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景可以說是拍攝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取景決定了照片的內容,內容的好壞又直接決定了照片的好壞。 所以我在您學習完這部分內容之后,還是要告訴您取景的時候,攝友們其實常常會遇到的 7個問題。 01 景色并不好看 取景的時候,有可能我們取的完全不是一個“景”,那么照片的拍攝從一開始就是錯的。這是新手們常遇到的取景的問題。所以每次有人拿著這樣的照片來讓我點評的時候我都很無奈,因為實在無從說起。 取到不好看的景,不僅在風景照中是這樣,其實對于人像照片也是一樣。有句話叫“人像拍攝三要素:模特好看、模特好看、模特好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不是說一定要模特有常規(guī)意義上的美,主要是模特對于照片主題的表達要有足夠的表現(xiàn)力。同時模特也一定要在狀態(tài) , 要體現(xiàn)出美感。同樣,拍攝人文等其他題材,您也要保證您拍攝的場景和瞬間是能夠觸動人的。 取景的這個“景”就是您拍攝的照片的內容。對攝影來說,這個“景”要首先能觸動您。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從某一方面來說可能是一個不應該拍攝的場景,因為并沒有太多值得記錄的。大家看了照片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 下面這張照片則是更為典型的一類,很多新手看了之后可能會覺得“哎呀,挺好看的??!”。是的,天空的顏色不錯。所以很多人也會因為這個而拍攝, 畢竟被觸動了。 但問題是,我們整體來看照片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地面的景物不太好看啊。所以《新攝影筆記》有一句“名言”:天空好看,看地面。 這就告訴您當天空好看的時候——星空、銀河、流星雨、日出、日落等景色,一定要找到好的地面景物作為襯托。這樣才算是一幅完整的畫面。 正面例子 某年我去日本長崎拍攝,大巴車上坐了一隊攝影師。路過一片海灣的時候我看到天色非常好看,于是就讓大巴車司機找個地方停車,我想去拍攝。結果停車之后,幾個攝影師“嗖嗖嗖”沖到了我的前面。 其實我正在這思考,海面上和對面都沒什么好的地面景物來襯托,正好這 5 位攝影師給我提供了絕佳的“地面景物”。于是我將幾位拍攝成了“剪影”,形成了我拍攝照片的地景。 02 主體處于不好的狀態(tài) 拍攝的畫面有主體(人或物)的時候,我們拍攝時要特別關注主體是否在“最佳狀態(tài)”。如果主體的狀態(tài)不好時您拍了,這就是您拍攝的時機不對了。 我們看這張照片,很明顯就是一個“蹭拍”的。 所以對拍攝者來說, 小男孩完全“不在狀態(tài)”,在看另一個人。我們在異國旅行的過程中,看到的普通路人也會充滿異國情調,有時候往往就會不由自主地想給他們拍照,這一點沒問題。 但是拍攝的時候,還是要抓住主體人物的好狀態(tài)。要不然拍完了也只能是“廢 片”。 正面例子 在美國西雅圖的湯森港,我遇到一個在肩膀上遛鸚鵡的美國大爺。我在拍 攝這張照片的時候和他進行了溝通,盡管我英語很差,但是我還是通過比劃讓 他明白,我想給他和他的鸚鵡拍攝一張合影。大爺聽到后很高興,就自愿為我擺了拍攝姿勢。我可以非常從容地選擇一個我認為很好的瞬間,給他拍攝下這張照片。大爺很酷,是不是? 03 拍攝角度并不好 拍攝角度(取景角度)我們有時候會改變一下,或站在高點俯拍,或蹲下仰拍,也許往左挪動挪動拍攝,也許往右邊靠靠拍攝。但是這些拍攝角度不是隨便取的。不好的拍攝角度可能會讓主體顯得不好看,也可能會讓畫面中進入不想要的干擾元素。 比如拍攝人物特寫的時候,一般來說我們不應該選擇低角度仰拍。這張照片中,拍攝這位“美女”的特寫為什么一定要低角度仰拍呢? 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可以看到明顯的“雙下巴”。我有時候也會把這樣的角度稱為“死亡角度”。很少有人的臉型可以“扛得住”這么拍。 有背景的人像照還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平拍,背景往往顯得很遠,那么可能您精心選擇的地點就這么被“毀”了。 大家去一些花海這樣的場景,經(jīng)常可以看到攝影工作室的攝影師會帶著小梯 子。這樣就可以從高處取景俯拍,拍攝到干凈的背景。所以拍攝角度很重要?。?/p> 正面例子 一般來說,我們要采用稍微俯拍的角度去拍攝人物,這會讓臉型顯得更好看。但是在實際拍攝中,我還是希望大家隨著經(jīng)驗的增加,根據(jù)不同的主題以及模特的特點選擇較合適的拍攝角度。 拍攝角度的選擇也不僅限于拍攝人像。在各個攝影領域,拍攝角度都是非常 重要的。 04 畫面缺主體 如果畫面里有主體、有背景的話,主體是用來明確主題的,而背景是用來強化主題的。但是很多人拍攝的照片沒有主體,變成一個“大空鏡”,這就不好了。 這張照片在我看來就是拍了一個背景,顯然畫面中應該有個人,人和景有機聯(lián)系,完美融合則很好。哪怕單純一個人在這里擺個姿勢,讓這個地方成為一個特殊環(huán)境的純背景也行,不該只是拍這么一個空鏡的。 這就是我常說的,畫面中缺少著眼點。 什么是著眼點呢?簡單地說就是讓您的“眼球著陸”的地方。如果一幅畫面缺乏著眼點,就會令人覺得空乏無味,眼睛不知道看哪里。在一些早年的教程中,也有叫這個為“趣味點”的,說的大抵是一個意思。 我們看這張照片中風景非常一般。逆光拍攝的天白白的,湖面有些散亂,水面有霧,水草也不整齊。單純說這是一張風景照,我覺得風景還是屬于比較差的。但是圖中出現(xiàn)一個著眼點,就能夠串起整個畫面中的元素,成為一個圍繞著眼點的好的整體。 著眼點應是被突出的,是最“吸引眼球”,也是讓人目光停留時間最長的點。好比讓您的“眼球”可以“著陸”了。 正面例子 某年我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皇宮花園拍攝,天上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我則躲在一棵大樹下。天氣的原因花園里的花草顯得格外鮮艷。如果就這么拍過去,其實就是一個空鏡,所以我需要等待合適的人。等了許久,在一些人來來往往之后,終于等到了一對情侶,我覺得挺適合拍攝的。 所以這里也有一個小技巧:遇到一個很好看的場景,可以在這里待出現(xiàn)著 眼點。 05 取景范圍不對 取景范圍選擇不對也是很影響畫面的。取景范圍過大,往往會讓很多“沒用”的元素進入畫面。取景范圍過小,往往會對主題的表達并不充分。 我們看這張照片,典型的取景范圍太大。畫面右邊的人甚至因為過于顯眼干擾了主體——拉小提琴的少女。同時因為取景范圍太大,所以主體人物也顯得很小。 這時候應該變焦,或者走近一些拍攝,突出拉小提琴的少女,把雜亂的人群放到畫面外。 這張照片則存在取景范圍太小的問題。貓咪整體都沒取全,同時環(huán)境也沒有交代。這種照片常見于新手的相冊。 正面例子 在日本九州大分的山水館,酒店后院是一個很好看的庭院。這樣的取景范圍恰到好處。如果縮小一些取景范圍,門和桌椅都會因為太靠邊顯得畫面看起來不舒服。而擴大一些取景范圍,旁邊的垃圾箱就進入畫面了。 06 前景畫蛇添足 畫面需要前景通常只有一個原因,有了前景能更加烘托主題、氛圍。比如拍攝風景,主題就是美,如果有了前景,一定要更美。如果不是的話,就沒必要加前景。 不知道有的人從哪兒學的,說畫面一定要有前景。這種話聽起來似乎很厲害, 實際完全沒道理。 這張照片中,前景將畫面切割成了兩個部分。但是兩個部分沒有什么必要關聯(lián),也沒形成什么對比,反而因為前景的加入對畫面造成了嚴重的干擾。不如不加前景。 正面例子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卡拉村拍攝的“鳥籠西施”。鳥籠是當?shù)氐奶厣a(chǎn)品。在鳥籠店,我為“鳥籠西施”拍攝了幾張照片。在她前面擺了很多鳥籠,這樣既烘托了氛圍,也給畫面增加了層次感。 07 背景中有不該有的東西 拍攝風景的時候撿撿垃圾, 拍攝人像的時候躲躲背景中的人,這都是拍攝的常識,但是就是有人不注意。 兩個海灘上的舞者,一看就是畫面中的主體人物,但是周圍那么多人,造成這張照片看起來非常亂。顯然應該找沒有人的海灘,或者改變拍攝角度去避開這些人拍攝。至少應盡量讓背景中的人物不明顯。 正面例子 為什么就算是拍攝人像,都要好好找環(huán)境呢?就是因為照片從來都是一個整 體。記住,對取景來說,您畫面中的每一個元素盡量都要對照片主題有推動作用, 就算是沒有作用,至少不能起到反面作用。 |
|
來自: hercules028 > 《攝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