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說活著真苦,那是因為心里面裝了太多雜念。 心態(tài)平和一點,遇事不氣、不爭、不怨,何來痛苦呢?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悠閑自在,這即是理想的人生,也是最聰明的活法。 01,遇事不氣
深以為然。人在生氣的時候,往往容易意氣用事,失去理智,只顧爭一時的口舌之快,話怎么“毒”就怎么來。 殊不知生氣時說的話最傷人,很多夫妻因為氣頭上一些刺痛人心的話而離婚。試想說好的恩恩愛愛,到頭來才知道你是起的這樣的心啊,不離婚才怪。 人在氣頭上,少說話,避免禍事上身;人心不靜時,少做決策。意氣用事,必成敗局。 聽來的一個故事。 王旦有一家生產(chǎn)火鍋底料的食品公司,吃了時代的紅利,飄飄然,自詡為天下第一人。 但公司銷售人員過得并不愉快,不是被無端地猜疑就是以各種理由扣克工資。前不久一位名叫李彤的銷售人員因為受不了他的怪脾氣,辭職選擇了單干。 李彤辭職后到一家火鍋底料公司貼牌生產(chǎn)自己的產(chǎn)品。一上市就因為質(zhì)優(yōu)、價格便宜迅速地占領(lǐng)市場。 曾經(jīng)的一條狗,竟然學著主子樣當起了老板。王旦這下惱羞成怒了,他不聽員工們奉勸,大打價格戰(zhàn),下令全系列產(chǎn)品降價。 幾番論戰(zhàn)下來,價格降到底線,再降內(nèi)褲就要虧了。為了降低成本,王旦竟然以次充好,成本雖然降低了,但質(zhì)量卻相差萬里。 幾個月下來,不但沒有擊垮李彤,反而將自己帶入深淵。王旦的事給脾氣暴躁的人敲響了一記警鐘。 人生在世,遇事不氣,沉下心來思考,保持理智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02,遇事不爭脾氣暴躁者若是遇事不能自我克制,不僅難成大事,還有可能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話說三國時期的張飛之死就是典型的案例。 關(guān)羽敗走麥城,被孫權(quán)逮住了。 孫權(quán)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英武果斷,膽識過人。落在這樣的一個人手里,關(guān)羽那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要被砍頭。 關(guān)羽被斬首了。 這邊蜀國的“二桿子”張飛不干了,咽不下這口氣,發(fā)誓要復仇。 你說你復仇就復仇吧,激勵三軍將士,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興許還能真能嚇死孫權(quán)。 這家伙就“梗人”一個,非要三軍掛孝伐吳。于是下令部將范疆、張達三日之內(nèi)造齊十萬白旗白甲。 范疆、張達忙低頭哀求,張飛脾氣一上 來,打得二人皮肉開花,綁在樹上任由烈日暴曬三天。七月的天,抹上點鹽就是“人肉”燒烤了。 張飛非要爭這個排場。 十萬白旗白甲放在今天也算是難事,更何是三國時期。就算舉蜀國之力三日造出來,車遙馬慢,運輸就是個大問題。 范疆、張達二人又不是傻瓜,知道無法籌備。再次被揍是輕微的,按照張飛那暴躁的“二桿子”脾氣,兩人肯定會腦袋搬家。 兩人私底下一合計,干脆一不做二休,做了他。 于是趁張飛醉酒在床,“咔嚓”一聲,張飛的眼睛瞪得更圓了,死不瞑目啊,居然被親信下了黑手,曹操那廝都不帶這么玩的。 范疆、張達二人割下了張飛的頭顱,連夜投奔殺了關(guān)二爺?shù)某鹑?,東吳去了。 蜀國兩位“五星上將”的頭顱終于在一起了,也應了桃園里的那句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笑看古今往來,紅塵諸多困擾,莫不是因為意氣用事而成。唯有不爭,方能自在人間。 03,遇事不怨行于世,不氣、不爭就夠了嗎? 顯然不行!滿足不了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你還得不怨。 那個一口川渝口音的三毛就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句話: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泄,也無不可,但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便是不聰明的人了。 我們要做聰明的人,當然就不能經(jīng)常抱怨了。 其實,經(jīng)常抱怨的人命運并不好。生活中一遇到麻煩,習慣性地去抱怨,這是在破壞自己的風水,暗示自己不行,潛移默化之下,真的就難以順意了。 所以,遇事停止抱怨,多清洗內(nèi)心,多曬曬太陽。 人這一輩子,沒有誰能一直躺在金錢上睡大覺,也沒有人會一直倒在陰溝里撲騰。 身邊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兩口子,男的嗜酒如命,一天不灌上半斤八兩的,睡不著覺。女的涉賭成性,牌九、麻將、老虎機等等,只要與賭博沾邊的事,她都能如數(shù)家珍。 他們有兩個女兒,但兩人的命運卻迥然不同。 老大是乖乖女,讀書做家務那是樣樣精通。然后考大學,考公務員,華麗轉(zhuǎn)身。擺脫了父母的影響。 老二呢,整天抱怨攤上這么一對活寶父母,自甘墮落。又因為自己有幾分姿色,以為就算不讀書前途也無量。沒考上高中的她,終究也沒有等來騎著白馬的王子,卻等來流落風塵的命運。 對此,有人問老大:“你為什么沒有抱怨你的父母呢?” 老大說:“如果抱怨有用,那他們早就被改造了,后來我想與其抱怨不如改變自己,擺脫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span> 輪到老二,則是一副怨天尤人的模樣,痛陳父母的種種不是,恨不得將“酒賭”二老揉了揉了重新來過,再生下自己,卻不正視自己的缺點。 兩姐妹的故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人想著如何努力升華自己;有人卻埋怨父母帶壞了自己,終日不思進取。 經(jīng)常抱怨,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負面的影響,百害而無一利,遲早會把自己美好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 只有摒棄抱怨,我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順。 04,后記:小時候在田里插秧,大人們教我們插秧得一邊插,一邊后退,退便是空間。 人到中年,才明白栽秧的故事。世間終是潦草,學會不氣、不爭、不怨,乃是一生的修行。 人這一生,要懂得處世不氣,避去事端;待人不爭,免去糾紛;遇事不怨,方有錦繡前程。 愿你我,往后余生的一朝一夕中都有最曼妙的風景。 鄒謇,祖籍四川渠縣,現(xiàn)居重慶。代表作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四月青陽》。多家平臺簽約作家,多篇文章納入中考題庫。生性淡泊,有故事,有信仰,眾人皆醉唯我獨醒,世人皆醒愿我沉醉。 ? |
|
來自: 新用戶25253672 >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