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向鄧艾等人陳述了自己的觀點之后,就馬上行動,帶領(lǐng)人馬出發(fā)了。他們這一路悄悄的行軍,先是越過首陽縣高城嶺,當(dāng)天晚上就趕到了狄道城東南側(cè)的一座高山之上。陳泰下令,點起很多烽火,又讓大家一同擂起戰(zhàn)鼓,一時間是火光沖天、鼓聲沖天。 陳泰之所以這么做,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為了給困守在狄道城的魏軍看,援軍已經(jīng)來了,希望就在眼前,你們要振奮精神,好好守城;另一個也是為了給姜維看的,告訴蜀軍,魏國的援軍來了,而且來的還出乎你們的意料。 怎么回事哪?原來啊,早在魏軍救援部隊在隴右集合的時候,姜維就得到了消息,他知道魏軍肯定會派援軍前來,而且通過打探,得知陳泰是打算從南路進軍,于是就在南路設(shè)下了埋伏。結(jié)果可好,原來南路進軍這件事,是陳泰故意放出去的風(fēng),蜀軍足足埋伏了三天,可等來等去,人家魏軍早就趕到了狄道城外。 除了打埋伏失算以外,還有一件事也是姜維沒有料到的,他本來以為,作為征西大將軍,陳泰統(tǒng)兵來解救下屬,肯定要把各方人馬都聚集齊全,才會發(fā)兵,可沒想到陳泰不走尋常路,自己搶先趕了過來。這也就意味這兩種可能,一個是在自己的料算之外,出現(xiàn)了新的變動,另一個就是,對于狄道城被圍這個事情,根本就是魏軍的一個陰謀,也許就是在等著算計自己。 不管是發(fā)生了上述兩種情況的哪一種,都已經(jīng)超過了姜維的掌控范圍,所以蜀軍上下都很震驚,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可不管怎么說,姜維也是在蜀國帶兵二十多年的老將了,他沉住了氣,穩(wěn)定了心態(tài),做出了一個終極判斷,那就是放下狄道城,全軍繞過山峰,來同陳泰的大軍交戰(zhàn)。一個是準(zhǔn)備充分,一個是無奈來攻,雙方經(jīng)過一番爭斗之后,蜀軍還是略遜一籌,吃了敗仗之后,姜維帶兵返回了營地。 就在這個時候,涼州的魏軍也奔狄道城方向趕來了,他們已經(jīng)從金城關(guān)趕到沃干阪。估算了一下能發(fā)起總攻的人數(shù),陳泰心里有底了,他派人秘密同狄道城中的王經(jīng)通了信,彼此約定了一個時間,準(zhǔn)備一起發(fā)兵,從姜維可能會退兵的方向攻擊蜀軍。 也許陳泰同王經(jīng)的這個秘密通信本身就不怎么秘密,因為姜維及時得到了這個消息,此時的蜀軍已經(jīng)沒有了剛剛擊敗王經(jīng)時候的銳氣,甚至在陳泰魏軍到來之后,還剛剛被打了一悶棍,聽說三路大軍要圍攻自己,姜維覺得,實在沒有再撐下去的必要了,就趕緊撤退,駐軍在鐘題。 雖然在狄道城外吃了敗仗,可整體來說,姜維的這次北伐還是功大于過的,如果不是遇到了陳泰這樣頂級的對手,說不定姜維還真能搞出一些大動靜來的。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6年的春天,劉禪下令,姜維升任為大將軍。 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鼓勵,姜維的心里更有底氣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主持北伐,姜維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他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能從上一次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而后在下一次進攻中彌補缺陷,取得更大的勝利,為了能早日實現(xiàn)人生理想,他決定再次北伐。 就在做了大將軍的這一年,姜維的再次北伐開始了。吸取了上一次狄道城外的教訓(xùn),姜維可能覺得,自己前幾次北伐的力量還是有些薄弱,一旦遇到強大的正面對手,根本就沒法同人家對抗,這次北伐他帶上了鎮(zhèn)西將軍胡濟,計劃兩個人分兩路出兵,而后在上邽城外會和。 對于姜維的這一次北伐,其實魏國是早有準(zhǔn)備的,最早提出要防范姜維的,就是前一年跟陳泰意見不統(tǒng)一的鄧艾。 在狄道之圍被解以后,魏國任命鄧艾為安西將軍,兼任護東羌校尉。此時的很多魏軍將領(lǐng)都認為,上一次北伐,姜維已經(jīng)是拼盡全力了,最終還是被魏軍打走,已經(jīng)不太可能再向北出兵了,可鄧艾并不這么看,他也有自己的觀點。 早在狄道之圍以前,姜維打的是順風(fēng)順?biāo)?,特別我軍在洮西一帶的失敗,損失慘重,軍心潰散,倉庫空虛,百姓流離失所,可以說是一敗涂地,這些都給蜀軍增加了心理優(yōu)勢,他們有趁勝追擊的勢頭。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蜀軍北伐的攻擊點有四個,分別是狄道、隴西、南安、祁山,作為防守一方,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派兵駐守,而蜀軍只要專心攻擊一處就行了,從這一點看來,也是有利于蜀軍進攻的。 而且,蜀軍要是從南安、隴西進軍,可以從羌人那里征集到糧食,要是從祁山進軍,那里更是麥浪千里糧源充足。 有了之前勝利的勢頭,進攻有了集中兵力的優(yōu)勢,又不用犯愁糧草的事情,姜維肯定還會找機會前來進犯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加緊備戰(zhàn)的。 《秦漢三國五百年》第一部,從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到漢武帝登基! 《秦漢三國五百年》第三部,從霍光到王莽,兩代權(quán)臣下的西漢! 《秦漢三國五百年》第六部,從黃巾軍起義到官渡之戰(zh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