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觀察到,不少人一日三餐不離肉食,拒絕吃素,理由是,吃素容易導致貧血。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貧血的根本原因不是吃素,而是脾虛不能化生氣血。故治療貧血,重在養(yǎng)脾,兼補以血肉有情之品。使脾陽能運,即使吃素亦足以化生出足夠的氣血。反之,若脾陽不運,即使吃肉,仍然會導致貧血。肉食多偏滋膩,不容易運化,反會會耗損脾胃。今時之人普遍過食肥甘厚膩,造成脾胃功能下降,百病因此而生。要想健康,建議平日飲食一定要清淡些,少吃些,多素少肉,這樣才最養(yǎng)脾胃。 ● 有的小孩子面色無華,四肢瘦弱,身體很虛,媽媽說堅持每天吃肉,但好象沒有效果。我建議不妨吃素。因為素食可以養(yǎng)脾胃,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一旺,氣血自足。有人說,不吃肉哪里會有力氣呀。其實,肉由脾胃來運化,若脾胃很虛而過多吃肉,一方面損傷脾胃,另一方面也會導致肉食不能運化,人會更虛。平日,我常建議經常吃肉的人,家里一定要準備大山楂丸或干山楂片。消肉食最好的選擇就是山楂,沒有之一!當然除了山楂,還有一個方便的做法就是喝點醋,醋消食的作用也很強大。● 有病人說,肉這么好吃,不吃就虧了,應該盡量多吃點。我卻有不同的觀點:肉可以吃,但能少吃或不吃最好,吃多了有損健康。為什么呢?既然已經患病,當然要養(yǎng)氣血,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多素少肉最能養(yǎng)脾胃,這是氣血化生的基礎。雖然肉為血肉有情之品,但我們身體以脾胃為本。肉食多偏滋膩,不容易運化,反會耗損脾胃。我自己臨床體會,越是大病,特別是六腑(胃、大腸、小腸、膽囊、膀胱、三焦)的病癥,越要重視多素少肉飲食。我的理由是:“魚生火,肉生痰”,痰火內滯,容易加重六腑的負擔;其次,肉食不易消化,會增加胃腸負擔;再者,肉食容易導致大便不暢,大便中的濕熱濁毒被反復吸收,會加重病情。而素食則偏于清淡,既易消化,又可養(yǎng)腸胃,能讓人輕松舒服,何樂而不為呢? ●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肉食屬于膏粱厚味之物,也就是油膩或味道濃厚的食物。長期多食此類食物,一旦超過了人體需求,就會加重脾胃負擔,影響到腸胃的正常吸收、利用和轉化,時間久了就會損傷脾胃。不僅如此,中醫(yī)還常說“魚生火,肉生痰”,就是說這些膏粱厚味之物還會在體內堆積,郁而生火,聚而成痰。所以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內熱重,容易上火,其中原因之一,可能就和長期愛吃肉有關。所以吃魚吃肉一定要有節(jié)制,它只起到一定的補益作用,不能天天把它當作糧食吃。“膏粱之變,足生大疔?!?/span>就是你老吃那膏粱厚味的東西,如果吃得太多了,皮膚上就該長各種東西了,比如痤瘡、疔瘡等等。還要警惕的是,膏粱厚味會成為病理產物,影響身體代謝,所以一些代謝性疾病,比如高血糖、高脂血癥、高尿酸癥就會接踵而至。我們需要吃飯來補充氣血,維持健康與生命。吃飯,需要脾胃運化,會消耗脾胃。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越是清淡飲食,越是素食,越是自然的食物,對脾胃的消耗越少,越有益于健康。相反,越是大魚大肉,越是高粱厚味,越是工業(yè)加工的食品,對脾胃的消耗越大,越無益于脾胃。我們要健康,就要盡量調養(yǎng)好后天之本: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