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上我有這樣的體會:閱讀的投入程度和最后的收獲是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的,往往越是認真去讀的文章,最后所能獲得的收獲也會越多。 希望這個心得能夠幫到你的這次閱讀。 提示一下,今天這篇文章,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內(nèi)容,很具有借鑒意義。 這篇文章,我想和你探討的話題是“如何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努力?”,以及,“在不想努力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常聽到這樣的話:某人因為努力,所以做成了什么什么事情。 在這個句式中,“努力”被理解為一種因,“做成什么事”則是一種果,這樣理解也沒錯。但我們都知道,世間之事,都是因果錯綜的,我們是否也可以去問:“做成什么事”是“努力”的果,那,“努力”是什么的果呢?不同的歸因邏輯,會導致人的不同行為選擇,把“努力”當成因的人,容易陷入為了為了努力而努力的狀態(tài)。因為在他們的信念中,“努力”既然是一種因,那么他們會很自然的認為,自己做不成一件事,是因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夠,或者自律程度不夠,那么,怎樣才能夠成功呢?很顯然,這種以“努力”為因“成功”為果的邏輯,很容易導出這樣的解決方案:想要成功,那就更努力。有一定的作用,但這種努力也存在明顯隱患,就是迷失:你可能會在不斷逼迫自己更加努力過程中漸漸迷失自我,因為你越來越搞不懂自己的努力是為了什么。為了努力而努力的狀態(tài),事情順利的時候還好,因為好的進展能夠帶來激勵性的良好反饋,但人往往會在遇事不順的時候慘遭自我懷疑的打擊,由于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義何在,很容易在自我懷疑中自行放棄和潰敗。為了努力而努力的人,軟肋并不是他們沒辦法在順境時用力付出,他們真正的弱點是無法經(jīng)受逆境和巨大打擊,尤其是在遇到糟糕情況或者巨大挑戰(zhàn)的時候容易選擇放棄。所以,當看到別人自律或努力的時候,真正應(yīng)該羨慕的是他們的什么?真正應(yīng)該羨慕的,應(yīng)該是那些能夠?qū)е滤麄兡軌驌碛信蛘咦月赏怙@表現(xiàn)的內(nèi)在原因,也就是,他們內(nèi)心有著明確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又是他們確實想去實現(xiàn)的事。這是因為,努力不僅可以看成是一種因,更可以看成一種果。當一個人有一個明確要去做的事,或者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他就會愿意去付出行動……我們可以把他追求目標的行動過程看成是一種努力行為,那么,他的這個努力行為,就是一種果,更確切說,這種努力只是他在追求內(nèi)心所求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 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努力這件事就可以變成一種享受。一些寫作同行勸我把寫作這件事外包請別人去寫,我拒絕他們的提議,因為寫作并不是我的跳板,我喜歡的就是寫作本身啊,我想要一直寫下去,不說寫一輩子,怎么也得能夠做到像和菜頭那樣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寫個二十年吧!當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就是要寫作本身的時候,我怎么可能讓自己終止?你讓我去做別的,我會跟你急。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人就會自發(fā)去堅守,而為了防止其失去,我們則會為之奮斗;為了實現(xiàn)心中想要的東西,我們就不可能不為之去努力。有人可能會抱怨“為什么要那么努力”,這話聽起來,好像努力這種事就是苦哈哈,好像努力就是一種犧牲,就是放棄享受,就是去承受痛苦,就得去忍受枯燥——產(chǎn)生這種錯誤認知,其實還是因為我們搞錯了什么是“呈現(xiàn)”。 我們看別人的努力行為,是一種外部視角的觀察,你看別人苦兮兮的才做成一件事,自然很容易產(chǎn)生“努力”這件事很幸苦很累的刻板印象。總是看別人努力的樣子,就越會容易覺得努力很苦很累的負面印象——這種負面印象的存在,是會妨礙我們的行動的。但是真正在努力的人,真的會覺得努力是那么幸苦的事情嗎?未必,他們外表上看起來他們像是忍受痛苦,但是內(nèi)心很可能是爽爆的。為了自己要做的事去努力,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而奮斗,對他們來說,這種努力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因為在每一絲付出之中,他們都能夠感覺到自己距離心中的目標更近了一步,這就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自我實現(xiàn)就是在滿足最高級的需求,精神需求。所以,在這樣的努力中,他們的享受甚至是精神層次的滿足。還有什么比完成自我實現(xiàn)還更高級的享受嗎?!那么,為什么會有人對“努力”產(chǎn)生沉重的印象? 為著自己真正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去努力,人能夠感受到的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而為著自己內(nèi)心上并不是真正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去努力,人就會感受到剝奪感。導致這種剝奪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和一個人對目標的選擇有關(guān)。很多人所設(shè)置的一些目標,并不都是出于自主意愿的選擇,比如,要么是聽從他人安排,要么隨從大眾選擇,要么就是慣從文化灌輸所選。一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如果不能夠做到自主,那么他們就不會為自己的選項去傾盡全力,也難以為其選擇心甘情愿的去負全然的責任。在一個勉強的選項之后,他們的付出會有所保留,會有所猶豫,然后…..他們把這種“心不甘情不愿的狀態(tài)下仍然去付出的狀態(tài)”叫做努力——所以,怪不得他們所理解的努力會是這般的累人。去為自己不全然認可的一個選擇付出,任誰來講,都會覺得這樣的努力很難,這樣的“努力”自然會帶來剝奪感和犧牲感。別說那種努力付出的狀態(tài)了,有些上班族,每天光是坐著,明明也沒干多少活,但是就這樣一天坐下來,還是會感到疲憊不堪,為什么?就因為他們心里很清楚,自己每天所做的許多事情是毫無意義的。一個人在奮斗在努力的時候,感受不到自己付出所能夠帶來的那種“自我實現(xiàn)感”,而更多只是感覺到努力這件事所帶來的剝奪......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預警。 這樣的預警,很明確的在告訴你一件事,你得問問自己:你是不是在為一個自己內(nèi)心并不認可的目標進行付出。 這個預警,說的是你的目標該有所調(diào)整,你要去反思的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否是自己真正內(nèi)心所求,這就是你要做的事。我感覺努力好難,但沒辦法,我只能想辦法去逼自己更努力;這樣的逼迫,只會讓你感覺到“努力”這件事,越來越難以做到。努力的過程讓我感覺難受,所以我要想辦法去麻痹自己的感官;這是行不通的,因為你無法長期麻痹自己,可能在每次努力的時候你都得去掙扎。我感覺努力好有犧牲感,所以我要想辦法去說服自己努力的正當性;這是自欺欺人。真正的努力,是不需要去自我說服的,因為在一個人真正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努力已經(jīng)成為一種達成目標的工具,成為了一種需要。真正的努力,確實有時候會讓人吃很多勞累,有時候感到痛苦,因為真的努力就是很拼的嘛,很多時候一些身體上的痛苦和汗水是難免的,但是伴隨辛苦和痛苦的,會有更多的自我實現(xiàn)的成就感,內(nèi)心是滿足和豐盈的。真正的努力,不會有犧牲感和剝奪感,努力者會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是熱愛的。重新審視自己目標,把目標變成自己自主選擇的那個——自主選擇,而不是聽從他人的意志,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我選擇,我負責”。重新審視自己的目標,把目標變成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唯有自己真正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我們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付出。那么,你可能會問,很多時候,在進行自我審視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不喜歡當下,但是還不知道未來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時候,該怎么辦?這個問題可以把我們引到本文的接下來的part。 在《自我破局》這本書中,我講過一位英語教師的故事,這是一位三線城市的英語教師,教了幾年英語后,他越發(fā)不喜歡自己的職業(yè)。可問題在于,他只是知道自己不喜歡英語教師的職業(yè),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么,面對這種暫時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么的情況,他是怎么處理的呢?某三線城市的一位英語老師,有一天,他決定未來不再繼續(xù)干英語老師這個職業(yè),他只知道“不做英語老師就行,要去干一件別的自己想干的事情”,不過,他迷茫的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是什么,面對這種迷茫,他是怎么做的?大多數(shù)人一旦迷茫,就會因為未來不知道要去做什么,或者懈怠罷工,或者怨天尤人,這是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做的事,可以理解。但是,在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的那一刻,他就決定不在停滯原地,他的做法和大多數(shù)人截然相反,他跑了起來,他反而更加拼命的撲到工作中,還接外快!因為他想到,正因為他已經(jīng)決定以后不干英語老師這個工作,那么下一個他要去追逐的夢想,盡管還沒想清楚要干什么,但很有可能是需要花很多錢的!所以在他迷茫的時候,他反而拼命的去為一個“還沒有到來的夢想”攢錢。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想去做網(wǎng)絡(luò)意見領(lǐng)袖。在攢足了10萬元之后,他就毅然辭去了英語老師的工作。在他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這10萬元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就是這10萬錢,可以允許他在奔赴夢想的道路上,能夠保證他一整年完全不用考慮工作賺錢的事情,在這一年內(nèi),他能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夢想的追逐上。尤其對那些不喜歡當下,但內(nèi)心有“詩和遠方”的上班族,挺有借鑒意義。就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么,所以要讓自己一直處在停滯的狀態(tài)嗎?要想到,以后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極可能是需要你具備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極可能是需要你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想到這些,處在暫時還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迷茫的時候,最應(yīng)該去做的不正是讓自己努力成長強大起來嗎?!所以說,真正的改變可以發(fā)生在兩個時刻,一個就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之后,還有一個時刻,是發(fā)生在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之后----只可惜,很多人只能看到前一種覺醒所能夠帶來的改變,卻罔顧了后一種覺醒所能夠帶來的改變的契機。你要想清楚,在考試系統(tǒng)內(nèi)部的喜歡和不喜歡,就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小打小鬧”。你對于學習的“真正背叛”,其實反而應(yīng)該是去把自己不喜歡的學習搞好,然后才能為“自己未來喜歡做的事情”攢到足夠的選擇權(quán),盡管“目前你尚且未知自己未來要去做什么”,但是,你知道“未來自己要去做的那件事,很可能需要有足夠的選擇權(quán)才有機會去做”。試問,同樣都是討厭一個環(huán)境,如果給大家一個能夠掙脫掙脫惡劣環(huán)境的機會,你覺得這個機會會給誰?你覺得這個機會會賦予那個最討厭惡劣環(huán)境的你嗎?憑什么給你,就因為你比別人更討厭原來的環(huán)境?!不會的,機會只會賦予那個擁有最強大選擇權(quán)的人;沒有足夠強大實力的支撐,你的喜歡或者討厭其實無足輕重。所以,相對于人的性情喜好,更為底層的根基是人的實力;只有實力才能決定一個人喜好的價值。再則,對于單身也有指導意義,比如就因為現(xiàn)在沒有遇到喜歡的人,就放縱自己嗎?就不努力嗎?就讓自己身體走型嗎?你要想到,盡管現(xiàn)在自己還不知道未來的那個“ta”在哪里,但你能確定,在未來遇到那個你覺得很不錯的“ta”,會看上一個差勁的你嗎?會看上一個不努力的你嗎?會看上一個任由身體走形的你嗎?說個很現(xiàn)實的,如果你是個男的,夢想型是個美女,如果日后真僥幸能和美女成雙成對,你真的覺得你有足夠的錢和事業(yè)來維持你美女老婆長期的美麗容顏?要知道,有些人娶到美女老婆,但是沒幾年就讓老婆變成黃臉婆了,為什么?就因為美貌這種東西,是需要大量的錢才能夠砸出來的??!所以,掂量一下,為了能讓未來的老婆多美麗幾年,單身的時候,該努力賺錢就努力賺錢了,不然未來就算遇到美女,也沒辦法留得住她那美麗的臉蛋啊。單身的時候,反而更應(yīng)該借助單身的自由,好好的努力、變得更優(yōu)秀,這樣,在遇到對的人的那一刻,你不僅能夠抓得住緣分,還能夠讓對方覺得:你也是一個值得ta等了那么久的一個人。課后題:每個讀者讀這篇文章,都會有不同的側(cè)重和感受,那請問,你從這篇文章的閱讀中獲得怎樣的思考,或者想到了什么呢?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這個公眾號目前平均閱讀一萬,留言數(shù)算是活躍的,一萬閱讀有百來條,也就是說如果你參與留言輸出,其實就已經(jīng)超過99%,成為1%的人了;讀完文章后,歡迎你的留言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