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蛇之夏》精選連載之二。 1 古埃及文明的蘇美爾起源在埃及統(tǒng)一之前,蘇美爾文化對尼羅河谷早期文化輸入影響已經(jīng)被考古證明。在大約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統(tǒng)一之前,在埃及南方和北方被認為存在兩種文化。他們有不同的國王,戴不同的王冠,有不同風格的神祗崇拜。北方的陶器顯示有受來自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地區(qū)的文化影響。而南方的設計風格則是來自于蘇美爾人的影響。而北方使用磚塊建造矩形風格的墓地,也是來自于蘇美爾文化的輸入。一些陶器上象形符號與同時代的蘇美爾人象形書寫文字也相似。蘇美爾文化風格的圓柱形印章在早期尼羅河谷文物中就已出現(xiàn)。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游牧民和蘇美爾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脊抛C據(jù)證實古埃及存在兩種不同的人骨。數(shù)以千計的古代埃及骨骼測試證明古埃及人為“高加索人種”。蘇美爾或不是一次性進入尼羅河流域,而應該是在不同時代多批人多波次進入尼羅河流域。從9000多年前到6000多年前,人們在尼羅河河谷定居,開始在岸邊建立房屋,并進行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chǎn)活動。早期的古埃及新石器文化帶有鮮明的蘇美爾文化特點,從類克洛維斯-梭魯特石器、彩陶到雕像等。前王朝時期尼羅河谷的一些化妝用石板有很多是兩個動物面對面對稱造型設計。兩個動物面對面的藝術設計風格在蘇美爾文化中很常見,可能是蘇美爾文化對尼羅河谷的輸入。蛇頸母獅頭怪獸也被考古確證是蘇美爾起源。在埃及早期大量墓葬和巖石繪畫中,描繪有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風格的船、符號和人物。 最能體現(xiàn)蘇美爾文化影響的標志是國王名字形式和墓葬風格?,斔顾?Mastaba)是古埃及一種墓葬形式,用泥磚砌成有地上建筑的矩形結構的陵墓。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靈魂不滅,因此他們特別重視建造陵墓。金字造就是從瑪斯塔巴陵墓結構上發(fā)展起來的。而這種瑪斯塔巴結構被證明來自于蘇美爾文化輸入。復雜穩(wěn)定的墓葬建筑方法明顯地拷貝自美索不達米亞的建筑。
來自于蘇美爾影響最決定性的標志是國王的“王宮門面”標志。“王宮門面”就是國王的徽章,它是王宮前面凹凸結構墻的象形符號?!巴鯇m門面”從第一王朝就開始使用。它的形狀是用叫塞拉赫(Serekh)設計風格體現(xiàn)的。這個形式是代表荷魯斯神的鷹站在宮殿上,法老的名字就放在宮殿里面,這就是“陛下”的來歷。
在王朝開始之前,在埃及也沒有金屬、藝術、紀念建筑、文字等文明元素逐漸發(fā)展的符號。法老和他們復雜的文化似乎來自于突然出現(xiàn)的靈感。為解釋古埃及王朝文明的出現(xiàn),20世紀上半期許多埃及考古學家強烈支持“王朝種族理論”(Dynastic RaceTheory),他們認為古埃及文化的突然變化來自于美索不達米亞“外來精英”的影響。該理論認為古埃及王朝文明最早的根是來自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入侵者,學者們相信第一個埃及“酋長”來自美索不達米亞,他們后來成立了第一王朝,把文化帶給土著人群,同時第一王朝開始之后,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影響開始衰退,古埃及人開始走向獨立發(fā)展自己的文化,這是古埃及走向富強文明國家的重要一步。新來者被相信是帶著鷹神-荷魯斯進入埃及的,因此他們被稱為荷魯斯的跟隨者。涅伽達文化(Naqada)是埃及史前新石器時代重要的遺址以及前王朝時期墓葬區(qū)域,年代介于公元前4400-前3000BC,它的最后階段涅伽達三期(Naqada III )與古埃及前王朝時代連續(xù)(公元前3200-前3000BC)。在屬于涅伽達文化I時期與涅伽達文化Ⅱ時期之交的一個墓中(涅伽達1540號墓)發(fā)現(xiàn)的一塊陶片上,畫著一個象征王位符號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這是王權的標志之一)。在一處遺址還發(fā)現(xiàn)一段城墻的模型,這表明了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長,甚至戰(zhàn)爭的存在。 涅伽達文化II期(Naqada II),又叫格爾津文化(Gerzean),約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200年前后。位于今埃及南部一些地區(qū),這時期發(fā)展了王朝文化,并成功地實現(xiàn)古埃及南北政治與文化統(tǒng)一。在涅伽達和希拉康波里兩地,發(fā)現(xiàn)了與普通人的十分簡陋的墓極不相同的畫墓。在希拉康波里,發(fā)現(xiàn)了前王朝末期兩個國王蝎子王和卡王的文物。關于蝎子王,在北方今開羅附近的圖拉也發(fā)現(xiàn)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結合蝎子王權標頭上的圖刻內容,學者們推測,他可能對北方進行過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這個地區(qū),這是最早的有關埃及統(tǒng)一的證據(jù)。格爾津文化結束與埃及統(tǒng)一時期一致。 下埃及以蛇為圖騰,上埃及以鷹為圖騰,這是蘇美爾鷹蛇文化到達尼羅河谷后進行了分拆。換句話說,炎帝和黃帝的祖先應該來自于涅伽達I晚期和涅伽II早期的蘇美爾人,兄弟倆分別在上下埃及發(fā)展,各自吞并了一些當?shù)匦〔柯涠鴫汛?。大約在前3200年左右,南方上埃及的黃帝集團與北方下埃及炎帝集團發(fā)生阪泉之戰(zhàn),戰(zhàn)爭結果,黃帝勝出,炎黃統(tǒng)一,也即是上下埃及統(tǒng)一。統(tǒng)一之后進入涅伽達文化三期(前3200-前3000年),即古埃及第0王朝或者前王朝時期。而這個時期就是中國傳說中的五帝時代。 2 古埃及的早期文化北非的氣候干熱,這一地區(qū)的人們集中居住在尼羅河流域,尼羅河成為了埃及的生命線,尼羅河每年的定期泛濫帶來肥沃的土壤,為穩(wěn)定的農業(yè)經(jīng)濟和完善的中央集權社會創(chuàng)造了條件。距今9000多年前,已有人在尼羅河河谷定居,開始在岸邊建立房屋,并進行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chǎn)活動。距今7000多年前,埃及人開始使用銅器,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約在公元前5500年,一些小部落開始生活在尼羅河流域,發(fā)展成一系列牢固控制了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文化。埃及最早的文明開始于下埃及的奧瑪里(el-Omari)、莫林達(Merimda)和法尤姆(Faiyum)。由于處在撒哈拉沙漠、尼羅河流域和近東的十字路口上,法尤姆的新石器文化顯示出各自的特征,因先進的石器而聞名,發(fā)展成為埃及史前的石器工藝(Lithic Technology)。莫林達(Merimda)是北方最大的部落之一,擁有獨一無二的精巧的花瓶、陶環(huán)架、勺子,以及古王國時期流行的石制權杖。 埃及南方最早的文明是巴達里文化(Badari),出現(xiàn)時間比北方晚了幾個世紀。與北方的馬底(Maadi)、布陀(Buto)、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文明同時代。巴達里文化以它高超的制陶業(yè)、石器和銅的使用而聞名于世。巴達里墓葬,帶有社會階級痕跡的簡易墓坑,顯示出文明已經(jīng)在有權勢的首領的控制下。在北方,馬底人的陶器有時裝飾有鳥,標記有法老荷魯斯名的塞拉赫(serekh,“王宮門面”,為古埃及方形王徽)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被認為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的標志。馬底也是黑陶器皿的主要來源,當北方落入上埃及統(tǒng)治者之手后它在南方的分布更加廣泛。在南方,約公元前4000年,涅伽達(或翻譯奈加代)文化(Naqada culture)逐漸發(fā)展成尼羅河沿岸的文明。它的政治中心有希拉孔波利斯(希臘語Hierakonpolis,也叫尼肯Nekhen)和阿拜多斯(Abydos),并開始擴張它在埃及北方的勢力。當時的人懂得制造彩陶、精美的裝飾的石制花瓶、化妝用調色板,以及金子、青金石、象牙制成的珠寶。他們也從事與努比亞和黎凡特地區(qū)的貿易。黎凡特是對靠近地中海東部地區(qū)的統(tǒng)稱。涅伽達人制造了一種被稱為埃及彩陶(Egyptian faience)的彩色釉制陶器,被廣泛用于飾杯、護身符和小雕像,直至羅馬時代。前王朝時期最后一位法老的統(tǒng)治時期,涅伽達文化開始使用符號進行書寫,后來發(fā)展成為一套完善的埃及象形文字系統(tǒng),以記錄埃及語言。 涅伽達文化是以上埃及涅伽達一個文化遺址命名的。涅伽達城也是賽特崇拜中心,有大量公元前3500年前后建造的墓地。英國考古學家皮特里(Petrie)于1894年始在此發(fā)掘,并把涅伽達文化分成三個階段。圖顯示前王朝時期巴達里文化、涅伽達一期和涅伽達II期考古遺址分布圖。其中上埃及的希拉孔波利斯和下埃及的布陀后來分別發(fā)展成鷹神奈赫貝特和蛇神瓦吉特的神諭崇拜中心。
3 涅伽達I - 阿姆拉特文化涅伽達I期(Naqada I),大約公元前 4400–3500 BC,又被稱為阿姆拉特(Amratian)文化,以中埃及巴達里南120公里處El-Amra遺址命名,又分成a-b-c三個小階段。因為該文化也被證明出現(xiàn)于涅伽達遺址,所以也被稱為涅伽達I期文化。阿姆拉特文化與巴達里文化有發(fā)展上的連續(xù)性,這時期陶器變得豐富,開始時期仍然以巴達里文化的黑頂紅彩陶為特征。但是隨著涅伽達I期文化的發(fā)展,黑頂紅陶徹底消失了,白色交叉線紅陶變得普遍,有幾何和動物裝飾圖案的彩陶變得最多。一些陶器上開始出現(xiàn)有意義的人物描繪,主題描述成功的狩獵和勝利的勇士,并開始急劇擴大影響范圍。出現(xiàn)新的有圖案的彩陶,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彩陶存在相似性。
與法老意象有關的一些形式已經(jīng)很明顯了。在屬于這個時期的一些墓穴里發(fā)現(xiàn)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號。各個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統(tǒng)一符號,這大概是其私有權的記號。在這個時期之末,涅伽達地方1610號墓中的一個黑頂陶罐上,發(fā)現(xiàn)了作為王權標志之一的紅冠形象(以眼鏡蛇作為其標志)。在屬于涅伽達文化I時期與涅伽達文化Ⅱ時期之交的一個墓中(涅伽達1540號墓)發(fā)現(xiàn)的一塊陶片上,畫著一個象征王權符號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有陶罐上描繪權威人物向被捆綁俘虜揮舞狼牙棒。帶有圓形、梨形等形狀頭部的“狼牙棒”是美索不達米亞和尼羅河流域王權的一個象征,這說明王權此時已萌芽。在狄奧斯波里·帕爾弗,還發(fā)現(xiàn)一段城墻的模型,這表明了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長,甚至戰(zhàn)爭的存在。 古埃及前王朝時期最重要的考古文物是一種叫調色板的石板。前王朝中到晚期的調色板,是考古學發(fā)現(xiàn)的人工制品。埃及古物學家認為其最初是用來研磨一些化妝品顏料,供臉和身體化妝用的,所以又叫“化妝調色板”。但是從前王朝時期一些陶罐上用墨汁涂寫的象形文字符號上,可以看出墨汁甚至類似“筆”用來書寫工具已經(jīng)出現(xiàn)。古埃及人的墨汁是怎么來的呢?正是這種調色板很可能主要是用來研磨墨汁用的,與中國硯臺功能應該是一樣的。實際上這種調色板很可能正是中國硯臺的起源。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tǒng)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tài)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硯臺不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 最早有形狀的古埃及“化妝調色板”來自于巴達里和阿姆拉特時期,呈矩形或菱形,裝飾較少。埃及古物學家認為公元前第四個千年晚期出現(xiàn)的裝飾性調色板已經(jīng)失去了這個“化妝”功能,變成紀念、裝飾或儀式品。非裝飾性的調色板通常做成動物的形狀。除了個別例外,調色板幾乎全部是由泥沙巖做的。涅伽達文化II期出現(xiàn)了許多動物造型的化妝調色板,有鳥、魚、烏龜,也有哺乳動物。在涅伽II期晚期,調色板變得更加復雜。涅伽達文化III時期,調色板的符號象征意義最終勝出了其實際的功能,并且更加精美。涅伽達IIIab時期調色板迅速從動物浮雕向人物浮雕轉換,并更多集中于反映王權。國王最初是用動物符號來表達,比如公牛。許多調色板是在上埃及的希拉孔波利斯發(fā)現(xiàn)的。到第一王朝國王阿哈(Aha)時,裝飾性調色板消失了。 下面是涅伽達一期的幾塊調色板,一塊菱形調色板上有一個蝎子浮雕,另一塊菱形調色板上有個大象雕刻。在蘇美爾一個王朝出土的一個牛首箜篌的繪畫中,也可以看到有一個人的上半身和蝎子的下半身結合的形象。
涅伽達I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雙頭鷹造型的調色板。雙頭鷹符號最早也是出自蘇美爾,是傳播范圍很廣且一直傳承到現(xiàn)代的古代符號,“雙頭鷹”形狀的調色板在涅伽達二期文化中更是頻繁出現(xiàn)。 黑頂紅陶的突然消失,蘇美爾風格的彩陶,以及蘇美爾文化符號“雙頭鷹”和“蝎子”調色板的出現(xiàn),很可能暗示著一批新的蘇美爾人進入了尼羅河流域發(fā)展起涅伽達文化,他們是炎黃集團嗎? 4 涅伽達達II- 格爾津文化涅伽達II, 大約公元前3500–前3200,又稱為格爾津(Gerzean)文化,也分成a-b-c三個階段。以位于下埃及法尤姆入口附近的格爾津遺址命名。格爾津文化開始于尼羅河三角洲,并經(jīng)過上埃及向南發(fā)展。但是在更南的努比亞地區(qū),格爾津文化沒有能驅逐以黑頂紅陶為特征的巴達里-阿姆拉特文化。這個時期文化已經(jīng)遍布全埃及,出現(xiàn)泥灰陶器和金屬制作。此時期的陶器,以暗紅彩繪為特征,圖案有動物、人物、船、以及幾何圖形等。
涅伽達人制造了一種被稱為埃及彩陶(Egyptianfaience)的彩色釉制陶器,以后被廣泛用于飾杯、護身符和小雕像,直至羅馬時代。一些陶器上象形符號與同時代的蘇美爾人象形書寫文字相似。
格爾津文化每在暴雨期衰落,是以在尼羅河谷的農業(yè)生產(chǎn)來提供大量糧食。但是同時期彩繪表明狩獵也并沒有完全放棄。隨著糧食供應增加,古埃及人開始采取定居生活方式,城市人口開始增加。這時古埃及居民停止用蘆葦搭建房屋,改用大量泥磚建設城市。銅器已經(jīng)開始使用,銅制武器出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把格爾津文化標為阿姆拉特文化的后續(xù)文化,但是在阿姆拉特文化和格爾津文化轉換時期,大量的蘇美爾文化元素進入埃及,這在以前被認為是美索不達米亞統(tǒng)治階層進入埃及的證據(jù),因此被稱為“王朝種族”進入埃及。一些石板上的浮雕是采取與同時期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烏魯克王朝文化一樣的風格制作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梨形權杖頭取代原本土風格。原來“王朝種族理論”認為烏魯克時期的蘇美爾人乘船到達埃及。但“王朝種族理論”存在種族敏感性,使得20世紀50年代也產(chǎn)生對抗“王朝種族理論”的“非洲中心主義”和“黑人埃及”論。 格爾津文化時期,憑借紅色圖案的淺黃色陶器、管形工具加工石刻、梨形權杖、波紋形薄片石刀、冶金技術而聞名于世。并可能在希拉孔波利斯已經(jīng)成功地實現(xiàn)古埃及政治和文化上統(tǒng)一。在上埃及希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或尼肯(Nekhen)100號古墓中發(fā)現(xiàn)畫墓,用磚坯砌成,在墓墻上有繪畫,其內容是有關戰(zhàn)爭(水陸戰(zhàn))的場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學者們認為可能是國王)生前的某些活動。尼肯(Nekhen)也叫“鷹之城”,是荷魯斯神的崇拜中心,是前王朝末期上埃及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奈赫貝特女神就是該城的守護神。尼肯是埃及早期歷史中最重要的遺址之一。該地也是涅伽達II時期上埃及地區(qū)較大墳墓集中地之一。100號畫墓是古埃及已知最早的在石膏墻上有彩繪的墓。彩繪場景由幾條正在航行的大船和其他各種附屬圖案組成。附屬圖案中有反映捕獲馴化動物、首領打擊俘虜、狩獵和沖突等場景。用高大形象和捶打俘虜?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國王一直是古埃及各種繪畫和雕塑的主題元素之一。這一時期的調色板和墓葬彩繪將為新王國時期的繪畫創(chuàng)新和中國畫起源提供基礎。
2016年1月“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網(wǎng)站發(fā)表的一篇新聞提到在西奈半島沙漠Wadi Ameyra遺址發(fā)現(xiàn)5200年前最古老的巖石浮雕,描繪幾艘船和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三艘船上還發(fā)現(xiàn)有國王的塞拉赫皇家名字。這些描繪船形狀與畫墓100中的黑船造型一樣,屬于古老船的造型。Wadi Ameyra遺址最初于2012年被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報告已在2015年的書中出版。遺址銘文和浮雕被認為是最早期埃及采礦隊留下的。埃及采礦隊在這里采集綠松石和銅礦。
對于這幅畫的解讀也存在一些爭議,大多數(shù)認為是描寫上下埃及之間的一場海陸大戰(zhàn),上埃及五艘白船圍攻一艘黑船。黑船船頭很高,因而被認為是下埃及的船。而那條最大白船甲板上的船艙里有個人,被認為是上埃及的國王,他似乎又正被對方兩個武士前后夾攻。畫面中還出現(xiàn)了輪子,畫面左邊下方一個輪子的周圍有5個戴角的哺乳動物。維基百科上介紹則認為這是宗教場景描寫,小船上有送葬的隊伍,一些動物與后來埃及動物神祗起源存在關系。相似的描繪從格貝萊因(Gebelein)發(fā)現(xiàn)的一塊紡織品殘片上的繪畫也有反映。這塊紡織品上畫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劃槳,還有一人端坐于其上,此人顯系貴族。 尼肯100墓畫的右下角還可以看到有典型蘇美爾風格的武士徒手斗雙獅圖案。 在前王朝早期發(fā)現(xiàn)的一個石刀(Gebel el-Arak石刀)刀把上也發(fā)現(xiàn)有武士徒手斗雙獅雕刻。從武士衣飾上開看,圓形帽子、假胡須以及裙子樣式都是典型蘇美爾人特征。該石刀現(xiàn)被盧浮宮博物館收藏。
涅伽達I和II期見證后續(xù)王朝許多信念和法老時代王權、宗教神話、藝術、技術、經(jīng)濟、貿易等許多元素的起源,比如首領用權杖頭打擊敵人的圖像描繪一直延續(xù)整個古埃及埃及。 涅伽達II時期的“雙頭鷹”調色板大量出現(xiàn),其中一個雙頭鷹調色板上還出現(xiàn)了后來代表古埃及生殖之神“敏神”的符號,這是由一個彎鉤權杖穿過一個類似雙頭箭頭符號而形成的符號。
“雙頭鷹”符號在中國新石器文化中,也是頻繁出現(xiàn),中國浙江河姆渡文化中有雙鳳朝陽圖案,遼西紅山文化中也出現(xiàn)有雙頭鷹玉器,安徽凌家灘文化中出現(xiàn)“鷹翼太陽輪”玉鷹造型,但鷹翼卻表現(xiàn)為兩個豬頭形象。 雙頭鷹是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產(chǎn)生的傳遍全球的重要符號,據(jù)傳最早是由古代蘇美爾某一祭司最早想出來的符號。
涅伽達II石器的其他動物造型的調色板也開始增多,有羊、狗、河馬、鳥、魚等造型的調色板出現(xiàn)。
涅伽達II期動物形象的調色板中,其中有一個鴨子或鵝造型的調色板,其造型和材質均與中國紅山文化一個大墓葬出土的玉鳳極為相似。
下圖是涅伽達II時期的一些文物,上面是一個鳥形罐。鳥形器皿在中國河姆渡、凌家灘和紅山新石器文化中也都有發(fā)現(xiàn)。下面的一些物品是骨器和象牙雕刻。左邊兩個像針狀物,右邊幾個是梳子。這些物體上方都站有鳥或其他動物。這種造型與后來國王“王宮門面”名字的塞拉赫(Serekh)形式非常類似。
依據(jù)全球文明單一起源理論,這里可以大膽假設,大約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期間烏魯克時期的蘇美爾文明鼎盛期,蘇美爾人可能已經(jīng)進行了全球遠洋探險航行,尼羅河流域的涅伽達文化出現(xiàn),與中國長江流域凌家灘文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一樣,以及烏克蘭特里波耶彩陶文化等,可能都是同一時代這一波次的蘇美爾人全球航行探險的結果。所以這些文化極為相似,都帶有鮮明的蘇美爾文明特征。古埃及、黑海周邊、安徽凌家灘、遼西紅山新石器文化以彩陶文化和家畜家禽雕塑為特征,同時攜帶有蘇美爾雙頭鷹和鷹翼太陽輪文化特征標識。黑海周邊文化的傳播為以后印歐人崛起奠定了基礎,紅山文化和凌家灘文化的傳播形成中國早期有別于古埃及的文化。說紅山文化與古埃及文化存在發(fā)生學上的關聯(lián),也不為過。但顯然,由于治水需要,只有埃及發(fā)展起了統(tǒng)一的王權,并進而發(fā)展起了東西方文明之母---古埃及文明。在隨后的時期,開始了古埃及文明的全球性傳播。早期蘇美爾人在中國境內傳播的新石器文化可能被以后古埃及人再度探險擴張而取代。 蘇美爾文明是城市(城邦)文明,在世界歷史上是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蘇美爾人就在兩河流域內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歐貝德、埃利都、烏爾、烏魯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標志著兩河流域南部地區(qū)向文明時代的過渡。在公元前3500年時,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開掘溝渠,依靠復雜的灌溉網(wǎng),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蘇美爾人文明進程加快,到公元前 3100~前2800年,兩河流域南部已經(jīng)形成了數(shù)以十計具有共同血緣和地域的城邦。烏魯克(Uruk 或 Erech)是美索不達米亞西南部蘇美爾人的古城城名,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幼發(fā)拉底河下游右岸。烏魯克居民制造銅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創(chuàng)造圖畫文字,成為后來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萌芽,后形成早期的烏魯克城市國家和宗教中心。 蘇美爾文明是早期最有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明精神的人類文化,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諸多第一,蘇美爾文明是人類文明的起源,而且是唯一起源。蘇美爾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文字的發(fā)明和使用。考古學家在基什附近的奧海米爾土丘發(fā)現(xiàn)了一塊約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圖畫符號和線形符號。這是兩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文字。可能受陶輪的啟發(fā),蘇美爾人最早發(fā)明了車輪。蘇美爾人使用數(shù)字,創(chuàng)造了太陽歷。他們是最早的紀錄天文學現(xiàn)象的人。他們引入了將小時分為60分鐘、每分鐘分60秒的計時系統(tǒng)。蘇美爾人在建筑方面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們用磚塊建造多層塔形高臺,頂端供奉著神龕,成為最早的塔廟建筑。在造型藝術上,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了很多雕塑和鑲嵌藝術。蘇美爾人崇拜許多的自然神靈,如天神(安努)、地神(恩利爾)、水神(奴恩)、太陽神(沙馬什)、月神(辛)、女神(伊什塔爾)等。祭司在當時社會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他們需要學習文字和其他各種知識,是最早的知識分子階層。蘇美爾人引進了密集的農業(yè),許多重要的農作物和牲畜(豬、牛、羊)等從這里擴散出去。據(jù)現(xiàn)有史料和考古遺跡推測,最早的軍事陣列很有可能也出自蘇美爾軍隊??脊抛C據(jù)證明,公元前5000年之前,波斯灣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風帆航行。人口的增多,區(qū)域狹小,必然導致蘇美人去探尋更多適宜農業(yè)灌溉的大河流域,蘇美爾文明的全球擴散點燃了全球各地的文明火種。而離兩河流域最近的尼羅河流域無疑是急劇擴張的以大河文明為特征的蘇美人農業(yè)文明擴張第一站。
5 炎帝神農時代中國傳說中炎黃時代,眾說紛紜。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有大量關于炎帝和黃帝的敘述,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古籍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就從黃帝開始記起。司馬遷《史記》開篇也從黃帝開始。在司馬遷自述中,他說到曾經(jīng)遍訪有學問的人,都說黃帝事跡。按照清末主流觀點的推算,炎黃時代大約在5500到5000年前,這個年代與古埃及的涅伽達文化時期吻合。1949年后長期以來主流觀點認為華夏文化是“起源于中華大地的土生土長的文化,中華文化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傳統(tǒng)的延續(xù)性和繼承性”。但是中國本土考古并沒有能證明炎黃時代和炎黃文化的幾乎任何考古證據(jù)。有些學者把炎黃時代與考古學上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相對應,甚至明確指出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對應于炎帝文化、廟底溝類型對應于黃帝文化,或認為黃帝年代在仰韶文化中晚期。這更多是人為硬性對應,缺乏過硬證據(jù)和說服力。 繼伏羲以后,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說人物,傳說他繼女媧后為天下共主,“設都于陳”,創(chuàng)建“中國”,王天下而稱炎帝,他的功績在中華文明史上如日昭昭,是偉大的上古帝王。因為他發(fā)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因以火德王,他又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他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于神農氏是否即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炎帝傳說在陜西寶雞民間和官方流傳經(jīng)久不衰。寶雞市區(qū)和南郊常羊山建有炎帝祠、炎帝陵,海內外炎黃子孫每年清明節(jié)和農歷七月七舉行盛大祭祀紀念活動。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炎帝神農氏做出了很多發(fā)明:
在古埃及“第00王朝”時期,一種新的有特色的陶器也在這個時期出現(xiàn),這種陶器與中東黎凡特南部地區(qū)的陶器有關系,與炎帝制陶傳說存在關系。炎帝教化萬民,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谷,教民醫(yī)藥,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炎帝管理部落,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炎帝時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與古埃及涅伽達文化前期的農耕文化吻合,在格貝萊因發(fā)現(xiàn)的繪畫布料殘片,就是一種亞麻布,與炎帝時代制麻為布一致。蘇美人文明特征的彩陶也被廣泛用于飲食用具。
耒[lěi]是古代的一種木制的翻土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松土,可看作犁和鋤頭的前身。古埃及從很早時候也有一種木制的鋤頭,從圖中可以看出甲骨文的“耒”字與古埃及的鋤頭形狀完全一致: 相傳炎帝有牛頭人身形象,可能是以牛為圖騰的氏族首領。在涅伽達IIc-d1時期發(fā)現(xiàn)有一個牛頭調色板,也叫格爾津調色板,或“哈索爾”調色板,因為古埃及女神哈索爾就是一個牛頭形象,注意在牛的雙耳、雙牛角尖和斗頂都出現(xiàn)有六芒星。因為牛又是農耕文化的象征,這個格爾津調色板很可能就是炎帝神農氏族部落的一個圖騰。
本書前文論述“農皇”對應于古埃及植物神歐西里斯皇,與伏羲為同一人。而炎帝也被稱為中國的太陽神。炎帝繼承了神農氏和伏羲太陽神的稱號以及事業(yè),故可推斷神農和伏羲為同一人,對應歐西里斯,應為三皇之一。炎帝時代即是神農時代?!吨芤住は缔o下傳》說:“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敝蟊姸嗍芳畮缀跏且恢虏捎眠@一觀點:炎帝和黃帝是前后相承的關系?!对浇^書·計倪內經(jīng)》則說:“炎帝有天下,以傳黃帝?!睎|漢蔡邕撰《獨斷》載:“《易》曰:帝出于震。震者,木也。言宓犧氏始以木德王天下也。木生火,故宓犧氏沒,神農氏以火德繼之?;鹕?,故神農氏沒,黃帝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黃帝沒,少昊氏以金德繼之。金生水,故少昊氏沒,顓頊氏以水德繼之。水生木,故顓頊氏沒,帝嚳氏以木德繼之。木生火.故帝嚳氏沒,帝堯氏以火德繼之?;鹕?,故帝舜氏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繼之?!?/span>因此在東漢時代,炎、黃的傳承關系是沒有爭淪的,是比較一致的。 但一些史籍中,也出現(xiàn)了“兄弟說”或“同代說”。如《國語·晉語》載:“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史記索隱》則對此有很好的考證,指出:“少典,是諸侯國號,非人名?!?、黃二帝雖則相承,但根據(jù)《帝王代(世)紀》記載,中間相隔八帝,530年”。即炎帝、黃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來?!兜弁跏兰o》則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之末,少典氏又娶附寶……生黃帝于壽丘”。這段話意思是少典氏娶有蟜氏的附寶而生下黃帝,而炎帝的母家也是少典氏娶有蟜氏之女?!妒酚洝と时炯o》說“炎帝神農氏母,曰女登(或任巳),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所以國語簡要記載稱為“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炎帝和黃帝均出于少典氏,為同一父系傳承。母系方面又皆來自于有蟜氏。 司馬貞作《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保ㄗ⒐?世炎帝)?!兑住は缔o》疏引《帝王世紀》:“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或來)、帝哀(或裹)、帝榆罔?!保ㄗ⒐?世炎帝)。也有史家考證,裹生節(jié)莖,節(jié)莖生克、戲,戲生榆罔(注共10世炎帝)。所以跟黃帝大戰(zhàn)的那個炎帝不是我們引為圣人的那個炎帝,而應為末代炎帝稱號的榆罔。又有人說“神農氏統(tǒng)治經(jīng)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边@個說法出自《尸子》。《尸子》:“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豈每世賢哉?”按《三皇本紀》“女媧氏沒,神農氏作。” 根據(jù)前面分析古埃及從阿姆拉特后期文化,經(jīng)格爾津文化,到涅伽達前期文化這段時間正是表現(xiàn)農業(yè)文化發(fā)展出題的文化統(tǒng)一時期,且尼羅河三角洲遺址眾多,故可猜想這段時間正是八代炎帝神農文化時代。有意思的是前王朝時期的下埃及的統(tǒng)治者名單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到(且是唯一考古證據(jù)被提及處)。巴勒莫石碑列出前王朝時期下埃及的國王有8位。如果以《帝王世紀》為準,則有炎帝稱號也有8世,接近530年的說法:
下表列出巴勒莫石碑列出的前王朝時期下埃及八位國王與八代炎帝世系之間的可能對應。由于考古資料缺乏,明確對應前王朝時期下埃及國王與炎帝世系目前還存在困難。炎帝第八世榆罔,因德不及其弟軒轅(即黃帝),故讓位,把榆罔對應達布爾-福爾肯,因為古埃及考古方面也認為這個時候上下埃及可能統(tǒng)一,符合軒轅黃帝代榆罔炎帝之說。
古埃及“第0王朝”是按照考古發(fā)現(xiàn)的蝎子王I世之后開始算起,大約在公元前3200年。先假設蝎子王I世即對應黃帝,按照530年的神農時代說法,再加上黃帝統(tǒng)治約百年時間左右,那么古埃及的神農時代大約介于公元前3830年到前3200年之間,其上限與拉斐爾定義的阿姆拉特文化開始年代公元前3900年極為接近。 現(xiàn)在可以大膽假設,《尸子》所言“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主要是指蘇美爾的神農氏文明時代。大約從公元前3900年左右開始,少典氏和有蟜氏等幾個家族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遷徙到尼羅河流域。按照維基百科介紹,科學家們有個理論認為,蘇美爾人很可能是乘船從波斯灣繞行阿拉伯半島,經(jīng)紅海上岸穿過沙漠到達上埃及的吉夫特(Coptos),他們說在古埃及前王朝早期的一些繪畫雕刻中可以看到有大船被拖著穿過沙漠的景象描繪,經(jīng)紅海上岸穿過沙漠到達吉夫特是當年蘇美爾人把文化傳播到尼羅河的一條路線。吉夫特這個區(qū)域有重要戰(zhàn)略位置,從這里有連接尼羅河和紅海的最短路徑,尼羅河在這里形成一個向東突出的大彎。吉夫特的尼羅河西岸即是涅伽達遺址。從涅伽達向北不遠是提尼斯/阿拜多斯,向南不遠是鷹之城尼肯(即希拉孔波利斯)。這三處遺址可能與少典、有蟜等幾個家族有關。少典氏可能是在北邊的涅伽達和提尼斯發(fā)展,而有蟜氏可能在鷹之城尼肯發(fā)展,由此尼肯也成為埃及禿鷹女神奈赫貝特的故鄉(xiāng),奈赫貝特又被作為母親形象,或與有蟜氏世代與少典氏通婚,出自于尼肯的有蟜氏女登和附寶分別生下炎帝和黃帝有很大關系。吉夫特有第一王朝之前以巨像為代表的先進文化。巨像手握男性立起的陽具,其上有后來成為古埃及敏神(生殖之神)的符號。原石像高2.6米,頭部遺失。其頭像可能類似于同時期其他象牙雕刻或石雕上蘇美人風格頭像。下圖中的頭像是同時期的一個象牙上的雕像。
少典和有蟜等幾個家族帶著蘇美爾女媧氏的鷹蛇文化,帶來蘇美爾人傳承了幾十代的伏羲神農氏農業(yè)文明成果,進入尼羅河流域開始繁衍。少典氏家族與有蟜氏家族世代通婚,先是少典娶有蟜氏的女登或曰任巳,生下炎帝,炎帝繼承蘇美爾人神農氏稱號,并向北方尼羅河三角洲發(fā)展,有蟜氏與被描繪為人首蛇身的蘇美爾女媧氏存在血緣和文化上巨大關系,炎帝借助母家任巳的影響,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布陀城建立了最早“神圣毒蛇”瓦吉特女神的“神諭”,傳遞蘇美爾的“宗教”文化。幾個蘇美爾人家族共享相似的蘇美爾文化,在尼羅河流域建立松散的部族聯(lián)盟,奉神農氏炎帝為盟主,他們向南驅逐更早的原巴達里文化的主人。經(jīng)過八代神農炎帝,500多年后,在神農氏之末,提尼斯的少典氏又娶有蟜氏之女附寶為妃,生下黃帝(蝎子王I)。黃帝的母親附寶與鷹之城奈赫貝特女神形成可能存在關系。這樣與炎帝母任巳和黃帝母附寶有關的瓦吉特女神和奈赫貝特女神成為古埃及文化發(fā)展的“神諭”源頭,并成為保護國王的“雙女神”,母親護子向來是自然界的法則,雙女神形象還制作在國王巾冠上,形成漢字“王”。而頭戴下埃及紅冠手握權杖的瓦吉特女神形象又成為“龍”的起源,頭戴歐西里斯阿泰芙冠的奈赫貝特女神又成為“凰”的來源?!傍P”的來源最早應起源于提尼斯,他們是少典家族追溯荷魯斯神的真正王者,頭戴紅冠或雙冠的荷魯斯隼鷹就是“鳳”。 前王朝早期,國王的名字一般是在名字旁邊有個“王宮門面”符號,即國王名字一般放在王宮門面的外面,直到前王朝后期的Ka國王時,才確認從他開始把國王名字放在王宮門面擴展的庭院里面,且庭院上方站立有荷魯斯鷹。這個帶有王宮門面的符號在尼羅河三角洲、上埃及、下埃及,甚至在巴勒斯坦南部都被頻繁發(fā)現(xiàn)。且王宮門面上沒有鷹。因為鷹是上埃及圖騰,由此推斷這個符號應該是早期神農時代下埃及的一位國王的名字。這個字與甲骨文或金文的“炎”字很相似,很可能就是當時炎帝的名號。鑒于涅伽達II時期的文化已經(jīng)遍布全埃及,炎帝確曾為“天下”共主,只不過此時更多是松散的諸侯聯(lián)盟,即此時的炎帝更可能類似于諸侯盟主的角色。本書后續(xù)確鑿證據(jù)能證明夏在古埃及,因此“第00王朝”就是炎帝神農時代也即可得到充分證明。
傳說中“炎帝故里”在中國有多處。關于炎帝神農氏安葬地的記載,最早見于晉代皇甫謐撰寫的《帝王世紀》,稱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苯裰袊硟扔袃商幯椎哿?,一處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境內,一處在陜西省寶雞市常羊山。株洲炎帝陵自宋太祖干德五年建廟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炎帝廟也歷盡滄桑,屢毀屢建。炎帝陵祭典是千百年來后人為緬懷炎帝豐功偉德所形成的一套祭祀活動。原始的炎帝陵祭祀活動包括祭天、祭祖、祭神,而封禪和蠟祭、儺舞又是原始祭祀文化中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蠟祭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節(jié)慶。
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系文明基因(ID:bcrj-wmjy)原創(chuàng)?!栋<跋氖贰愤B載為 兵策儒劍 著作權所有。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歡迎轉發(fā)朋友圈。轉載授權、版權合作、讀者投稿等事宜請發(fā)郵件至:1352343941@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