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古王朝時期結束后,接下來就是第一中間期。也就是第7-第10王朝,這一階段是地方權力比較大的時代。因為中央權力崩潰了,于是地方上各個諾姆的諾馬爾赫,相當于大名諸侯,就陷入了封建割據的狀態(tài)。這些人開始互相發(fā)動戰(zhàn)爭,不過當時戰(zhàn)爭的激烈程度是很低的,也就是幾千人的小打小鬧。同時,在這一時期,埃及出現了一次比較大的干旱。從這個時期出土的歷史記錄中可以看到,那些諾馬爾赫經常說,真是空前的災難,中央權力已經崩潰,各處都在打仗,秩序大亂,還遇上了干旱,但是在我辟護下的百姓,沒有一個餓死的,我也保護了他們的生命財產不受外敵入侵。當然,這種話肯定有夸大自吹的成分,但的確反映出了當時地方勢力互相競爭的一種狀態(tài)。那么,埃及已經統(tǒng)一過一次了,大一統(tǒng)的路徑已經形成,于是地方上的很多有勢力的諾馬爾赫開始加入群雄逐鹿的爭霸之中。在古王國時期,法老也會提拔一些底層人員做官,比如上一篇講到的左塞爾提拔伊姆霍特普。但封建殘余還是很多的,比如中央官員大部分都是王室,諾馬爾赫也有很多的世襲貴族。而到了第一中間期,各個諾馬爾赫為了爭霸,啟用了更多的“涅杰斯”,大概就是相當于中文里的“寒門”。這種人沒有封建家族背景,是下層的自由民,但憑自己的實力得到了諾馬爾赫的賞識,就到各地的政府中去做官。到了第一中間期后期,埃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狀態(tài)。南面的底比斯,是第十一王朝,后來開創(chuàng)了中王國時期。埃及的第一次大一統(tǒng),就是上埃及的希拉康坡里斯順流而下統(tǒng)一全埃及的,底比斯也是。底比斯不但有埃及本土的士兵,還有從努比亞招募的雇傭兵,努比亞的弓箭手是很厲害的,所以底比斯的軍隊也是當時最強的,同時底比斯還任用了大量的涅杰斯,就是有實力的寒門。于是,底比斯迅速強大了起來,在公元前2040年順流而下,消滅了中部和北部的兩個政權,再次統(tǒng)一埃及。第二次統(tǒng)一埃及的法老,就是孟圖霍特普二世,至此,埃及的中王國時代就開始了。這里順帶說一下,古埃及人是一個白人和黑人混血的民族,上埃及和下埃及之間人種也有差異。下埃及人,更靠近地中海,白人特征更明顯。上埃及離努比亞更近,則黑人特征更明顯。從出土的古埃及雕像可以看到,胡夫有一些黑人特征,再次統(tǒng)一天下的孟圖霍特普二世的臉則是全黑色的。十一王朝非常短暫,只歷經幾十年,阿蒙涅姆赫特就篡位上臺了,也就是十二王朝的開國君主。十二王朝持續(xù)的時間比較長,共有200多年。阿蒙涅姆赫特上位后,為了確定自己的合法性,先是把原來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與古王國的太陽神結合,造了一個新神阿蒙拉神。這就象征著底比斯的本地神統(tǒng)一了埃及的神界,對埃及的信仰層面進行控制。時間久了,阿蒙拉神中的拉,就不再被提及了,于是阿蒙神就替代了老太陽神拉神。除此之外,他還寫了一本帝王學著作,叫做《阿蒙涅姆赫特的訓誡》,作為死后給太子的秘傳心法。這本書講的就是他作為法老時的一些心術,書中他告訴了太子一些人生經驗,比如要小心手下的大臣,表面上他們對你非常恭敬,但你要認為,他們一個對你忠心的都沒有,全都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且你也不要信賴你的兄弟,也不要信賴任何所謂交心的朋友。但是你要讓臣子們很富有,讓他們覺得日子過得很好,這樣才能利用他們。此外,他還廢除了之前很多諾馬爾赫的世襲權力,采取了流官制,讓法老直轄的城市越來越多。另外還開疆擴土,南侵努比亞,也算是一代梟雄了。不過,他最后死于一場宮廷陰謀,之后陰謀者被太子殺掉,隨后太子繼位。只能說是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了。從十二王朝開始,法老為了進一步削弱地方勢力,用那些出身寒門的涅杰斯去取代世襲的諾馬爾赫。這就相當于“削藩”,把地方的權力收回中央,到了塞索斯特里斯三世的時候,就徹底完成了中央集權。塞索斯特里斯三世也被后人推崇為有雄才大略的“圣賢之君”,他帶軍深入努比亞,并在努比亞修了軍事堡壘,然后立碑宣傳自己的豐功偉績,說我如何打敗了努比亞,搶了他們的糧財和牲畜。之后在全埃及完成削藩,把世襲的諾馬爾赫全部變成了中央派遣的流官,這些流官多是寒門出身的涅杰斯。但他又不完全信任這些流官,于是又設立了叫“瓦列特”的官,就是欽差,類似于刺史。這些刺史的作用就是去監(jiān)督那些地方官員,就像漢武帝用六百石俸祿的刺史,去監(jiān)督兩千石的郡守一樣。在把地方權力全部收回中央之后,就開始丈量土地,把土地平均攤派給農民。因為每年尼羅河都會泛濫,泛濫之后,田界就會被沖毀,所以塞索斯特里斯培養(yǎng)了一大批書吏,他們的任務就是每年測量土地、劃分田界、然后征稅。我們可以看出,在這種制度下,帝國運行全部被管理了起來,那么帝國就會因此僵化,從而失去活力。從一些記錄中可以看到,說是當時有一個父親教育他的兒子,說你要好好讀書,讀了書就可以做官吏。你千萬不要當農民,當農民的話官吏會沖進家門,讓你交稅,交不出稅就會被打。你也不要當兵,當兵就會死在黎巴嫩這種鬼地方。不過只有一個東西法老不敢動,就是神廟,神廟系統(tǒng)保存的很完好,一直延續(xù)了下來。神廟的田產依附于神廟,部分祭司擁有免稅特權,但那個父親也不讓他當祭司,因為祭司還有組織生產和百姓一起勞動的任務。祭司是很累的,不但要勞動,還要祭祀,還要組織百姓種地,教給百姓農業(yè)技術。所以這個父親告訴他的兒子,還是當官好,當官你就不用干活了,這就是當時的社會價值觀,我們看到已經非常僵化了,肯定不會持續(xù)太久。果不其然,就在塞索斯特里斯三世死后的不到一百年,埃及空前的危機就爆發(fā)了,埃及第十二王朝就在各地的起義和流民的暴動中滅亡了。關于十二王朝的滅亡,歷史記錄非常模糊,但有一份保存得比較完好的文獻留存了下來,就是《伊浦味箴言》,伊浦味是一個祭司,他的這份文獻反映了當時的情況。他在文中描述道:法老被暴徒們廢黜,長官們被驅逐,遍及各地,政府的文書也被扔到街頭,撕得粉碎,國庫中的糧食也被搶掠一空,就連金字塔中殉葬的財寶都被搶光了。其實法老不必痛恨別人,一切過失都在你們自身;暴斂橫征,掠奪侵凌,貪婪引發(fā)出內外矛盾;人類需要平安祥和,戰(zhàn)爭勞民正是為自己掘墳。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字塔墓室里,所有寶藏都沒有了,就連棺材上的蓋子都沒了,只剩下一個空空的棺材,尸體也不知道被弄到哪去了。就在第十二王朝滅亡后,一只來自西亞的蠻族趁虛而入,侵占了埃及。這支蠻族就是喜克索斯人和閃米特人,有一種說法他們就是猶太人的祖先。這些人在十二王朝早期的時候就開始進入下埃及定居了,在下埃及東部建立了一個叫做阿瓦利斯的城市。趁著埃及發(fā)生暴動,喜克索斯人就迅速出擊,占領了下埃及,和上埃及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墓室壁畫中描述西亞蠻族進入埃及的場景北朝就是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十五王朝,法老是白種人,是一個異族王朝。上埃及在暴亂結束后,埃及人重新建立起了第十七王朝,就是南朝。至于第十七王朝是何人建立的,也不太清楚,有可能是努比亞人入侵建立的政權,不過這些努比亞黑人是很崇拜埃及文化的,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埃及的制度。南朝埃及的軍隊完全不是北朝喜克索斯人的對手,喜克索斯人有戰(zhàn)車,有復合弓,這些南朝都沒有。但南朝還是依仗人口優(yōu)勢與北朝僵持了一段時間,這種局面維持了一段時間后,南朝學習了北朝的軍事技術,掌握了戰(zhàn)車、復合弓和盔甲。到了第二中間期后期,南朝十七王朝的法老塞肯內拉開始興兵北伐,然后就被北朝打死了。他的木乃伊被發(fā)現后,尸體上有十幾處傷痕,應該是死得挺慘的。塞肯內拉死后,他的兒子卡莫斯、雅赫摩斯相繼繼位,不斷北伐,終于在公元前16世紀,消滅了北朝再次統(tǒng)一埃及。也就是第十八王朝,雖然有一個朝代上的劃分,但實際上十七和十八王朝之間,是沒有權力變動的。至此,第二中間期的南北朝時代就結束了。在第二中間期,因為暴動和戰(zhàn)爭的緣故,埃及人口損失是非常大的,后來下埃及有很多西亞人入侵,上埃及也有很多努比亞人進來。等于說到了第二中間期結束,后面的所謂的“埃及人”,很大程度上已經是被冒名頂替了。接下來就是埃及歷史上最為精彩的新王國時期,這段歷史非常像隋唐,也稱為埃及帝國時期。十八王朝的法老為了確定他的合法性,以中王國舊都底比斯為首都,宣稱要恢復傳統(tǒng)埃及的榮光,從古王國以來的官僚系統(tǒng),像是法老、維西爾、包括諾姆的諾馬爾赫,全部恢復了舊制。因為這個王朝歷經了南北朝時期,因此這個王朝的早期歷史是非常尚武的。你從十九王朝留下的遺跡可以看到,很多法老都有著非常“精彩”的南征北戰(zhàn)的故事。我們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