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研究者把能夠搜集到的中醫(yī)方劑做過統(tǒng)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歷代的中醫(yī)方子里,用的最多的一味中藥就是茯苓。茯苓作為十分常見且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中藥,在民間素有“一兩茯苓一兩金”的說法,那么,茯苓到底有哪些功效? 國內(nèi)最大的茯苓交易市場 《本草綱目》記載: 茯苓、味甘、淡。性偏平。 屬于“平平淡淡”類。 歸心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 主要功效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的四大功效: 水腫 茯苓味甘而淡,甘則能補,淡則能,,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藥??捎弥魏疅崽搶嵏鞣N水腫。 治療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澤瀉、豬苓、白術(shù)、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 治脾腎陰虛水腫,可與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湯; 用于水熱互結(jié),陰虛小便不利水腫,與滑石、阿膠、澤瀉合用,如豬苓湯。 痰飲 茯苓善滲泄水濕,使?jié)駸o所聚,痰無由生。 可治痰飲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術(shù)、甘草同用,如茯苓桂術(shù)甘湯; 若飲停于胃而嘔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湯。 脾虛泄瀉 茯苓能健脾滲濕而止瀉,尤宜于脾虛濕盛泄瀉。 可以山藥、白術(shù)、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術(shù)散; 茯苓味甘,善入脾經(jīng),能健脾補中,常配以人參、白術(shù)、甘草,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湯。 心悸,失眠 茯苓益心脾而寧心安神。 常用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與黃芪、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若心氣虛,不能藏神,驚恐而不安臥者,常與人參、龍齒、遠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 茯苓臨床醫(yī)案對12類疾病的總結(jié) 1、治心神失養(yǎng): 茯苓9g,酸棗仁15g,知母6g,川芎4.5g,甘草3g,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于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癥。 2、治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g,紅參、白術(shù)、黃芪各9g,訶子肉6g,干姜、丁香、炙甘草各3g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得足腫、腹脹便清等癥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zhuǎn)。 3、治食管癌: 茯苓45g,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g,蘇梗、橄欖各18g,積殼15g,橘紅、生姜各9g,硼砂3g,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堅持服用,能使癥門面減輕,進食順利, X線復(fù)查癌灶明顯縮小。 4、治肝癌: 茯苓、龍葵各45g,白英、半枝蓮各15g,白芍、丹皮各9g,玄參6g,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癥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范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qū)顯影分布均勻。 5、治淋巴肉瘤: 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g,鱉甲15g,郁金、枳売、白術(shù)、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nèi)金、白芍各9g,木香、砂仁各6g,甘草4.5g,水煎服??墒拱Y狀緩解,3個月后有片顯示淋巴結(jié)縮小。 6、治宮頸癌: 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g,山藥、生地各15g,知母、黃柏、澤瀉各9g,牡丹皮6g,紅棗10枚,水煎服。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酸等癥狀好轉(zhuǎn),局中病灶消失。 7、治子宮肌瘤: 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g,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g,紅花75g,三棱、莪術(shù)、乳香、沒藥各60g,共研細末,練蜜和為桂枝花苓丸,丸重9g,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xù)服藥1年,能使月經(jīng)正常,肌瘤消失。 8、治白血?。?/strong> 茯苓、喜樹根皮各15g,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g,水煎服。能使癥狀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 9、治潰瘍性黑色素瘤: 茯苓、雄黃礬石各等分份共研末,麻油調(diào)敷患處,同時內(nèi)服銀花、連翹各50g的水煎液。 10、治水濕痰飲、治水濕潴留: 茯苓30g,白術(shù)15g,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g,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g,人參、炙甘草各3g,水敷服。 11、治脾虛不化: 茯苓、黨參、白術(shù)各60g,神曲、麥芽、山楂、山藥、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g,木香、黃連、甘草各22g,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g,日2服,溫開水送。 12、失語: 茯苓90g (用姜汁1匙,竹瀝1杯,伴浸后曬干),全竭15g,僵蠶、郁金各60克,共研細末,每次6g,每日3次,飯后開水送服。 特別提醒: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有相同癥狀的朋友應(yīng)當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dǎo)下抓藥,有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我會盡快恢復(fù)大家,同時也歡迎同行或中醫(yī)愛好者指正、交流,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