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率領(lǐng)湘軍挽救了即將覆滅的清王朝。而在官場上,曾國藩更是有他的獨到之處。晚清朝堂半數(shù)官員都是由他提拔而來,民間更是有“做人要學曾國藩,經(jīng)商要學胡雪巖”的說法。 曾國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謀大事重格局”。在曾國藩看來,格局才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第一要素。 曾國藩為官之時,曾留下這樣一句話,“士有三不斗:勿與君子斗名,勿與小人斗利,勿與天地斗巧。” 對于小人小事,爛人爛事,與他們計較就是浪費生命,白白給自己找氣生。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糾纏、不計較。 不糾纏、不計較,就不會樹立太多的敵人,不會時時遭人陷害;不糾纏、不計較,就能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正是因為不與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曾國藩創(chuàng)下了九年內(nèi)連升十級的官場奇跡,終于成為一代名臣。 國學大師錢穆曾游覽一座古剎,看到一個小沙尼,在一棵歷經(jīng)五百年的古松旁種夾竹桃。他感慨道:“以前,僧人種松樹時,已經(jīng)想到寺院百年以后的發(fā)展了;今天,小沙尼在這里種花,他的眼光僅僅是想到明年??!” 錢穆這番感慨道出了一個道理:大事難成,是因為心中的格局太小。心中的格局,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nèi)在布局。為人處世,最重要的不是能力的高低,而是格局的大小。 什么是格局?格是內(nèi)心的位置,局是指外在的局面。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體現(xiàn)出來的外在狀態(tài)。 再進一步講,格局就是磊落坦蕩、無私無畏和志存高遠的品格;就是不為一時之利爭高下、不為眼前小事論短長的氣量;就是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風度;就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豪邁;還是一往無前、披堅執(zhí)銳的勇毅與氣勢體現(xiàn)。 一個人的格局還經(jīng)常與膽識、境界、品質(zhì)、智慧、使命感、見識、愛心、善意、責任心、眼光等個人因素糅合摻雜在一起。 眼光是大格局的基礎(chǔ),胸襟是大格局的態(tài)度,膽識是大格局的潛力;站高看遠有眼光,忍耐包容胸襟會寬闊,多學善研增膽識,海納百川活人生,做大格局創(chuàng)人生,努力奮斗敘人生,人生結(jié)局定是贏! 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心理等要素的內(nèi)在。 一個人的發(fā)展往往受局限,其實“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 《莊子》中有這樣一句話,“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這句話的意思是,鳥在林子里安家,所占用的不過無數(shù)顆樹的一個樹枝。偃鼠在合力喝水,最多不過喝到滿腹為止。這其實就是沒有格局,沒有夢想。 我們常說“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沒有遠大的抱負,沒有寬廣的胸懷,又怎么能成為人上人?正如郭臺銘說過的那句話:格局,布局,布局。心中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是擁有了一顆強大的心,可以承載人生的起起落落,可以悟透社會里的各種現(xiàn)象,可以放下過去的所有,保持一顆澄明如澈的心。 曾國藩最終可能依舊沒有達到圣賢的地步,他忠于清室,鎮(zhèn)壓起義,也使得他飽受爭議??墒?,如果拋開立場去看,曾國藩確實是近代最出色的人杰。即便他不能算是完人,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依舊值得我們學習。 想要進一步了解曾國藩,就有必要讀一讀這本《曾國藩全集》,書中關(guān)于曾國藩的生平及思想都有詳細的記載,十分適合現(xiàn)代人學習借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