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說無情話,是一種高級的善良;多讀有用書,是一種身心的修養(yǎng)。蘇格拉底說過,“人有兩耳雙目,只有一舌,因此應(yīng)多聽多看少說?!?/span> 和善地講話,會讓人如沐春風(fēng);而講傷人的話,則會讓人心寒。人在情緒激動時,容易被情緒控制,口無遮攔,脫口說出一些極其難聽的話。雖然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可能一個不恰當(dāng)?shù)淖志陀|到了對方的傷心處,不知不覺就破壞了彼此深厚的感情。慎言即三思而后言,要知道“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span>我們說話前不妨在心里掂量一下,應(yīng)不應(yīng)該說,說出來又是否合適。有時候,一句有口無心的話,一句詞不達意的話,都可能讓對方誤會,關(guān)系生出嫌隙,畢竟話說出來,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夫妻相處,多想想對方的付出,不講絕情話;教導(dǎo)子女,多想想孩子的優(yōu)點,不講狠心話;朋友交往,多想想他人的好處,不講傷人話。說無情話,逞一時之快,既傷他人,又傷自己,不是智者所為。“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span> 讀書之樂不必多說,少時或許不懂,但老時定能領(lǐng)悟。我們孩童時便從書本里了解世界,樹立三觀,將白紙上的黑字變成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用前人的智慧養(yǎng)出一顆志在四野的雄心。人到老年,看淡了成敗榮辱,放下了恩怨是非,再次拿起曾經(jīng)的書,竟有種“十年看山不是山”的恍惚。那些道理如今終于恍然大悟,雖然年華已老去,但知識卻沉淀在心里。所以“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span>一本好書如同一個良師益友,可以影響乃至改變我們的一生。人生短暫,何不用有限的時間去讀更多有用的書,讀先賢之書領(lǐng)悟人生哲理,讀大家之書提升思想境界。讀書也講求方法,若如無頭蒼蠅般盲目翻閱,或者心游天外走馬觀花,不過一場徒勞,什么也留不下。 正像富蘭克林所說: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span> 唯有讀書與思考相結(jié)合,方能進入書中天地,體會書中滋味。好書讀多了,心如明鏡淡如水,見萬般煩憂可一笑置之。 人生在世,少說無情話是積德行善,多讀有用書可陶冶身心。 人到這個年紀(jì),需要沉淀下來,不如將與人攀談的時間,去讀書,讀有用書,攜一盞茶,與二三好友相伴,此生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