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專題復(fù)習 一、字詞小結(jié) (一)一詞多義 是 是日更定(這)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斷動詞,是) 更 是日更定(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 更有癡似相公者(還) 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么)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句末語氣助詞,?。?/span> 絕 湖中人鳥聲俱絕(消失) 佛印絕類彌勒(極)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一 上下一白(全) 余拏一小舟(數(shù)詞,一) 長堤一痕(數(shù)詞,一) 白 上下一白(白色的)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 大 見余大喜(非常,十分) 余強飲三大白(與“小”相對) (二)古今異義 余住西湖 余 古義:我 今義:剩下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強 古義:盡力 今義:勉強 白 古義:古人罰酒時用的酒 今義:白色 是日更定 是 古義:這 今義:對,正確,判斷動詞 (三)詞類活用 大雪三日。 (“雪”名詞用作動詞,下大雪) 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詞用作動詞,客居) (四)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是金陵人,客此。(“是”判斷動詞) 2.省略句 見余大喜。(“見”前省略了主語“兩人”)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而”后省略了介詞和賓語“與之”) 是金陵人,客此。(省略了“客”后的介詞“于”) 及下船。(省略了“及”后的主語“余”) 3.倒裝句 更有癡似相公者。(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更有似相公癡者”) 二、疏通文意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連續(xù)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初更時,我撐著一只小船,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只見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長堤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一點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著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沸騰。他們看到我十分高興地說:“在湖中哪能還有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低聲嘟噥道:“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span> 三、翻譯語句 1.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譯文:這一天晚上初更時,我撐著一只小船,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譯文:湖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只見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3.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譯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長堤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一點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譯文:在湖中哪能還有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 5.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譯文: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同他們道別。 6.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文: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四、理解性默寫 1.點明時間地點及當時環(huán)境的句子是: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描繪了一幅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從聽覺入手,描繪出一幅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寒冬靜默圖;作者不從視覺寫大雪,而通過聽覺來寫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與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意境相同;寫出大雪紛飛,一片寂靜)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3.“獨”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隨俗流、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的句子是:獨往湖心亭看雪。 4.描寫雪景的句子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5.運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一幅舉目皆白的景象(寫水天交融、白雪皚皚;形容湖上雪光水氣,一片彌漫,從總寫的角度生動地寫出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景象;總寫湖山夜雪全景圖)的句子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6.文中采用白描手法,化大為小,寥寥幾筆,突出景物的特征,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把景物寫意山水畫(用白描手法描寫湖上景物悠遠脫俗,創(chuàng)造出一種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7.使用數(shù)量詞表現(xiàn)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覺其小的句子是: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8.點明作者偶遇知音的驚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9.以舟子的喃喃之語收束全文(含蓄表達文章主旨;“癡”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話結(jié)尾,具有畫龍點睛,深化意境的作用;借舟子的話來點明作者看雪的癡態(tài);議論的語句,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做人做事,必須要有一種執(zhí)著、癡迷的精神,就會想到文中的一句。襯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的句子是: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五、問題探究 第一段: 1.作者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深意嗎? 明確:作者仍使用明代的紀年,說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終是沒有滅亡的,抒發(fā)其懷念故國的深情。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想一想這句中“絕”字的妙在何處? 明確:(1)寫出了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 (2)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 (3)一個“絕”字,從聽覺入手,描繪了一幅人鳥受凍,悄然無聲,不敢外出的寒冬靜默圖。寫出了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 3.“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有什么表達作用? 明確:(1)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 (2)表現(xiàn)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志趣。 (3)暗示作者的“癡”,為下文作伏筆。 4.“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看”字改成“賞”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不好。魯迅先生曾認為白描手法“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不賣弄”,“看”改成“賞”就有些做作了。 5.本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表現(xiàn)了作者孤傲高潔,不隨波逐流的心境,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和特立獨行的個性。 6.課文是從哪幾個角度寫西湖雪景的? 明確:(1)角度:①概括式描寫(側(cè)面描寫),“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從側(cè)面寫“大雪三日”后人聲鳥鳴斷絕的寂寥凄清。 ②全景式描寫(間接描寫),“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寫出了雪后霧氣彌漫,云天山水合而為一,完全稱為雪雨霧的世界。 ③集合式描寫(動態(tài)描寫),“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幾句,由遠及近,收羅了雪后西湖之景,仿佛是一個逐漸拉近的長鏡頭,極寫大雪造成的“藝術(shù)效果”。 7.本文中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來寫雪景的?寫景時采用了怎樣的順序? 明確:(1)作者寫雪景,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手法叫白描。 (2)采用了從整體到局部的描寫順序。在整體描寫部分,又采用了由小到大、由遠到近的順序。 8.“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描繪出了一個怎樣的世界?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慨?其中“天與云與山與水、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边@些詞對表達中心思想有何作用? 明確:(1)描繪出了西湖大雪后一片寂靜,湖山封凍,白雪茫茫的景象,由上到下,由湖到堤,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層次清楚地描繪了一幅渾天地茫茫,渾然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雪夜靜謐世界。 (2)體現(xiàn)了作者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的追求,抒發(fā)了一種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3)這些副詞、量詞的使用,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于微觀中顯出宏觀,把鋪天蓋地的雪景烘托出來,寫出了視覺的移動,使人感嘆人在天地間,不過是滄海一粟。 9.“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什么景象? 明確:顯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混濛一片,舉目皆白的景象。 10.“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個句子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有何特點? 明確:(1)連用三個“一”字,與“上下一白”相呼應(yīng)。 (2)寫法上,作者未站在一個固定點上,而是不斷變換角度寫景寫人。 11.品味加點詞語,說說下面句子寫景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明確:示例一:加點詞運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又富含變化,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人與自然構(gòu)成富有意境的藝術(shù)畫面,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諧統(tǒng)一。 示例二:加點詞語精煉準確地概括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介”“兩三?!蓖怀鲞@些夜色雪景的單調(diào)和渺小,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構(gòu)成強烈的對比,人與自然構(gòu)成富有意境的藝術(shù)畫面,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諧與統(tǒng)一。 12.閱讀課文,說一說“痕”“點”“芥”“?!彼膫€詞好在哪里。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量詞增強語言表現(xiàn)力的例子有很多,請舉一例。 明確:(1)四個詞用了白描的手法,于微觀中顯出宏觀,把鋪天蓋地的雪景烘托出來?!昂邸睂懗隽俗髡咭曇暗拈_闊,“點”“芥”“?!睂懗隽送ぷ?、舟、人的渺小。這些夸張之詞顯得貼切自然,突出了視覺的移動,又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天地的空曠,人物的渺小。 (2)例如:一彎新月,一葉扁舟,一輪圓月,一眼泉水,一抹彩霞等。 13.文中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后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況且文章末尾舟子還出現(xiàn)了,這是不是矛盾的? 明確:不矛盾。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為之?!蔼殹辈粌H僅是形單影只,更表現(xiàn)了作者與眾不同的心態(tài)與情趣。在作者看來,蕓蕓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孤傲。 第二段: 14.文章第二段主要寫人,是否偏題? 明確:不偏題。(1)本文用了一半的篇幅來寫人,寫奇遇,寫飲酒,抒發(fā)感慨,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涵。(2)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而更具有魅力。(3)本文寫景,同時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點睛之筆往往在此。 1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語,與文中哪句話相互映襯?試結(jié)合語境,分析這兩句話的深層內(nèi)涵和表達效果。 明確:(1)與“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相互映襯。 (2)此語從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實則也是作者的心語。聯(lián)系前文,作者以為他自己是“獨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負責地認為他們是唯一來湖心亭看雪的,但是雙方的“獨”,都被對方的到來消解,所以他們感到驚訝;而后文中舟子的喃喃之語,實則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另一種形式的回響。而道出客為“金陵人”,更潛藏著故國之思。 (3)這種錯落互見式的表現(xiàn)手法,以此含彼,以單方代雙方,既簡潔明快,又含蓄深婉。 16.文中寫湖心亭巧遇兩人的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 明確:一是給沉寂渾茫的夜景增添一分生氣和一分暖色,使文章富有波瀾; 二是借他人之口抒發(fā)知己難逢的惆悵。 17.作者引用舟子的話有什么用意?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明確:(1)作者引用舟子的話點明文章主旨,包含了對“癡”字的贊賞,作者的確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緒。 (2)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只“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側(cè)面烘托。 18.高雅的情調(diào)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癡”字來形容作者,說說這個“癡”字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作者借舟子的一個“癡”字點明主題,突出了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現(xiàn)了作者鐘情膳食、淡泊、超凡脫俗的獨特個性。 19.“癡”是選文的文眼,請分析它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明確:“獨往湖心亭看雪”是我之癡,亭中人煮酒賞雪是客之癡,我與客同賞雪是兩者之癡。一個“癡”字,表現(xiàn)了客之雅趣,我的志趣,同時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故國之思。 20.文中在敘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受?)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說明。 明確:(1)運用了神態(tài)、語言、動作描寫 (2)表現(xiàn)了作者喜悅豪爽之情。“強”表現(xiàn)作者的喜悅、豪爽心情。“拉”表現(xiàn)客人的喜悅心情。 全文: 21.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情趣?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明確:作者在天寒地凍、西湖人跡罕至的情況下仍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xiàn)出他癡迷山水、不隨流俗的生活情趣。 22.哪些動詞表現(xiàn)作者的“癡”?“癡”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yīng)?寫出作者什么心情? 明確:(1)拏、擁、往、看 (2)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yīng) (3)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 23.作者寫雪景,為什么要著力去寫堤、亭、舟、人? 明確:側(cè)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層次清楚地描繪了一幅天地茫茫,渾然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畫,情趣盎然。 24.文章題目是《湖心亭看雪》,為何要寫遇人喝酒的情景呢?作者寫此內(nèi)容有何作用? 明確:(1)這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在作者心中,湖中的雪景固然令人陶醉,令人回憶,但畫面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和巧遇知音的思想情懷更令人難忘。(2)這樣寫既突出了雪景,又突出了情真。 25.結(jié)合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以記敘開頭,以議論結(jié)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靜中有動,寂中有聲。 26.讀完這篇文言文后,有同學認為在這樣天寒地凍、人和鳥都銷聲匿跡的情況下,張岱外出賞雪的行為很傻。你是否贊同?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愕目捶ā?/span> 明確:我不贊同。正是在天寒地凍的情況下,張岱才欣賞到了“天地茫茫,一片空闊,萬物渺小”這樣悠遠脫俗的景致,他的行為表現(xiàn)了他對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的癡迷。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岱才遇見了和他一樣有閑情雅致的知己,并得以和知己在賞雪時暢飲,也表現(xiàn)了他對世俗之外雅情雅致的癡迷。這樣的行為不傻。 27.本文借西湖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抒發(fā)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同時天涯遇知音的喜悅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故國之思。 28.你從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張岱的“癡”?你是怎樣理解的?中國古代文人中寄情山水的“癡人”還有不少,請舉一例,并簡述其“癡行”。 明確:作者的“癡”表現(xiàn)在(1)癡行,“獨往湖心亭看雪”“強飲三大白”,表現(xiàn)作者特立獨行、率性認真的一面(癡迷于高雅脫俗的情致)。(2)癡景,欣賞大雪無痕的世界,映射出對高潔人格的追求(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3)癡情,“崇禎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記述,透露出無限的悵惘和淡淡的哀愁(癡迷于感傷懷念故國) 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癡人”還有:陶淵明隱居南山,喜歡菊花。 29.文章在寫景的同時,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感受。說說你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明確:(1)委婉地傳達出作者閑適恬靜、遠離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3)表達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4)寄托了作者對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嘆。 拓展: 30.西湖美景受到眾多文人雅士的喜愛,請寫出幾句寫西湖的詩詞佳句。 明確:(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 (2)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 (3)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 31.請根據(jù)對本文的理解,擬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 明確:獨往看雪顯情趣,對坐飲酒抒閑情。 32.古往今來詠雪的古詩極多,請寫出幾聯(lián)。 明確:(1)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3.對比閱讀《江雪》《湖心亭看雪》,按要求答題。 [甲]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1)乙文中敘寫亭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明確:①運用了神態(tài)、語言、動作描寫。②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和豪爽之情。 (2)從甲詩“獨釣寒江雪”和乙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可以看出兩位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懷和生活態(tài)度? 明確:兩個“獨”字都表現(xiàn)出作者獨立獨行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tài)度。 (3)用自己語言描述“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所表現(xiàn)的景色。 明確: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無的長堤的痕跡,一個墨點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葉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兩三個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罷了。 (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寫了雪景和人的活動,但所運用的描寫手法和所表達的感情不同,請簡要分析。 明確: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為人設(shè)。在表達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愁緒;而《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5)試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與柳宗元詩《江雪》在描寫的角度上有何不同。 明確:張岱通過聽覺來寫?!昂腥锁B聲俱絕”,寫出大雪后湖面封凍,人、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冷得不敢作聲,連空氣也仿佛凍結(jié)了。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寫出了大雪的威嚴。柳宗元這幅江天大雪圖是從視覺著眼的,江天茫茫,人鳥無蹤,江雪中獨有一位垂釣的漁翁。 34.“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與下面鏈接材料中的“獨”有何區(qū)別? [鏈接材料]: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明確:“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在文章中映襯的是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顯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體現(xiàn)了作者孤寂的心情,暗示了作者的“癡”。而鏈接材料中的“獨”字體現(xiàn)的是陶淵明對菊花的偏愛以及周敦頤對蓮花的喜愛,偏重審美趣味,映襯了兩人孤傲獨立的性格。 35.張岱在《陶庵夢憶序》里說自己是“癡人”,在本文中也自詡是“癡”,請你結(jié)合鏈接材料和文章體會兩篇文章的“癡”所表現(xiàn)出的共同情趣。 [鏈接材料]: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旋蟻穴①,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問佛前,一一懺悔。不次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 ——張岱《陶庵夢憶序》 注釋:①黍熟黃粱,車旋蟻穴:就是現(xiàn)在所熟知的“黃粱一夢”的故事,喻榮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②次:以……為次序。 明確:“癡”是對張岱最確切的評價。首先,他可在大雪日賞雪,他可用寫文章來打發(fā)時間,從此可看出他有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超凡脫俗的行為和孤芳自賞的情懷。其次,原文中他用沿用明朝的年號,材料中“城郭人民”可看出他對故國往事的懷戀。 36.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也描寫了雪景,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情感上的不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節(jié)選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明確:《湖心亭看雪》使用了白描的手法,由遠及近,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肚邎@春.雪》中的“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象中延伸,給人天地蒼茫、純?nèi)灰簧?、磅礴大氣的感覺,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 37.這篇文章中作者表現(xiàn)出來的“癡”情與蘇軾在《記承天寺夜游》中表現(xiàn)出來的“閑”情,有一些共同之處,請你概括。(至少兩點) 明確:(1)都有一種高雅的生活情趣。(2)都有熱愛自然的閑情逸致。(3)都是在人生愁苦中寄情山水、排遣抑郁。(4)都在快樂、愉悅之下隱藏著淡淡的愁緒。(5)都有遇上知音的愉悅。 38.閱讀以下鏈接材料,并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張岱和歐陽修情感表達的異同。 [鏈接材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明確:異:(1)張岱通過寫自己夜游西湖,獨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表達了自己遺世獨立,不隨流俗的高潔情懷,以及癡迷于山水,超脫于世俗的閑情雅致。還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帶有淡淡的哀愁;(2)鏈接材料通過對醉翁亭周圍早晚和四季景色的描寫,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fā)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同:兩個文段都意圖告訴我們要保持自己高潔的情懷,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和不如意,都要保持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