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亞洲古板塊進行劃分中,中國大陸可劃分為塔里木—中朝板塊,華南及東南亞板塊; 中國大陸北面是西伯利亞板塊,哈薩克斯坦板塊;西南面是印度板塊;東面是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 中國大地構造的發(fā)展主要由兩個因素控制和制約: 一、我國夾于印度板塊和西伯利亞兩大古板塊之間,構成了古生代呈東西向延伸的相對活動地帶,致使中國古生代造山褶皺帶主要呈東西向延伸,形成了古生代構造演化的主要特征,并奠定了現(xiàn)今大地構造基本輪廓。 二、東臨太平洋,中新生代以來,中國處于太平洋洋殼與陸殼交接與轉化的地帶。太平洋板塊的活動在中國大地構造演化和地質構造發(fā)展中起著極為顯著和特殊的作用。由于陸殼和洋殼的交接線呈北北東方向展布,所以中國北北東向構造特別強烈,并與上述東西向構造成交叉的形式。 中國板塊構造格局與古板塊的劃分: 古板塊構造研究表明:以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組成中國板塊構造的主體和基本格局。 地塊或中間地塊: I塔里木一中朝地塊 Ⅱ揚子地塊 Ⅲ 印度地塊(北緣) Ⅳ佳木斯中間地塊 V柴達木中間地塊 Ⅵ羌塘中間地塊。 深斷裂 ⑴郯城—廬江深斷裂 ⑵得爾布干斷 ⑶麗水—海豐深斷裂 ⑷甘孜一理塘深斷裂 不同地質時期的板塊俯沖帶和碰撞帶; ①阿爾泰早古生代板塊俯沖帶; ②準葛爾晚古生代板塊縫合線; ③蔡倫山一賀根山晚古生代板塊縫合線; ④那丹哈達嶺早中生代板塊俯沖帶; ⑤天山晚古生代板塊俯沖帶; ⑥陰山—圖們晚古生代板塊俯沖帶; ⑦祁連山—秦嶺早古生代板決俯沖帶; ⑧青?!X早中生代板塊俯沖帶 ⑨阿爾金山晚古生代板塊俯沖帶或轉換斷層 ⑩昆侖山晚古生代板塊俯沖帶, 11可可西里—金沙江早中生代板塊俯沖帶; 12藏北—滇西晚中生代板塊俯沖帶 13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新生代扳板塊縫合線 14臺灣新生代板塊縫合線(或轉換斷層) 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的基底是由太古代、元古代變質巖系組成,其上廣泛發(fā)育有寒武紀以來的沉積蓋層,且具有穩(wěn)定沉積的特征。 揚子板塊的基底是由元古代的變質巖系組成,其上為晚元古代震旦紀以來的沉積蓋層。 自顯生宙以來,這些板塊雖然屢被海水掩沒,但從地殼結構來看,都屬于大陸型地殼。 在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以及它們與相鄰板塊之間,古生代時都曾經被大洋型地殼的洋盆隔離。 后來由于板塊運動的結果造成古洋殼沿其邊緣向陸殼之下側俯沖,致使洋陸交界附近的沉積物不斷褶皺隆起,形成一系列向大洋方向遷移的不同時期的俯沖帶,及其相應的造山帶。 四個造山帶: 1.天山—內蒙—興安造山帶 位于塔里木—華北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之間,成弧形向南突出。 古生代時屬中亞—蒙古古大洋,據(jù)古地磁推測寬度曾經達到4000km以上。在其南北兩緣的俯沖作用下逐漸退縮,至晚二疊世完全關閉,兩板塊相碰,形成晚古生代褶皺構造帶。 2.昆侖一祁連一秦嶺造山帶 位于塔里木—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西寬東窄。 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是一個廣闊的長條形的昆侖—祁連—秦嶺古大洋,向西南達特提斯大洋北緣。 其洋殼向北俯沖的時間不一,中段祁連山于早古生代向北俯沖形成早古生代褶皺帶,西段和東段主要在晚古生代向北俯沖形成晚古生代褶皺帶。至中生代早期大洋才最后關閉,使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焊接。 3.青藏—川西—滇西造山帶 占據(jù)昆侖—祁連—秦嶺造山帶以南,揚子板塊以西的廣大區(qū)域,是特提斯造山帶的一部分。 早中生代后期,古陸分裂,特提斯大洋擴大。中生代晚期,特提斯大洋開始封閉,先后向北俯沖至昆侖—祁連構造帶之下。到第三紀,特提斯大洋完全關閉,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主體焊接,形成中生代和新生代造山帶。 4.東南造山帶 該帶的西北側與揚子板塊相接,東側屬菲律賓大洋板塊。 自古生代以來,古太平洋先后往西向大陸俯沖,大陸邊緣不斷向大洋方向增生、遷移,形成古生代以來的造山帶。目前仍受菲律賓大洋板塊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