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多年前已經(jīng)被國家已經(jīng)嚴令禁止的斷骨增高,再次卷土重來了。 而且還成了許多美容機構的“國外就醫(yī)項目”。 用行業(yè)內(nèi)人士的話說: 現(xiàn)在從廣西出國的,要么是被騙到緬甸賭博; 要么就是去越南做斷骨增高。 兩條路線雖然目的不同,但卻殊途同歸—— 這些人從上路的那一刻,就要變成韭菜和殘廢。 “斷骨增高術”顧名思義,所謂斷骨增高,就是先把腿骨切斷,再用設備生生拉長,據(jù)說能增高3cm-10cm。 聽起來很恐怖。 圖片來自RUC新聞數(shù)據(jù) 不過確切來說,確實是有一定的醫(yī)學基礎的。 在臨床上有一個學術的名字,叫做骨延長。 主要用于治療長短腿等疾病,以及車禍造成的腿部損傷,以及病理性矮小。 并不是人人都需要并且可以做的美容項目。 一般手術時,會先在小腿脛骨上選擇一個適合的地方,用鉆頭打孔,然后用錘子擊斷。 然后把牽引器材套在腿上,給予一個穩(wěn)定、持續(xù)和緩慢的牽拉過程,可以刺激骨再生,修復骨缺損。 為了保持骨頭的穩(wěn)定,還會有數(shù)十根鋼釘穿骨肉而過,釘在骨頭上。 手術之后,就是長達半年的“延長期”,據(jù)說每天可以拉開 0.5 - 1mm 。 等到斷骨處會緩慢地長出骨痂,神經(jīng)、動脈也隨著增長,逐漸填充滿斷骨處的空隙。 之后再經(jīng)歷長達一年的復健期,就可以實現(xiàn)增高效果。 不過這個期間必須忍受劇痛,并且非常有耐心地重新學習走路,才能恢復腿部功能。 發(fā)展到后來,在國外出現(xiàn)了一種髓內(nèi)針技術,目前非常流行。 原理也是拉伸,然后進行填充。 看起來很高級對不對? 并不是,這個手術其實難度不大,但卻有極高的風險。 首當其沖的就是感染,無論是在骨頭上打孔,還是內(nèi)置鋼針,只要有傷口,有異物填充就免不了會出意外。 因為腿骨中存在許多細小的神經(jīng)、血管,條件不過關或者技術不達標都可能導致手術失敗,或者成功后護理不當術后感染。 更別說每天伴隨著疼痛做走路練習,會加重身體的負荷。 而且就算成功了,也很有可能變成長腿短胳膊的霸王龍,比例看起來極不協(xié)調(diào)。 事實上,在一些討論斷骨增高的腿友群里,群員們對這些危害十分清楚。 在群里,他們也常常探討手術的種種風險。 比如有人出了意外,群里就會一片嘆息。 又或者是媒體報道內(nèi)置鋼針廠家產(chǎn)品不過關需要召回,群員們又馬上開始轉發(fā)。 還有一些做過手術的“腿友”過來現(xiàn)身說法,說自己感染了,患上了骨髓炎,暫時喪失了運動能力……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止“腿友”們斷腿的執(zhí)念。 用他們的話說,“寧要185cm的王祖藍,不要158cm的吳彥祖”。 此刻,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168cm和170cm。 兩厘米的差距便不配擁有社交和愛情,更別提日后的基因延續(xù)和下一代的身高。 比如,158cm的女群員,擇偶標準是180cm的男生,她自己則打算一口氣做到170cm。 不做的話,這輩子就白活了。 而群里的男生們幾乎個個想增高到180cm以上。 甚至有人認為,180cm以下的男生都不是人,是三等殘廢。 其實如果真的從基因角度來說,這種借助外力的增高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但是架不住商家和中介的宣傳。 他們潛伏在各個群和社區(qū),一邊編造自己的悲慘故事,向年輕人灌輸“身高不夠,自卑一輩子”的理念。 一邊又積極的安利各種手術和產(chǎn)品。 有良心的賣點沒有作用的假藥。 喪心病狂的直接號稱60歲還能長高10cm-20cm。 對于手術安全性的問題,中介則表示,沒想的那么可怕,但也不是那么輕松。 言下之意,就是出事和他們無關。 而根據(jù)2020年5月南都周刊的報道,一位中介提供了“斷骨增高”的手術價格: 國內(nèi)做裝針12-16萬,不裝針8-10萬;國外LON10-40萬,內(nèi)置p針25-60萬,內(nèi)置s針40萬-上百萬。” 據(jù)說,目前每月人數(shù)穩(wěn)定在20人,五分之一是健康的中國人。 剩下的是韓國男藝人。 真可謂是,骨頭一斷,黃金到賬。 但有意思的是,這些熱衷手術的人其實并不算矮。 有些甚至已經(jīng)達到了“公認”的175cm分割線,依然要去做手術。 “哪怕死在手術臺上也要去做,就算死,我的墓碑上也要寫:180cm!” 而根據(jù)《中國2010人口普查資料》(即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來看: 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華北和東北地區(qū),20-5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只有不到172cm。 而其他地區(qū)的男性平均身高均未達到170cm,貴州地區(qū)僅為165cm。 另外,北京市平均身高最高的群體(20-24歲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3.4cm,也同180cm的“標準”存在一定距離。 所以這些人可能在意的不是身高本身,而是造成焦慮的數(shù)字罷了。 圖片來自RUC新聞數(shù)據(jù) 當理想照進現(xiàn)實,對高個子的向往和低水平的平均數(shù)之間的差距,觸發(fā) 了“不達標者”內(nèi)心的失落感。 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幾厘米,也就成為了理想人生面前的最后一公里。 不能否認,這確實是個看臉的社會,希望自己能夠長得高,這點也無可厚非。 但也要清楚,在當今社會,根本沒有僅僅因為長得高就過得好的人。 可能除了模特、空姐、演員等職業(yè)的人群,他們的身高數(shù)值會直接影響到工作。 對于更多人,身高只是人身上無數(shù)個生理特征之一,并不直接等同于一個人的魅力、能力等。 把生活不如意、一事無成全部歸結在外表上更是錯誤的觀念。 舉個例子,曾經(jīng)征服歐洲的拿破侖,身高也沒有 180cm,甚至 170cm都沒有。 網(wǎng)絡上的主播也常常以一米五為人設,獲取流量粉絲,長得高了還不一定有這個效果。 再比如梁朝偉、木村拓哉的身高都不到175cm,但仍然是很多女生的男神; 173cm的蜘蛛俠“荷蘭弟,甚至還有一眾男明星身高在170cm左右徘徊(我怕打出名字來被罵),但也并不影響他們的受歡迎程度。 新垣結衣也僅僅找了個身高165cm的長相并不出挑的人結婚。 所以,真不用因為身高太自卑。 畢竟大家都是一米多的身高,三位數(shù)的體重嘛。 當然,如果真的想要增高,只能說增高最好的時候在青春期的時候,多喝牛奶,多運動: 牛奶補鈣,運動等可以在青春期提高人的身高潛力。 其他所謂的手術、藥物大多都是智商稅,千萬要謹慎。 退一步說,就算增高了也不見得就能成功,因為那意味著: 很快又會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其他的缺陷。 瘦,但還不夠瘦。美,但還不夠美。 然后就是莫名感覺,眼位高低、中庭長段、鼻頭形狀,甚至肌肉走向都配不上自己長高的身體。 問題在于,如果你是一樽蠟像,或者你是一串像素代碼,你就可以永遠是又瘦又美的樣子。 但我們無法活成標準的數(shù)據(jù),而且這本來就不必。 決定我們一生的,并不是顏值和身高,實力才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證明。 尤其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與其禁錮在大眾狹隘的審美目光里,不如勇敢地做自己。 因為時代里對美的標準和要求總是越來越嚴苛的。 不管你如何拼盡全力達到現(xiàn)有的標準,潮流也總會變化,到最后還是會永遠沒辦法滿足世俗的要求。 所以,不一定非要著急長成玫瑰,樂意的話,做雛菊,做茉莉,做向日葵,或是一朵無名小花,一樣吸引人。 就如同辣目洋子說的:
|
|
來自: 正經(jīng)嬸兒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