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南北古閘河將山陽老街一分為二。當地人稱閘河東邊為溝東,西側自然就叫溝西了。據說,過去老街主要在溝西,東西向的小街僅兩三米寬,青磚路面,兩側青磚黛瓦小屋。各式小門面身挨著身,臉對著臉,從西頭我們沒有見過的“西圈門”延伸至溝東老街余脈加起來估計也不會超過兩百米,據說當年也曾風光過,但這基本是解放前的事了。解放后政府在溝東南邊不遠的地方辟了新街,于是沿著新街各個單位陸續(xù)建起了房子,這條寬約10來米的泥土街面才初具規(guī)模,加之每天賣菜買菜、賣魚買蝦、買油鹽醬醋的人基本集中在這條街上,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市場上”。期初,街邊建筑主要集中在北側,從西而東逐步伸展:茶爐、浴室、飯店、鞋店、剃頭店等,林林總總基本劃歸服務行業(yè)。后來,小學、農具廠、供銷社,中學、醫(yī)院也陸續(xù)建成,這條街才真正有點集鎮(zhèn)模樣。因是公社所在地,所以這里沒有像順河、楊橋那些逢五逢十才趕集的規(guī)矩,每天早晨基本是人來人往,人聲鼎沸。隨著時間推移,如今這條不長的泥面大街及佇立街邊的各個單位基本蕩然無存,但因少時整天流連嬉戲于斯,故而昔日的光景反倒在腦海里逐步鮮活生動起來,越來越覺得有些煙火氣息了。放學后到供銷社里溜達溜達幾乎成了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每天必修功課。上世紀70年代初山陽供銷社并不大,在市場(大街)東端的后面,就像一座完整的莊院。高高的屋基,四周房子和院外成蔭的綠樹環(huán)繞著這個院子,院外雜草叢生的院溝將它和其他單位分隔開,東邊是中學,西側是農具廠和小學。據說解放前供銷社所在地是一座叫潮(音)庵的庵堂,后來被汪偽軍占領建起了炮樓。高聳的院門兩邊各有一棵大皂莢樹,仿佛哨兵一般拱衛(wèi)著大門,庵堂、據點,總給人有些神秘的感覺。院里面,三進自東而西的大瓦房。兩側分別是坐西面東或坐東面西的廂房。東側是職工宿舍,西側為倉庫。最后一排房子肯定是職工食堂兼糕點操作間。因為每到過年前里面炸果子、炸大糕飄出的香味都會被西北風慢慢送到院東南中學的教室里,反復浸淫著我們異常饑餓且靈敏的嗅覺。中間一排不知作什么用的,我們很少去,似乎是用來收席子的。最熟悉的莫過于前面的一排房子了。進了院門,朝南的正面東西各有一扇大門,進了高大的房子,西側各式新進布料和東側的油鹽醬醋味就會撲面而來,聞著這種淡淡的夾雜現代氣息商品散發(fā)出的混合味道,人們似乎才能想起這里和泥濘鄉(xiāng)野的不同。沒事就喜歡在供銷社瞎轉悠。拾起地上的糖紙在臺階上抹平,記得上面印著一排一模一樣扎著小辮的小女孩,看到柜臺里白白胖胖頤指氣使(現在覺得有些片面)的銷貨員才能感覺到世界上原來還有比種田更舒服、更高人一等的生存方式……常年到供銷社流連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供銷社里有我們喜歡的各種小人書,品種雖然有限,但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們。我最鐘愛的便是一進門就能看見的那個長條形玻璃柜里面整整齊齊平鋪著的小人書了。可惜我們只能隔著玻璃看看封面過過眼癮,一邊和小伙伴們猜想著里面的內容。鮮艷的封面各種造型的人物,給了我們無盡的遐想:楊子榮、郭建光、邱少云……在學校,誰一旦擁有了柜臺里面的小人書他即可成為當天班級明星。同學們課間擠在一起,雖然有些字還不認得,但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通過人物的相貌和表情也可猜個七大八的,甚至為此還爭論不休,直到上課鈴響老師已經邁入教室大家都沒察覺。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我?guī)状畏艑W后早就瞄準、價格是9分錢的一本小人書,已靜靜的躺在柜臺里好幾天了。也不知費了多大力氣終于和父親要到一毛錢,趕緊沖到供銷社里準備買下。屋漏偏逢連綿雨,那個城里來的白凈凈女知青(銷貨員)正要頂著熱辣辣的日頭到市場西頭茶爐打水,要我等她打水回來再賣書給我,她說她現在沒有1分錢零錢找給我,并說可以讓茶爐里找零錢的。我急了,趕緊說:“你把書賣給我,1分錢零頭我也不用你找了”。她說“這不行,要么你去給我打瓶水,我保證把這本小人書給你留著,否則……”萬般無奈的我還是旋風似的替她跑了一回腿,才如愿以償的買到那本心愛的小人書。從此,路過供銷社的時候再也不覺得那個白凈凈像墻上畫里走下來的知青姐姐有多漂亮了。農(機)具廠應該是解放初國家將有一定手藝的人員聚集在一起制作農業(yè)生產工具成立的單位,我們當地人或許嫌多個“機”字拗口吧,干脆都稱為“農具廠”。如果你非要一口一個“農機具廠”的,怕是人家嘴上不說心里要犯嘀咕的:拽什么文!農具廠全名叫山陽農機具廠。里面生產農用木制品、翻砂品、鐵制品,以及后來的橡膠品。不知當初是怎么規(guī)劃的,這個廠在學校旁對學生上課其實有很大影響的。上課時我們常常聽到東邊帶鋸房傳來開料聲或者最南邊臨街的電錘房傳來的“咚咚咚”電錘錘擊的聲音。這種敲擊聲在當時還是很震撼的,似乎教室的地都在抖動(至少當時我們還沒有見過比電錘發(fā)出聲音更大的聲響)。就連在孩子們心目中厲害的 “二踢腳”放出來的動靜也沒法和他比擬。是啊,當時街上除了偶爾看回拖拉機基本上不會看到一輛汽車(早年隔著大運河縣城里的汽車過不來)經過,更不會見到現在能弄出巨大動靜的起重機之類的重型機械了。電錘房臨著街,透過南墻的窗戶就可以看到市場上小販的叫賣,可以看著我們小學生拎著書包急匆匆向校門口跑的身影。這個地方我們一般不去,一是里面溫度太高,二是電錘開起來讓人有些害怕。但卻是我放學必經之地。臉貼在嵌著豎鋼條的窗戶上,被后面擁上來同學夾得變形,大家爭著看電錘“咚咚咚咚”的擊打鐵砧。燒紅的鐵塊頓時像挨打后的孩子沒了脾氣,隨著工人的不停翻轉,一截長長的圓鋼很快就變得扁扁的?;鸹ㄋ臑R,前面的人掙扎著往后退,后來的人卻繼續(xù)往前擁……房里的人揮汗如雨,窗外卻冷風颼颼。農具廠是個封閉單位,不像供銷社、衛(wèi)生院什么人都可以進去。但這難不倒我們。本來家就在鎮(zhèn)邊,太熟悉鎮(zhèn)子地形了。從后院延伸至河邊的圍墻邊可以蹚水溜進去,跟在不相識的工人后面也可混進去。電錘房旁邊的機床車間我們是既愛又怕。一截段了的鋼鋸條可磨成鋒利的小刀,一只找不到螺母的螺栓可以提升木刀木槍制作檔次、一根粗粗的棺材釘可以敲扁當小鏨子……刨床刨出的鐵皮翻卷著、幽幽的閃著剛藍色光,一不小心腳容易被戳破。那堆扔在東側河邊的廢料卻成了我們的寶庫。不曾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于是幾個小伙伴就互相打氣,仗著膽偷偷溜進廠里,躲在金屬垃圾堆下面的河邊,繼續(xù)尋找廢鋸條、斷鐵絲、螺絲帽、橡皮墊……后面的帶鋸房不大,但破壞力不小。有時上課時東邊帶鋸突然啟動,先是一陣“嗚嗚”帶鋸空轉,接著就“刺啦刺啦”的響起來,心老是想著往外飛。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東西呢?總會引起我無端的猜想,越是猜就越想親自看一眼。終于有一天我們溜進了農具廠。工人只朝我們揮揮手,只是要我們離遠點,也沒有趕走我們的意思。于是我們就站在瑟瑟冷風中終于看到了那個滿嘴鐵牙豎著的大鋸盤是如何吃掉整塊木頭的。不開木料的時候帶鋸房還是比較安靜,里面充滿了各種鋸屑的香味。金木的、香樟的、榆木的……最后面的木工車間一般很安靜,工人們做活的過程更文靜。他們主要生產些農用木锨、鐮刀把、鍬把等什物,還有木桶、水量子等。常??吹剿麄冇靡粋€弓一樣的鋼絲鋸“撕拉撕拉”很有節(jié)奏的鋸出圓弧型的木板,所到之處只見細細的帶著天然木香的鋸末像細細的雪花慢慢漂落下來。這個廠或許是我們家鄉(xiāng)早年唯一的工廠,也是我對“工廠”這個概念最初的認知。廠里的工人我們只是在街上見過,但從沒交流過。也是,當時誰會理會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呢?但有件事情卻記憶很深,或許是兒時的我對廠里工人最直接的面對吧。上世紀70年代,不知怎的人們斗私批修積極性空前的高漲。廠里有個炊事員大約偷了個什么小物件回家。也該他倒霉,第二天被人揪著在市場上“游街”。游街的方式和別人不同,押送他的人讓他系一副白圍裙,挑一副空糧子(或許是想讓人一看就知道他的伙夫身份吧),沿著大街一邊走口里一邊喊:“哪個偷東西就像我,哪個偷東西就像我……”我們這幫好奇的小學生也跟在他的后面,傻傻的在市場上繞了幾個大圈子。山陽小學是全公社的中心小學,沒有進過“村小”的學生恐怕對中心小學沒什么概念。記憶中我們從沒有上過復式班,“復式班”是“村小”師資生源等不足不得已采取的辦法。這種自豪感只是后來聽說了不少“村小”諸如復式上課(比如同一個教室里一年級先上半節(jié)課后在一邊做作業(yè),然后二年級開始上課)的事情后才油然而生的。學校不大,南邊臨街有一大豁口算是“校門”。出了校門向西是洋機店、剃頭店、鞋店、飯店等服務性行業(yè),向東則是農具廠、供銷社、醫(yī)院、中學等。每天早晨,以小學門口為中心,向東向西便是挨挨擠擠賣菜、賣魚、賣蝦的攤子。學校不大,前后只有兩進。前排有4個教室,基本是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后面一排有5個教室,中間是教師辦公室,兩側是高年級學生教室。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各有各的課間玩耍領地,一般不隨意“串門”,因為下課的時間遠遠不夠啊。剛入學,自然就在學校前排教室里坐了。這種建筑或許建在建國后不久,有點蘇(蘇聯)式的味道,從東到西有一通長的避雨走廊,走廊頂端上方是半圓形的磚拱門。雨天課間時小學生們可以隨意在四個教室門口溜達,這就比后排高年級同學優(yōu)越得多。走廊前面右側是進“校門”后通往后排教室的通道,通道前面是一死水塘,塘很少干涸,塘里的水似乎從來都沒見清澈過,更不要說看見游戲的魚兒了,現在想來大概和最西端浴室、飯店以及塘南邊剃頭店、洋機店等單位常年排放污水有關吧。但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們到池塘邊游戲的遐想。塘邊有一糞坑,不知為什么幾乎常年干涸,這便成了我們這些小學生放學打掃衛(wèi)生后倒垃圾的好地方,更成了低年級男生方便的好去處。一下課小學生們便急匆匆跑到塘邊尿尿,無論是誰估計從來都沒想過要避著人,這里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天然小便池。70年代的小學課程很簡單,但我們這些剛從野地里被收攏過來的孩子從沒有接受過什么學前教育。特別是算術方面遠遠沒有現在幼兒園孩子聰明,個位計數時實在算不出來時老師還允許掰開手指頭一個一個的數。啟蒙老師是個剪著“二道毛子”(那個年代短發(fā)的通稱)的中年婦女,平時笑臉不多,我們看到她甚至有些怕怕的。估計她最頭疼的是為我們削鉛筆了。前腳剛為我們削好鉛筆,后腳就被我們寫字橛折了鉛芯,氣得不停的揪我們的耳朵,邊揪邊罵:“叫你們輕點輕點,(你們)耳朵都聾啦!”課間才是我們開心的時刻。門前的小空地及四周的幾棵榆樹下是我們玩彈子,格房子,放 “飛機”(紙折)的樂園。不知為什么,不知是擔心飛不快還是擔心飛偏航向,總之,每次扔之前總要將“飛機”的尖尖的頭對著嘴哈口氣才扔出去。更讓我們吃驚的是五年級同學說,現在開始學習黃帥了,他們可以給老師提意見,這個消息讓我們羨慕不已,可惜一直不知黃帥是哪個班級的??偟戎嘀魅翁岢鲞@個要求,三年級快要上完了我們也沒有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人坐在前排教室里,眼睛常常往后面瞟,瞟著瞟著不知不覺我們也坐到了后面。四年級開始就有資格坐到后排的教室了。首先的變化是再也不會毫無顧忌的跑到前面池塘邊和低年級學生一起撒尿小便。我們的學習課目比低年底學生豐富起來了。開學后老師為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塊 “水牌”(一種白漆刷底,紅漆畫好米字格的木板),我們可以上毛筆字課程了。從此每天上學用具又多了一項:用細麻線扣好拎著的墨水瓶。中午來得早,就悄沒聲息的為趴在課桌上打瞌睡的同學畫胡子、畫眼鏡……或許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最喜愛的課程是體育美術音樂課,連毛主席都要我們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嘛。其實,老人家什么時候說過這樣的話我們也不知道。四年級開學的時候,音樂課換了一個矮矮胖胖和善的女教師,姓陳。沒上課前老師安排我們把學校唯一的一架腳踏式舊風琴抬過來,調皮的同學照例亂踩亂彈一氣。上課鈴響后陳老師邁進了教室,笑瞇瞇的問大家:哪個同學歌唱得好?請他給我們唱一下。大家一條聲的推薦:宗某某!陳老師微笑著,慈祥的眼光鼓勵著宗同學。宗黑紅的臉急得更紅了,翻著白眼,跟著陳老師彈出的琴聲怎么也唱不順調:“東、東、東方紅,太、太、太、太陽升……”陳老師明白了,宗是個結巴,臉頓時冷了下來,她沒有責罵我們,從此她再也沒有讓宗同學領唱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