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主流文化都是以儒家為主的圣人文化,隱士文化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占有很大比例,但始終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很難引領中國文化的發(fā)展。 但是不得不說就是這樣的一種“邊緣文化”給古代中國帶來格外不同的新變化,雖然士大夫們并沒有真正隱士那樣的田園理想,但是在態(tài)度上是格外認同。那么隱士文化究竟與中國文化有著怎樣的關系,對于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究竟起了多大作用? 一、隱士究竟是個什么身份? 1、隱士代表著一種精神追求 《南史·隱逸》云:隱士“須含貞?zhàn)B素,文以藝業(yè)。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strong>《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又曰:“遁世無門?!?/p> 又曰:“高尚其事?!笔恰百t人隱”,說明隱士主要指的是有能力去做官但是因為自己良好品質以及非常人心態(tài)而選擇不入仕的文儒,中國歷史上的隱士很多,最為出名的應該算是陶淵明,畢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好田園山水,吸引了人們數(shù)千年。 陶淵明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并不能算作是一個隱士,因為他是先官后隱,并不是一開始就懷揣著美好的山水理想的,而是在經(jīng)歷過官場上的一切骯臟之后,對于官場失望透頂才選擇美好的田園風光躲避政治現(xiàn)實的。 純粹的隱士歷史上有沒有?答案是有的,但是很少,因為中國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是直接受到儒家入仕思想的影響。 本來原來真正的儒家思想并沒有如此強烈的入仕要求,只是后來統(tǒng)治者為了便利自己的統(tǒng)治,將此內(nèi)容進行夸大和修改,使得儒家思想能夠真正為自己服務。 其實孔子原本的主張是,人們有能力且自己有意愿參與政治,可以選擇入仕的道路,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并且自己沒有一定的意愿,那么也可以不用入仕,一切看自己的選擇。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思想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很可惜,并沒有很好地傳承下來。大部分的隱士都是在入仕失敗后才選擇了隱士的道路。 純粹的隱士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絕大部分都是只存在于上古時期,比如商周時期伯夷叔齊誓死不肯吃周朝糧,而活活餓死,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介子推也是如此,因為恪守自己心中的“節(jié)”而喪失了生命,對于這些人來說,自身良好品質的保持以及崇高的精神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 這就是上古時期的隱士精神。這樣的隱士精神是處于一種“邊緣文化”的。因為隱逸崇尚的是個人自由,注重個人的選擇以及對于生命真正需求的追尋,統(tǒng)治者需要的是完全依附于統(tǒng)治的人,不需要脫離于統(tǒng)治范圍的人。 因為這樣人的存在只能對于當時的政權產(chǎn)生一定的威脅,鼓動大量的人進行脫離統(tǒng)治權力的活動,這樣的一種文化很明顯,是不利于統(tǒng)治者進行社會統(tǒng)治的。 所以在文化選擇上,統(tǒng)治者會規(guī)避這樣的文化選擇,一般都會對當時流行的隱逸文化進行打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魏晉時期的嵇康案件。 當時嵇康為何會被司馬炎處以死刑,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太學生為嵇康求情,這些都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自身利益與當時流行的隱逸文化發(fā)生了嚴重沖突,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必須要對隱士以及隱逸文化采取高壓政策。 2、隱士與中國傳統(tǒng)的禮教文化發(fā)生沖突,其身份沒有得到禮教承認 隱士可以理解為在外游離分子,是不受當時政治制度很大限制的,不像直接在統(tǒng)治范圍內(nèi)的居民,一般都會收到統(tǒng)治者那樣或者這樣規(guī)定的制約,使得自己的自由受到嚴重阻礙。魏晉時期,嵇康的死亡就是兩種文化相沖突的明顯例子。 嵇康算是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娶的夫人還是曹操的孫女,總體來說嵇康原本的家庭環(huán)境是不錯的。 但是嵇康長久處于官場中,深刻明白官場的險惡以及那些燈紅酒綠,嵇康久而久之逐漸對官場失望,寄情于山林。后來結識了阮籍等六人,成為名震一時的竹林七賢。 當時的竹林七賢是隱士的著名代表,被太學生崇尚至極。司馬家族知道竹林七賢在太學生、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所以總是邀請竹林七賢加入到他的政治聯(lián)盟。有些人對此動心了,但是也有些人秉持住自己的本心,保持了隱士的基本風范,沒有向世俗低頭。 比如阮籍、山濤都被司馬家族收買,進入到西晉的官僚體系之中,但是嵇康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太過于不齒,所以給最好的朋友——山濤發(fā)了兩封絕交書。司馬炎正找不到借口來懲治嵇康,沒想到嵇康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司馬炎剛好利用了這兩封絕交書,借口嵇康有違圣人教導,不符合開朝禮教的風范,處以死刑,并且死刑的執(zhí)行還是公開執(zhí)行,明擺著就是殺雞儆猴,告訴那些隱士,不要扇一些太學生的風,鼓動國家的政治根基。 死刑執(zhí)行之時,據(jù)說三千太學生集體為嵇康送行,嵇康死后,史書記載,司馬炎是后悔萬分,但是人都死了,后悔有什么用? 明顯就是帝王做做樣子給那些信仰嵇康的人看的,為的就是博取他們那些人的一點同情,連死人都不放過,不愧是帝王家出身的。 通過嵇康的例子,可以看出隱士與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矛盾究竟有多大,大到就算有很多人信仰你,但是由于違背了統(tǒng)治階級的主流思想,還是會拼命壓制。 但是還是會有些帝王對隱士格外敬重,除了帝王本身就尊敬品格高尚的人之外,那就是帝王之道了。 二、隱逸文化本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只不過邊緣化了 1、魏晉南北朝時期隱士居多,隱逸文化達到了一個高潮 東漢末年,由于政治的極度崩盤導致社會秩序一團亂麻,人們沒有辦法正常生活。所以很多人都傾向于在山林之中躲避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所謂的隱士。 另外,東漢末年流行人物點評(應該是受到了官方選拔人才制度——征辟制和察舉制的影響),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究竟如何,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究竟如何,大多時候都是要看這些著名的點評師對你的評價。 如果對你評價較好,那么傳出去,就會有很多社會上層的人和你交朋友,因為你得到了名家的認可。 由于古代中國獨有的隱士傳統(tǒng),使得人們在點評的過程中,總是不自覺地向隱士那方傾斜,點評師包括社會上絕大部分人認為,隱士一定是品質優(yōu)良的君子,否則怎么能夠抵擋住世俗中的種種誘惑,保持自己的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歸隱山林。 所以在大部分人看來,隱士就是君子中的君子,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得以窺見。當然也有一些小人冒充隱士的身份,騙取一些著名點評師的點評,以此來獲得與社會上層交流的機會,進而融入社會上層,達成自己想做官僚的目的。 這樣的行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常見,所以點評人物的時候,往往會多一份小心。受隱逸文化的影響,社會上層掀起了玄學、酒等相關的隱逸文化風潮,并且一直持續(xù)到唐朝初年。 很正常,因為社會都在崇尚這樣的生活方式,對于殘忍的社會現(xiàn)實,誰都不想承認,都向往的是山水之間自在行樂的隱士。在此時期,隱逸文化居然和中國主流文化和諧共存了,可能是因為社會上層在引導的緣故。 2、獨有的政治結構孕育出獨有的隱士文化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盡管自古以來,中國的統(tǒng)治者們都在積極打壓隱逸文化,但是隱逸文化還是存在,并沒有因為統(tǒng)治者的高壓政策而消失。 這體現(xiàn)了隱逸文化本身就具有充足的活力,也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社會人們的多樣選擇。隱士的成為無非是一種個人選擇,這個個人選擇最多因為時代的局限而不斷地被放大,最后選擇了成為隱士。中國隱士文化之所以發(fā)達是因為中國獨有的政治結構。 中國自古以來就和歐美地區(qū)的政治結構不一樣,歐美地區(qū)的政治結構是社會上的每個階層都有一定的精英分子,無論那一個階層起來引導一定的社會革命,最后成功的幾率很大。 但中國的精英分子由于中國獨有的政治結構都被局限在士大夫階層,使得其余階層的人并無太多“聰明人”,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古代舉行了那么多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但是大多失敗的原因所在。 在精英分子集聚的士大夫階層,難免會有很多矛盾和不可想象的事情發(fā)生,聰明人和聰明人打交道總是很困難的,所以在其中生活也是很累的,想要成為隱士,這樣的愿望也不足為奇。 三、總結 隱逸文化從產(chǎn)生開始就屬于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雖然從歷代的評價上來看,它并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卻有著主流文化無法包含的價值所在,不能僅僅依靠社會上的影響力或者時代的局限去衡量它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魏晉南北朝史》 2.《南史》 3.《周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