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記載,賀蘭敏之,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親外甥,大唐第一妖孽,盛世驕子,雖有著絕世容顏卻劣跡斑斑。他做的那些事兒讓人羞于啟齒,更讓武則天無法忍受。 賀蘭敏之的父親是鮮卑族人賀蘭越石,母親為武則天的姐姐武順。賀蘭敏之自從過繼給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yuē)后,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武敏之。 賀蘭敏之的姥姥是榮國夫人,媽媽是韓國夫人,妹妹是魏國夫人,都尊貴顯達,是皇封的一品誥命夫人“國夫人”。一般只有一品文武官及國公的母親或老婆才封國夫人。賀蘭敏之的至親能有如此顯赫榮耀,都是靠的他姨媽武則天的裙帶關(guān)系,是在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后才這么飛黃騰達的。 賀蘭敏之的先祖和祖父雖然在朝廷為官身居要職,但他們是在北魏和隋朝為官。到了他爺爺這里,才在唐朝為官,不過干的都是些跑腿的活,最高官職做到從三品,雖沒實權(quán),也算豪門。 賀蘭敏之的爸爸賀蘭越石,靠著門蔭入仕,授越王(李貞)法曹參軍,是個司法專員的小職,做了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的女婿后,官居遷朝散大夫(從五品)、洺州長史(職位屬于幕僚性質(zhì)的秘書長)。 賀蘭敏之的外婆楊氏當初是大齡剩女,嫁給賀蘭敏之的外公這個二婚男的,出嫁時都44歲了。楊氏作為高齡產(chǎn)婦為唐朝的開國功臣武士彟生了3個女兒,大女兒就是賀蘭敏之的母親武順,二女兒武則天,三女兒武氏(嫁郭孝慎后早亡)。賀蘭敏之的外公去世后,他們母女四人受盡武士彟大老婆相里氏生的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的欺凌。堂兄武惟良、武懷運等也落井下石對楊氏無禮,母女三人最終被逼得背井離鄉(xiāng)逃離家門。當時武則天才12歲,這一切在武則天的心里留下重創(chuàng)。她決定入宮闖蕩,去迎來揚眉吐氣的那一天。 武則天當上皇后后除了給娘家人豐厚的福利,也開始對仇人展開復(fù)仇,武士彟的長子武元慶被貶為龍州刺史,一到任就“病”死了,憂懼而死;次子武元爽,則被坐罪流放到振州直接掛了。到此為止,武士彟的兩個兒子全部死完。 武則天就把賀蘭敏之過繼給了父親武士彟(yuē),賜姓武氏,把他作為外戚大臣重點培養(yǎng),此時的賀蘭敏之約莫13歲。武則天先是讓李治授賀蘭敏之為太子左庶子,遷左散騎常侍、弘文館學(xué)士。過繼后,襲封周國公,拜太子賓客、檢校秘書監(jiān)。 賀蘭敏之從小就熱愛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是個博學(xué)多才英俊瀟灑的公子哥、高富帥,他有著出眾的才華,后來還編撰過史書《三十國春秋》。 賀蘭敏之幼時就得到姥姥楊氏和姨媽武則天的疼愛,她們一致同意選擇他當了周國公武士彟的繼承人。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武則天的姐姐武順和外甥女賀蘭氏也借著武則天富貴起來。不過,她們的這個富貴來的風險比較大,都怪武順自己貪心太大,吃水忘了挖井人。 武順的丈夫死得早,他累死在任上,撇下一雙兒女賀蘭敏之和賀蘭氏讓武順獨子撫養(yǎng)。她也許是苦的太久了,抓住個高枝就想往上爬,喪失了做人的底線和理智,最終給自己和自己的一雙兒女帶來滅頂之災(zāi)。 武順經(jīng)常有意帶著漂亮的女兒賀蘭氏借口看望武則天為由頻繁進宮,目的就是想吸引李治的注意。李治不但看上了她這個靚寡婦,還看上了她女兒賀蘭氏,把母女二人全收了,封武順為韓國夫人,寵愛非常。
不久武順竟然懷上了龍子,后宮傳出風言風語 “太子李賢是后姊韓國夫人所生”。 武順還拉攏昔日的仇人,和他們把酒問盞,說武則天的壞話。
這所有的一切都觸碰到了武則天的底線,她對這個不知羞恥,不知感恩的姐姐嚴厲訓(xùn)斥一頓,趕出了皇宮。武順顏面無存自縊身亡,時間在665年10月前。 武順死后,李治封賀蘭敏之的妹妹,太平公主的表姐賀蘭氏為魏國夫人,甚寵。
賀蘭氏一心為母報仇,甚至想代替武則天之位。 666年9月,忍無可忍的武則天就在李治去泰山封禪之際,一箭雙雕,給外甥女兼情敵賀蘭氏下毒,使她七竅流血而死,還借機誅殺了堂兄武惟良、武懷運,給他們改姓為“蝮”,報了昔日之仇。
短短一年,賀蘭敏之喪失了身邊最親的兩個親人,不由得悲從中來,但礙于姨媽的情緒,他不敢哭,不能哭。 正好李治召見他,這名博愛多情的皇帝為失去魏國夫人悲哭不已。 這勾起了賀蘭敏之的傷心處,觸動了他隱藏在深處的脆弱的神經(jīng),這個24歲的男人再也抑制不住,忘乎所以地大哭起來。結(jié)果讓耳目遍地的武則天很快知曉,武則天以為賀蘭敏之已經(jīng)把賀蘭氏的死懷疑到自己頭上,從此開始對他失去信任,甚至開始恨惡他。
兩個大男人同為失去一個女子哭成這樣,他們具體說了什么不得而知。但對于武則天,她肯定認為,這二人不可能光在那兒干哭,肯定說了自己的壞話,認定自己是兇手,因為以賀蘭氏受寵的程度和身份,除了武則天沒有任何人能動得了她,這二人若合起伙來說不定哪天會謀劃弄死自己。不管怎樣,武則天對她這個外甥兼侄子不再看好了。 而賀蘭敏之,明面上會裝作若無其事,心里一定早恨死了武則天,他要為母親為妹妹復(fù)仇。 賀蘭敏之祖上雖然顯貴,但起初他父親早死,家道中落,留下他們孤兒寡母無依無靠,相依為命。推測至少在武則天發(fā)跡之前,賀蘭敏之的生活過得并不好,應(yīng)該沒少受世人白眼,外婆家也是舉步維艱受人欺凌,他作為荷蘭家族唯一的男子漢,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可能是他親臨的狗血劇情太多了,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 他自己的母親,妹妹,親姨媽同侍一夫,又互相殘殺爭斗,而自己又被自己的親姥姥所亂。這不可思議的劇情也已記入正史:
這件事發(fā)生在乾封元年(666年),賀蘭敏之的姥姥榮國夫人已經(jīng)88歲了,卻和自己相差64歲的孫男賀蘭敏之玩起了忘年戀,楊姥姥對賀蘭敏之更加疼愛。 這事記載的時間和賀蘭氏的死是同一年。 賀蘭敏之仗著有姥姥的疼愛,更是有恃無恐,覺得武則天動不了他。武則天也的確看在自己老媽的面子上,始終留著賀蘭敏之的小命,一直忍了 4年多。 670年8月, 91歲的楊姥姥死了。大約在她死的兩個月前,天地齊生異象,出現(xiàn)日食和大旱,武則天被人懷疑要篡位,李治也對她生疑。武則天正愁沒有合適的理由來澄清自己,這次正好抓住這個時機準備對賀蘭敏之動手,武則天再次將一箭雙雕運用自如。 據(jù)正史記載, 賀蘭敏之在居喪期間行為不檢,他對楊氏的離世沒有任何悲傷,而且大不敬。他還找了樂器班、吹鼓手,飲酒作樂大嗨特嗨,就連武則天給她媽造佛追福的錢,也讓賀蘭敏之給嚯嚯了。 賀蘭敏之還大膽到去侵犯武則天和李治為太子精挑細選的太子妃楊氏——楊思儉的女兒。這女孩容貌美麗,端莊大方。楊思儉的爺爺是隋觀德王楊雄,楊雄和武則天的姥爺楊達是親兄弟,武則天和楊思儉是表兄妹的關(guān)系,武則天有足夠的理由出離憤怒。
賀蘭敏之還做出另一件讓武則天怒不可遏的事:賀蘭敏之還強占了年幼的太平公主的隨從宮人。 大致經(jīng)過是,武則天對自己的小女兒太平公主非常寵愛,超過了她所有的兒女。可是年幼的太平公去楊姥姥那里玩時,賀蘭敏之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侵犯了太平公主的隨從宮女,另一說法,說他還調(diào)戲了5歲的小太平。
于是乎,武則天就對賀蘭敏之新賬老賬一起算,管它什么“天有異象”,日食、大旱,通通讓這個令人不齒的妖孽去背鍋吧!她羅列賀蘭敏之的種種,讓李治聽了差點驚掉下巴,也覺得此妖孽不除,不足以振國威,不足以謝天下。 咸亨二年(671年),賀蘭敏之被除名流放到雷州(今廣東)。途中,武則天令人用一段馬韁繩結(jié)束了他年僅29歲的生命,受牽連者甚廣。
可是,對賀蘭敏之所做的這些事的真實性我表示懷疑。 賀蘭敏之侵犯未過門的太子妃;逼奸5歲的太平公主的宮女,(調(diào)戲5歲的太平),還和自己88歲的姥姥有一腿。賀蘭敏之可謂淫王色魔。上欺老人,下欺幼童,中間欺未來的皇后(太子妃)。誰給他的自信,誰給他的膽子?這些行為怎么看都絕不是一個正常人該做的。 而武則天羅列的賀蘭敏之的這些罪狀,統(tǒng)統(tǒng)都在楊氏死后,死無對證。所有的罪名都像是編故事,太像神劇,可信度讓人覺得大打折扣。 根據(jù)出土的賀蘭敏之墓志(摘抄部分):
意思是:賀蘭敏之小時候就聰慧,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知書達理不受事務(wù)所左右。 長大后,孝順慈善,注重禮節(jié),崇尚氣節(jié),是個愛國的忠義之人。他熱愛學(xué)習(xí),文采斐然,后來以儒士之身出任翰林院之職,如云中的千丈高柯一樣出類拔萃。 雖然他智慧深廣,但做人低調(diào),從不做盛氣凌人的事,才識若成串的美珠,也不倚仗才識,行堆砌華藻繁縟之實。他德行美好,出任官職時很年輕。才弱冠的年紀,就升列朝班,位于廟堂之上。他揮動筆毫,才華橫溢,回眸轉(zhuǎn)目,顧盼生輝。 墓志銘是對死者一生的評價,從賀蘭敏之的墓志銘中可看出,旁觀者對他的評價不錯,最起碼證明他是個非常正常的人。 神龍元年(705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發(fā)動政變,迎唐中宗復(fù)位,李賢對賀蘭敏之追贈,還了他公道。
所以,對正史所記載的賀蘭敏之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值得推敲,值得懷疑。 結(jié)語:武則天之所以會殺賀蘭敏之,一方面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她要對自己身邊的這個復(fù)仇定時炸彈斬草除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