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夏,楊振寧動身前往美國深造。 由于對恩利克·費米教授的仰慕,楊振寧選擇了芝加哥大學,并在那里獲得了博士學位。 費米教授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邀請他畢業(yè)后留校做教員,楊振寧欣然接受了費米教授的邀請。不久后芝加哥大學來了一位物理界的大牛,這個人就是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的一場演講,徹底折服了楊振寧。 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跟隨奧本海默進行深造,多方打探之后,楊振寧得知奧本海默正在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等研究所做所長。 想要進入這個研究所可不簡單,至少要有一個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推薦才行,而費米教授絕對有這個能力。 這天,楊振寧找到了費米教授,提出了自己想進高等研究所的意愿,費米教授非常爽快地給他寫了一封推薦信。 臨行前費米教授好心地告誡他說:“高等研究所搞學術是不錯,但是他們的想法太過理想化了,與現(xiàn)實有些脫節(jié),所以最好不要在那里呆太長時間?!?/p> 楊振寧信誓旦旦地向費米教授保證道:“您放心,我只在那里呆一年時間,一年后我就會回來?!?/p> 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等研究所匯聚了全世界頂尖的物理人才,其中就包括世界上腦容量最大的天才,愛因斯坦。 楊振寧一頭扎進了物理知識的海洋,他就像一顆瘋狂汲取養(yǎng)分的種子,在這里漸漸成長為參天大樹。 很快一年時間過去了,奧本海默邀請這個讓他驚艷的年輕人繼續(xù)就在這里,楊振寧沒有絲毫猶豫就跟他簽了五年的合同。 是的,楊振寧悔諾了,當初跟費米教授說過的話早就被他拋之腦后了,而楊振寧之所以選擇繼續(xù)留在這里,是因為在普林斯頓,他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個她——杜致禮。 杜致禮出生于1927年,山西米脂縣人。都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汗,可見這個地方自古就盛產美女。她的母親曹秀清,就是米脂遠近聞名的美人,杜致禮也是毫不遜色。 杜致禮的父親是國民黨的著名將領杜聿明,父親從小對杜致禮就很嚴格,也非常重視她的教育,不過杜聿明長年在外征戰(zhàn),杜致禮大部分時間都是與母親曹秀清一起生活。 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從小就很獨立,再加上人長得漂亮,知書達理,可以說是人見人愛。 1944年,杜致禮在西南聯(lián)大附屬中學讀書,正巧剛剛考上美國公費留學生的楊振寧在這里做臨時教員,于是楊振寧就成了杜致禮的數(shù)學老師。 聰明,漂亮,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杜致禮在班里非常出挑,自然也引起了楊振寧的注意。 但此時的楊振寧,對杜致禮也僅僅是一位老師單純地對好學生的喜歡。 一年之后,楊振寧走上了他的美國數(shù)學之路,杜致禮繼續(xù)在國內讀書,按道理他們應該很難再有交集。 可緣分這東西,偏偏就是如此奇妙。 1947年,從輔仁大學畢業(yè)的杜致禮打算去美國留學,這個時候,她的父親杜聿明也生病了,而且由于蔣介石發(fā)動了內戰(zhàn),杜聿明對國內的局勢也有些心灰意冷。 父母倆一商量,干脆杜聿明也到美國看病,順便還可以照顧女兒,可惜蔣介石并不想放過這位國民黨的肱骨之臣,愣是派人把已經登上飛機的杜聿明給攔了下來。 杜致禮只能獨自一人趕往美國,這一年杜致禮剛滿18歲。 當時她的弟弟杜致仁正在普林斯頓讀中學,杜致禮經常會在放假的時候與弟弟聚會。 初到美國,杜致禮進入了宋美齡為她安排的衛(wèi)斯理學院,那時的她無憂無慮,更不用為生計發(fā)愁。 她每天都會到自己最喜歡的咖啡廳,美美地喝一杯下午茶,每逢周末,她或者去看一場感興趣的電影,或者一個人到書店安靜地讀書。一切都是那樣美好。 可是隨著國內形勢的變化,杜致禮平靜的生活也被打破了,尤其是淮海戰(zhàn)役之后,父親杜聿明被俘,她的生活條件一落千丈。 由于沒有能力支付衛(wèi)斯理學院高昂的學費,而又不能回到祖國,杜致禮只能被迫轉學到紐約的圣文森學院。 在這里她不再是人們眼里的小公主,為了湊足學費她不得不找了一份兼職,過著半工半讀的日子。 1949年圣誕節(jié)前夕,杜致禮再次來到普林斯頓與杜致仁共度圣誕。 在普林斯頓有一家叫做“茶園餐館”的中餐廳,這里幾乎成了杜致禮的后廚,每次來普林斯頓她都會到這里就餐,原因就是這里又便宜,有好吃。 這天杜致禮再次來到這間餐館,道地的中餐讓杜致禮吃得非常開心。 突然一道熟悉的聲音傳到她的耳中,杜致禮將注意力從美食上移開,抬頭在餐館里四處搜尋。 最后她的目光定格在了附近一張餐桌上一位年輕男子的臉上。不知道為什么,這個男人看起來十分眼熟,只是一時之間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在心里快速搜索著這張熟悉的面孔,杜致禮的目光不由得停留在了男人的身上。 許是感覺到有人在盯著自己,正在吃飯的楊振寧豁然抬起了頭,剎那間兩道目光交匯在一起,塵封了5年的記憶紛至沓來。 “是她(他)!”兩人腦海中同時響起一個聲音。 吃驚過后楊振寧打量著杜致禮,5年未見,這個曾經青澀的小姑娘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略施粉黛的的俏臉,溫柔可人的氣質,無一不散發(fā)著致命的吸引力,楊振寧平靜的心湖不由得蕩起一絲漣漪。 杜致禮這時也記起了這位中學時代的數(shù)學老師,他鄉(xiāng)遇故知,杜致禮也十分開心,臉上不自覺的掛上了笑容。 楊振寧微微一笑,略顯緊張地走到杜致禮面前:“你是杜致禮?好久不見了?!?/p> “是我,楊老師,真沒想到能在美國遇到您?!?/p> “別叫老師,當時我只是臨時客串一下,咱們倆年紀相差不大,直接稱呼我的名字就好了?!?/p>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遇到熟悉的人,兩個人都很興奮,這天他們聊了很多,餐館中不時傳出杜致禮好聽的笑聲。 楊振寧淵博的學識,刻苦學習的態(tài)度,文質彬彬的氣質給杜致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見面兩人心中都留下了對方的影子,分手時他們互相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約定改日再聚。 自這天起,楊振寧就經常給杜致禮打電話,約她吃飯逛街,漸漸地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正是為了能夠與在紐約讀書的杜致禮經常見面,楊振寧才會不顧承諾,毅然選擇了留在普林斯頓。 不知道如果費米教授知道了他留在高等研究所的真實原因,會不會說他一句“有異性,沒人性。” 異國他鄉(xiāng),兩顆孤寂的心迅速靠近,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和杜致禮的愛情終于修成正果,兩人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這一年杜致禮23歲,楊振寧28歲。 正如楊振寧曾說過的:“在普林斯頓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愛上了她,我決定今生一定娶她為妻?!彼麄兊南嘤鼍拖衩凶⒍ǖ木壏郑蛟缁蛲韮扇硕紩良缍^。 婚后為了支持楊振寧的科研事業(yè),杜致禮選擇去美國紐約立大學石溪分校擔任中文教師,因為這個工作時間比較寬松,這樣一來她就有了更多的時間,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 而杜致禮的活潑,熱情對于從事枯燥的物理研究事業(yè)的楊振寧來說,又是一種很好的中和劑。 兩個人的結合可以說是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1951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降生了,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收到消息后非常高興,并且老人家還親自給孫兒起了一個名字,楊光諾。 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老人家對兒子楊振寧的期望,那就是獲得諾貝爾獎。 有了孩子之后,杜致禮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家庭上。接送孩子上下學,帶孩子看醫(yī)生,這些事從不用楊振寧操心。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楊振寧也相當于杜致禮的孩子,因為照顧他一點也不比照顧一個孩子來得輕松。 開心時楊振寧會跟杜致禮談論藝術,暢想未來;靈感迸發(fā)時,杜致禮要陪他一起發(fā)揮想象力,討論各種不明覺厲的東西;楊振寧在科研上遇到難題,情緒低落時,杜致禮又要扮演心理醫(yī)生的角色,安撫他的情緒。 每天在各種角色間自由切換,杜致禮做得游刃有余。 就像楊振寧的好友許淵沖說的:“楊振寧到底是個科學家,忙碌起來沒日沒夜,生活自理能力差,日常事務不能說是通達的,交友之類的人際往來更是疲于應付?!?/p> 可見楊振寧雖然在他的專業(yè)領域達到了讓人膜拜的地步,但他的生活能力也是差得令人發(fā)指。 幸好,他的身后站著一位賢惠的妻子,你只要負責科研攻關就好,其他的一切我來為你擺平。 正是由于杜致禮的無怨無悔,楊振寧才能一心撲在科研上,以至于在6年后能夠得到物理學家的至高榮譽,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楊振寧知道,這些年來杜致禮為了支持他搞科研所做的一切,雖然他不善言辭,但是對妻子的感激一直深埋在心中。 這次他要給妻子一個驚喜,以感謝杜致禮6年來的包容和寵溺。 那就是帶著她一起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諾貝爾頒獎典禮。 1957年,頒獎典禮上,杜致禮身著淺色旗袍,略施粉黛的俏臉上掛著自豪的微笑,挽著瑞典國王的手臂緩步前行。 她的美麗動人,落落大方驚艷了整個會場,讓世人見識了東方女性的無上魅力。 其實楊振寧為了杜致禮也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其中最痛苦的就是有家不能回。 新中國成立后曾經多次向他發(fā)出邀請,希望他能回到祖國,但楊振寧都拒絕了。 是他不愿意回來嗎?不,身在異鄉(xiāng)的他無時無刻不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只是由于楊致禮的母親曹秀清被蔣介石騙到了臺灣。一旦他回到大陸,無疑會傳遞出一條信息,楊振寧心向共產黨。 以他們對蔣介石的了解,到時候身在臺灣的曹秀清一定會遭遇不測。 楊致禮看著丈夫整日里憂心忡忡,知道這都是為了她。 可是她又能怎么辦呢?畢竟在臺灣的那個人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呀。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后,在國際上的地位直線上升,這讓杜致禮看到了希望。她給楊振寧出主意,讓他以諾貝爾獎得主的身份向臺灣施壓,要求蔣介石送曹秀清來美國看病。 蔣介石這次倒是沒有拒絕,其一當然是估計楊振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再有就是也存了讓曹秀清勸說楊振寧去臺灣的心思。 這天正在機關收發(fā)信件的曹秀清突然接到通知,蔣介石要見她。 這可真是怪事,自打到了臺灣,蔣介石對曹秀清一家一直是不聞不問,這次怎么會一反常態(tài)呢? 懷著忐忑的心情,曹秀清來到了總統(tǒng)府,沒想到宋美齡和蔣介石居然都在。 先說話的是宋美齡:“恭喜你呀杜夫人,你女婿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了。”一句話曹秀清就明白了蔣介石今天召見她的目的。 不過曹秀清并不準備給這位曾經的姐妹什么好臉色,只是冷哼了一聲,緊接著蔣介石也走了過來問道:“杜夫人,家里人還好嗎?” 提到家里人,曹秀清更是憤怒異常,冷冷地說道:“好什么,兒子都自殺了?!?/p> 原來他們的大兒子杜致仁在1956年,由于交不起學費再加上蔣介石又翻臉不認人,一時氣不過在美國自殺了。 蔣介石聽到曹秀清的話,尷尬地笑了笑說:“我希望你能到美國去,勸楊振寧來臺灣?!?/strong>說完就給了曹秀清往返美國的機票。 當然蔣介石不會輕易地相信曹秀清,她這次去美國不允許帶子女,而且只有半年時間。結果曹秀清一到美國就把回去的機票給退了,得到的錢寄給了臺灣的孩子。 因為她知道,只要自己的女兒女婿沒落到蔣介石手里,她的孩子在臺灣就是安全的,而這一次,也是自己離開臺灣的唯一一次機會。 在美國曹秀清終于與女兒團聚,在楊振寧的幫助下,曹秀清獲得了在美國長期居住的身份。 1959年,杜聿明特赦出獄,他出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美國的夫人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回國與自己團聚。 1963年10月,曹秀清在楊振寧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北京,與闊別了14年的丈夫重聚。 1971年中美關系緩和,楊振寧終于在26年后再次踏上了祖國的土地,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父親。 楊振寧此后經?;貒?,為我國的科技事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他的夫人楊致禮一直與他形影不離,曾經被媒體稱為“成功男人背后的偉大女人”。 再刻骨銘心的愛也離不住時光,2003年陪伴楊拯寧走過53年幸福時光的杜致禮病逝,這一年楊振寧81歲。 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一年之后,楊振寧竟然高調宣布跟28歲的翁帆,自己的一名學生訂婚。 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說楊振寧的妻子尸骨未寒就另結新歡,為老不尊,枉為人師;也有人說翁帆為了金錢和地位出賣自己。 總之,對他們的愛情指責遠遠多于祝福。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如果我們把翁帆的照片與杜致禮年輕時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就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她們簡直就是一對孿生姐妹。 其實翁帆與杜致禮是見過面的,1995年汕頭大學舉辦了一場物理學家大會,翁帆是負責接待的人員。楊振寧夫婦都非常喜歡這個開朗漂亮的學生,他們還互相留了聯(lián)系方式。 翁帆起初跟楊拯寧的聯(lián)系也只是限于請教學術問題。直到杜致禮去世,楊振寧回國定居后,翁帆與楊拯寧的聯(lián)系才變得頻繁起來,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們之間產生了感情。 翁帆為什么選擇嫁給比自己大了整整54歲的楊振寧,是否是因為真愛,我們不得而知,但應該說楊振寧的才華和地位,對28歲的翁帆確實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而楊振寧選擇翁帆,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和年輕時的楊致禮實在是太像了,楊振寧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妻子的影子,這個人就是杜致禮。 如今18年過去了,兩人的感情依然如故,在一次采訪時,99歲的楊振寧說等他不在了,允許翁帆改嫁。 當時翁帆對他的這個說法很生氣。 楊振寧卻說:“人生非常復雜,沒有絕對的對與不對,贊成你將來結婚,是年紀大的楊振寧,年紀輕的楊振寧,希望你不再結婚。” 真正的愛情不會被世俗的眼光左右,能夠放手的愛情更是難能可貴,祝福他們能夠牽手走到最后,走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童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