下錢了。大伙哈哈一笑,就過去了。在人們的心中,已然把財富多少作為衡量命理的唯一標準了,這里面的潛臺詞自然無人在意。傳統(tǒng)命理上講: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又說:君子不刑不發(fā)。無非是個大破大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成功人士人人皆羨艷之,成功背后的東西也很殘酷。
還有種命格,命中僅有一個閃光點,發(fā)揮到極致,亦可以無往不利。譬如說婚姻宮不錯,其他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到了適婚年齡,天緣巧合,碰到一個各方面不錯的配偶,把自己的命格托住了,對女性而言,叫做:女攀高門,對男性而言叫做:賴漢娶好妻?;橐鍪堑诙瓮短?,此言不虛。也未必體現(xiàn)在婚姻上,有個運勢不錯的朋友,帶著自己攀升,這叫隨命,弊端是只能追隨著他人的命運潮起潮落,不過相比于自身的命格層次,已經是天壤之別了。有些八字看不準正是這個緣故,后天有一個強有力的手把命運托住了。
統(tǒng)而言之,每個人看待命運的標準,就是個人的價值觀。你認為有錢就是命好,你的幸福就取決于是否有錢,你認為家庭和睦是命好,你的幸福取決于家庭是否和睦。關于命運,我們應當有獨立的看法,不必一味追隨大眾標準,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道德經》講:禍莫大于不知足。欲改命,先認命。什么是認命?認命就是知足,樂觀且客觀的接受自己的的現(xiàn)狀。立足于真實的現(xiàn)狀,才可圖下一步的發(fā)展。還未能安身立命,便想著發(fā)大財,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所謂認命,不是叫人不去努力,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為什么禍莫大于不知足?因為人往往高估了自己,以至于力小任大,只能承載三十斤的時候,非要去承載五十斤的東西,以至于很快被壓垮。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有句流行語,卻也是實情:站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是龍是豬,皆由天命。站在風口,就是有運。運是潛在的能量,勢是運的表現(xiàn)形式。《紅樓夢》寫到最后,大廈傾覆,大勢所趨,是龍是蟲,皆被埋于傾覆的大廈之下。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避無可避。所謂運勢,正是如此,勿論你是個什么物件,面對命運的潮水,或迎或隨,都改變不了大的趨勢。
古人研究命理,就是在研究運勢。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積累,隨著運勢的攀升,高度與境界在提升。但物極必反,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生老病死,花開花謝。天道的規(guī)律是恒常的,到了一定階段,要急流勇退,金盆洗手,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運勢輪轉前,平安著陸,大廈固然要傾覆,盡人事,以應天命。既是順應天道,又是規(guī)避人禍。
命理中的大運就是人的主體運勢,通過四柱八字,五年一小運,十年一大運。每個人的大運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有的人早運吉祥,所謂出名要趁早,我們看童星們大多在吃老本,一方面好運過早有些飄了,一方面人生的巔峰已經過去了。有的人中年運旺,符合我們儒家所講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有的人老運好,姜子牙七十二歲時來運轉,渭水邊釣魚被姬昌發(fā)現(xiàn)了,你看人在走運之時,釣個魚還能遇到個貴人。不過姜子牙是勞碌命,功成之際,封地到了齊國,在當時是個不毛之地。老運旺并非好事,老運安詳平穩(wěn),才是真的好。
《道德經》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長江后浪推前浪,知足不辱,即是在后浪崛起前功成身退,尚且可以保留勝利果實,否則乾坤異位,稍有不慎,便遭濁辱。一個人如何保持長足的進步?正是主動順應花開花落的客觀規(guī)律,歷史上的張良、范蠡,皆深諳此持盈保泰之道,所以古人云:退步原來是向前。
風水輪流轉,明年到你家
我們的故宮經風水大師選址設計,可謂是頂級風水,為什么明清兩代依舊擺脫不了覆滅的命運呢?是否可以推翻風水之說呢?俗語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一時彼一時,這三十年天運在河東,那三十年天運在河西。故宮的確占了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但隨著天運的的變化,同樣避免不了盛極而衰的變化。但故宮風水已經很了不起,故宮這么大一片地方,可以駕馭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朝代綿延數(shù)百年,著實不易。
用現(xiàn)代人的話講,風水就是環(huán)境地理學,一粒種子埋進土里,從發(fā)芽到開花結果,憑借的是土壤、陽光雨露等等因素。人就是這粒種子,風水正是研究這粒種子的生長空間,好的風水就是好的生長空間,是養(yǎng)人的。藏風聚氣,聚的正是天地之間一點氣運,天有天運,地有地運,人有人運。風水之術,是以人運借天運,以應自然。運勢上升之時,好風水是錦上添花,運勢低潮之際,好風水可雪中送炭。
《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乎天地之間,當效法天之乾德,自強不息,效法地之坤德,厚德載物。既效法天地之德,亦汲取天地之靈氣,化為己用,以趨吉避兇。
豈非陰功著,乃致白日升
風水者,地理也。有地理,更要有天理。豈不聞風水寶地惡人居之,亦落入了下乘。天理在陰德之上。什么是陰德?做好事不留名就是積陰德。陽是顯而易見的,明顯的,陰是不易察覺的,潛在的。陰德是個具有宗教色彩的詞匯,講的是行善雖不為人知,冥冥中自有鬼神記載,上天必降吉祥,近一點的應在自己身上,遠一點應在子孫身上。
人們在闡釋陰德的時候,會舉些例子,某某積陰德,得到了某些好處。積陰德是個很功利的事情,無論包裹了多少層表皮,最終都會落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上。有些讀書人嘲笑這種愚昧的思想,但是改變命運這個事,本質就是件功利的事,讀書是為了什么?學以致用,為了在物質空間發(fā)揮作用,不為名,即為利。只不過讀書是顯性改變命運的方式,而積陰德是隱性改變命運的方式。當然,信不信由你,靈不靈不由你。
《道德經》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高尚的德行是什么?是積功累德,而不以為自己有德。通俗地講,是無心之德,自然而為,上德既以有德,既不標榜自己的德行,亦不求后來之福報,是為上德。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我以為讀功用有二,其一曰有用,其二曰無用。
有用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古人講:好好讀書,將來做官。今人說: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學以致用,安身立命,是讀書最簡單粗暴的作用。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讀書在一生中所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參加考試,考取文憑,以為未來工作事業(yè)的敲門磚,是頭等作用,是立等可取的好處。
無用方為大用。人們在畢業(yè)以后,發(fā)現(xiàn)讀書不當吃不當喝,除非考證的時候,決不再多讀一本書。其實這無異于暴殄天物,讀書對于提高人生的格局和境界大有裨益,人限于環(huán)境背景的約束,未見得有許多閱歷,未見得能遇到個好老師來指引自己,怎么辦呢?通過讀書,可以明理,我們沒經歷過的事情,別人經歷過,寫到書里了,我們沒聽過的道理,別人聽到過,記載在書里。以書為師,以書為友,方能增長人的智慧。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類似的事情,可以從容不迫去應對,這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道德經》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求知在于做加法,不斷地學習,不斷的精進學問,求道在于做減法,不斷地放下,不斷地減損欲望。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人沉浸在知識中,世俗之事常便放到一邊,了無掛礙,求知即求道,一個人不斷的減損欲望,便可集中精力投入到做學問中,效果更佳,求道即求知。
探討命運,我們如同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摸到了大腿,其實命運就是命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