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文稿 圖/來源網(wǎng)絡(luò) - 同樣是下雨天,有的人焦急,認為雨天阻礙了自己掙錢,干擾了自己的戶外活動。 而有的人說,雨天聽雨,心情寧靜,不妨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至于到底是得到,還是失去,不作考慮,也不去多想。 眼里有星辰大海,不管前面的風景如何,都能夠聞到鳥語花香;心有繁花似錦,不論遇到一番怎樣困境,依然能夠笑口常開。 所以,很多時候,同樣的一件事、一處風景,卻能夠帶給自己不同的感受與看法。 事情是一樣的,只是看待角度的偏差,進而引發(fā)心態(tài)上的差異。 由此可見,心態(tài)好了,一切問題都可以不是問題。 反之,心態(tài)差了,一切沒問題,都可能變得有問題。 1、心態(tài)好,人緣就好 一個人只有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是自己的靠山,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的時候,才算成熟。 也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不去抱怨,對自己有擔待,對生活有擔當。 與其耗費寶貴的時間去抱怨,不如及時止損,放下偏見和執(zhí)念,一切好或壞,由自己承擔。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生命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歲月待我涼薄,我一笑而過。 心態(tài)好了,再痛苦的事情,都能夠笑著面對,這樣的人,反而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欣賞,得到他人的信任。 心態(tài)好的人,人緣自然好,因為懂得體諒,懂得包容,因為對方經(jīng)歷的苦,自己都經(jīng)歷過,對方?jīng)]有經(jīng)歷的痛,自己也經(jīng)歷過了,于是更容易看得開。 心態(tài)好的人,都沒什么架子。 反之,心態(tài)不正之人,時時處處都可能彰顯出一種沒來由的傲氣。 曾國藩年少時,傲氣十足,從湖南考中進士,更是目中無人,覺得更少人能夠高攀自己,也沒有什么人能夠配得上跟自己結(jié)交。 小地方帶來的優(yōu)越感,讓曾國藩自覺高人一等,直到自己到了翰林院,心底里那一份傲氣被摧毀得煙消云散,也在大地方里知道了自己的視野如同一只井底之蛙,羞愧不已。 正如知名法律學者羅翔所說:“所有的優(yōu)越感,都源于無知?!?/strong> 骨子里一旦潛藏了優(yōu)越感,就會本能地暴露出來,言行舉止之間,自然會瞧不起別人。 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自己瞧不起別人,別人自然也就可以瞧不起你。 于是,在這個互相瞧不起的過程里,朋友自然就少了,人緣自然就差了。 而真正心態(tài)好的人,能包容萬物,何況是跟自己性情不一樣的人呢? 2、心態(tài)好,困難就少 很多人,遇到問題,就在那里抱怨,憤怒不滿,似乎自己被別人占了天大的便宜一樣。 事情還未搞清楚,就急著下結(jié)論,就惱羞成怒地想要一個結(jié)果。這種性子的人,心態(tài)差不說,脾氣更是差到底了。 世界變化萬端,人與人之間,但凡有接觸,就難免滋生一些矛盾和爭執(zhí)。 這是天性使然,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一個人若是一味地喜歡在小事上糾結(jié)、糾纏,甚至帶著怨恨過日子,這種日子難免過得相當失敗。 《菜根譚》講:“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strong>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的運行規(guī)律,也無法改變他人的想法,但是,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 有了一份好的心態(tài),就能夠隨時接受一些意外。 當別人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心態(tài)好的自己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反而還能夠反過來替對方著想。 當心態(tài)足夠端正,內(nèi)心足夠強大,才能治愈一切。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被貶到惠州,非但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心胸,在黃州生活時,也能夠在雨天里高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strong> 有的人,在生活不順時,整日愁眉苦臉,怨天尤人,甚至就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好好奮斗下去的魄力。 但蘇軾不管處于何種人生低谷之中,依然保持著好心態(tài),順境逆境,不妄喜,也不惶恐。 世間萬事,皆有兩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正所謂,月圓則缺,水滿則溢。 心態(tài)好的人,困難自然也就少了。 3、心態(tài)好,煩惱就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圓滿,追求美好的生活。 楊絳先生如是說: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跟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每個人都擁有巨大的能量,其力量源自于心理跟情緒。我們不妨可以這么認為,一個心態(tài)好的人,便是將自身的能量放在了對方的事物上,將埋藏在內(nèi)心里的精力跟能力,得到了正確的發(fā)揮。 于是,心態(tài)放寬,積極向上,用正能量去感染別人,在這個過程里,既提升了自己,也助力了他人。 《道德經(jīng)》里講: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strong> 凡事凡物都有兩面性,如果我們失去了好的心態(tài)去看待,丟掉了原則去對待一些事物,久而久之,我們便容易陷入一種困惑當中。 心態(tài)好的人,看破不說破,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輕易展現(xiàn)自己的心思。 不爭不搶,隨時拿得起,也放得下,活得糊涂,卻想得明白且通透。 不悲不喜,隨時想得通,也看得透,不去招惹,始終活出自己的自在。 心態(tài)好了,煩惱自然少了。 塞繆爾·約翰遜說: “心存偏見的人總是弱者。” 因此,一個心態(tài)好的人,總是帶著開闊的眼界去對待世間萬物,也能夠保持著睿智的城府去對待一切,而不是帶著偏見,自斷前程。 好話不進心,壞話不留心。唯有心態(tài)良好,心態(tài)平和,方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