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情商的關鍵要素在談同理心之前,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情商。 我們常說在當代社會中情商比智商重要,那么情商到底是什么呢? 一般說來,情商包含5個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緒認知、自我情緒調(diào)節(jié)、自我激勵、同理心、社交技能,具體定義見下表。其中,前3項是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后兩項是社會性能力(跟他人互動有關)。 我們通常認為同理心是情商的關鍵要素,因為同理心是聯(lián)結(jié)個人與他人的紐帶,其地位可見一斑。
同理心是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同理心是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能夠根據(jù)他人的情緒變化來做出靈活反應。 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同理心,可以借用一個英語俗語-Put your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只有穿上他人的鞋子,才能真正體會到他的感受:尺寸大小是否合適,上腳是否舒適以及他的心情等等。我認為,同理心的最終落腳點是情緒,理解情緒是同理心的前提。 那么,常見的情緒有哪些呢? 根據(jù)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的研究(是的,就是美劇Lie to me里微表情專家的原型),人類的基本情感有4個:喜悅、憤怒、悲傷、恐懼;在Pixar出品的電影《頭腦特工隊》里(非常推薦看這部電影),5個角色分別對應5種基本情感:樂樂Joy、憂憂Sadness、怕怕Fear、怒怒Anger、厭厭Disgust。這是人類的基本情感。 其實,人們普遍出現(xiàn)的情緒有很多,常見的如高興、興奮、喜悅、驚喜、感激、期待、平和、內(nèi)疚、害怕、虧欠、擔憂、沮喪、緊張、無奈、不安、忐忑、疑慮、憤怒等等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做更多了解。 了解情緒是識別情緒的第一步。 中國人受生活環(huán)境、教育理念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對情緒的識別和理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我們更需要進行刻意練習。 當你感覺到不開心時,不妨問問自己這個不開心背后具體是什么心理感受:是焦慮、煩躁、沮喪、內(nèi)疚還是害怕?當你說生氣的時候,背后具體是憤怒、害怕、擔憂還是其他? 只有先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的共情和同理他人。 是同理心empathy,不是同情心sympathy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同理心,其實是同情心。 B站上《同理心的力量》通過一個簡短的例子,講述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區(qū)別(視頻點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x41177Vd?zw )
同理心激發(fā)聯(lián)結(jié),同情心造成疏離。(想一下上面case中聽到兩種不同回答時你的情緒反應) 同理心是感受別人的感受。(所以同理心的他才說,你不再孤單了) 同理心關注的是對方,同情心有很強的“我”的存在。(所以同情心的他才會說,真是糟糕啊,你要吃三明治嗎,因為他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要再把同情心當同理心啦。 Part 2 為什么需要同理心為什么需要同理心的道理很簡單。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先理解別人是獲得別人理解的基礎。 理解他人的渴望并做出回應,滿足人們想要得到的體察和映照(mirror)的渴望,這是最強有力的溝通工具之一。有了它可以與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個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功利一點的話,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中事半功倍。 一方面,同理心是人際關系的引擎,在工作中,不論是團隊合作、項目管理還是驅(qū)動他人,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同理心,相信它一定可以發(fā)揮出巨大的力量。 另一方面,對任何崗位而言(不止產(chǎn)品經(jīng)理),同理心有助于我們理解客戶需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取得成果。 此外,我個人的感悟是,同理心非常有益于親密關系(父母、愛人、子女),僅從這一點出發(fā),同理心就很值得我們?nèi)W習和實踐。畢竟,人生不止有工作嘛。 Part 3 如何培養(yǎng)同理心人人都說自己有同理心,但其實同理心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培養(yǎng)同理心也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 影響同理心的3個障礙同理心之所以難能可貴,是因為有3個障礙影響著我們擁有同理心。
在這里舉一個例子來幫助理解上述的3個障礙。 小張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最近因為一個重要項目已經(jīng)連續(xù)1個月996了。工作中問題不斷,小張壓力非常大。今天晚上小張又是12點才下班,本想著在家里可以喘口氣,誰知道一進門女友就很生氣地對他說:“你還知道回來???這都幾點了?要是再這樣下去,以后直接在公司睡吧,別回來了!” 如果你是小張,你會怎么回應女友的話? 看看你有沒有命中上述的3個障礙(以下是我自己的舉例)
培養(yǎng)同理心的3個方法培養(yǎng)同理心也有3個方法,可以解決上述所提的3個障礙。 方法1 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問題。 方法2 同理心傾聽同理心傾聽是全身心地去聽,是放下自己的評斷、建議、抱怨、指責,深入了解對方的需求,并表達尊重與理解。只有先傾聽才有可能去理解。
番外:馬斯洛需求理論 常見的需求: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價值感、被接受/認可/重視、掌控感、自主自由、信譽/榮譽 方法3 探究提問探究提問幫助盡可能地去了解對方的各方面情況
再看這個case回到剛剛的case,女友說“你還知道回來???這都幾點了?要是再這樣下去,以后直接在公司睡吧,別回來了!”,她到底想表達什么? 讓我們嘗試運用上述的3個方法來進行分析
不知道這個case是否對你有啟發(fā)呢? Part 4 額外Tips我覺得最厲害的產(chǎn)品是洞察人性的產(chǎn)品,而同理心是洞察人性的前提。 不論是微信朋友圈點贊的設計,還是現(xiàn)在視頻號朋友在看,微信在產(chǎn)品設計中的洞察值得我們學習。多去研究并體會產(chǎn)品設計中的人性部分,是可以做的第一件事。 在同理心之外,還可以做的是創(chuàng)造條件去理解用戶。 做產(chǎn)品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去理解用戶,同理心是理解用戶的關鍵能力。 但是,不論同理心多么優(yōu)秀,對用戶的理解仍然會有偏差,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去還原用戶和場景。不論是拜訪商家、用戶調(diào)研,還是體驗一天當騎手/司機,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們?nèi)L試。 因為,哪怕只是模擬場景,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fā)現(xiàn):下圖是我參加某次活動時戴著花花鏡去穿針引線以此體驗老年人的視力不佳情況下的生活。也是這次活動讓我意識到,我們App的字真的太小了,不論對老年人還是視障用戶都不友好。 以上 希望我們都可以擁有極致的同理心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