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中葉,是中國遍地烽火的年代,也是英雄輩JH的年代。無數(shù)的愛國志士投身抗日戰(zhàn)爭的烈火中,面對兇殘暴虐的敵人毫不畏懼、從不退縮,中山艦艦長薩師俊就是這無數(shù)英雄中的一個。薩師俊(1895~1938年),字翼仲,出生于福建閩侯海軍世家,是海軍宿將薩鎮(zhèn)冰的侄孫,1938年在武漢會戰(zhàn)中壯烈犧牲。 名門俊彥 1895年,這是令中國人感到痛苦和悲憤的一年,是年,中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屈辱的《馬關(guān)條約》。就在條約簽訂的前一年的甲午戰(zhàn)爭中,規(guī)模超過日本的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中國損失的不僅是北洋海軍,還有《馬關(guān)條約》中議定的2億兩白銀,更有領(lǐng)土臺灣的喪失,中國進一步淪入苦難的深淵。 薩師俊就出生于這一年。薩家世代書香門第,僅康熙至光緒年間就有50多人登第。薩鎮(zhèn)冰,字鼎銘,1859年生于福州,1869年考入馬尾船政學堂,1910年,清政府成立海軍部,薩鎮(zhèn)冰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海軍總司令。 薩師俊自幼勤奮好學,為人正直,性格倔強。在家族的熏陶下,他立志投身海軍,報效國家。他曾對其兄弟們說:“強國莫急于海防,忠勇莫大于衛(wèi)國,我兄弟宜習海軍,亦我民族武德之傳統(tǒng)也?!痹谒挠绊懴拢湫炙_師同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其弟薩本忻考入福建船政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薩師俊考入煙臺海軍學校,成為該校第八屆海軍學生。1913年7月,薩師俊畢業(yè),入海軍練習艦隊實習,6個月期滿后補任初級軍官,不久升任通濟號練習艦三副。服役時,薩師俊刻苦鉆研技術(shù),團結(jié)下級官兵,以身作則,嚴格訓練部隊。他常說:“服役海軍,必須勤奮忠勇,力爭上游?!贝撕?,薩師俊歷任江貞、建安兩艦副長,公勝、青天、順勝、威勝等艦艦長,海軍閩廈警備司令部副官處長、海軍第一艦隊司令部參謀等職。 薩師俊治軍恩威并用,平時以“明生死、知榮辱、負責任、守紀律”自律,深得部下?lián)泶骱烷L官賞識。他海軍知識豐富,技術(shù)精湛,任順勝號炮艇艇長時,曾率該艇由上海駛往福建,開內(nèi)河炮艇航海之先例。薩師俊在各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令同事欽佩不已,曾有同事說他將來必有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的功勛,薩師俊則說:“吾唯勉盡責任而己,任之所在,生死以之,吾何敢望納爾遜之勛猷,但愿效納爾遜之殉職耳?!? 艱辛泥濘 然而,空有一腔報國熱血的薩師俊卻無法將熱情揮灑在抵御外侮的戰(zhàn)場上,在內(nèi)戰(zhàn)紛亂的環(huán)境中,薩師俊有時不得不淪為內(nèi)戰(zhàn)的工具。1932年7月16日,薩師俊由第一艦隊司令部參謀調(diào)任楚泰號炮艦艦長,升二等海軍中校。1935年2月,薩師俊奉命代理中山艦艦長,不久正式成為該艦第13任艦長。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清政府重振海軍的產(chǎn)物。1907年,清政府決意重振海軍,薩鎮(zhèn)冰任海軍部海軍總司令后,借鑒歐美海軍經(jīng)驗,擬定了一個7年購艦計劃,總價款為白銀1.6億兩,相當于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一倍半,擬購進1600噸位戰(zhàn)艦50多艘。永豐艦就是其中之一,它由日本三菱船廠制造,總噸位780噸。清帝退位后,永豐艦由袁世凱政府的海軍部接收,編入海軍第一艦隊。 1915年,孫中山發(fā)表《討袁檄文》,痛斥袁世凱“假中央集權(quán)之名,行奸雄竊國之實”。永豐艦在北京政府海軍總司令李鼎新率領(lǐng)下,同海圻等艦宣布倒袁,投身孫中山領(lǐng)導的護國運動。1917年6月,孫中山發(fā)動聲勢浩大的護法運動。北洋軍閥政府的海軍總長程璧光率永豐等艦宣告起義,南下廣州組成西南護法艦隊。1922年6月16日清晨,陳炯明在廣州發(fā)動兵變,炮轟總統(tǒng)府。孫中山化裝突圍,幾經(jīng)周折轉(zhuǎn)移到永豐艦上。隨后,宋慶齡也脫險來到永豐艦上。他們在艦上度過了55個日日夜夜,指揮革命軍粉碎了叛軍的陰謀。孫中山去世后,1925年4月13日,廣州國民政府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 薩師俊擔任中山艦艦長,這是薩師俊的榮耀。同樣,薩師俊也沒有玷污中山艦的威名。 薩師俊任中山艦艦長兩年半后,全面抗戰(zhàn)開始了。當時日本海軍總噸位近120萬噸,中國海軍總噸位只有不到6萬噸,中日海軍實力之比為1:20。中國海軍雖斗志昂揚,拼死戰(zhàn)斗,但雙方力量對比過于懸殊,中國海軍損失慘重。面對敵人的優(yōu)勢兵力,中國海軍不得不采用沉船阻敵策略,將大量商船和部分軍艦沉入長江建成封鎖線,以阻止日軍前進的腳步。 同時,中國海軍全力研究水雷技術(shù),在長江緊要水域布置了大量水雷。薩師俊率領(lǐng)中山艦全體官兵在戰(zhàn)斗中擔任施放水雷及運輸任務,多次重創(chuàng)日軍。水雷成為侵入長江水域的日本艦隊所最為忌憚和恐懼的武器,極大地拖延了他們進軍的速度。 1938年1月,海軍部改組為戰(zhàn)時海軍總司令部,殘余軍艦重新編組為第一、第二艦隊,中山艦被編入第一艦隊,并成為當時中國海軍最大的軍艦之一。6月,日軍集中陸軍12個師團和40余艘海軍艦只,溯江而上,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開始。為保衛(wèi)武漢、協(xié)同陸軍和空軍作戰(zhàn),海軍先后有49艘軍艦調(diào)入長江,阻止日軍沿江而上。10月下旬,日軍迫近武漢,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海軍總司令部命薩師俊率中山艦擔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運輸任務。 碧血丹心 1938年lO月24日,薩師俊率中山艦在武昌金口附近江面執(zhí)行任務。當日上午,日機曾兩次飛臨中山艦上空偵察。下午3時許,6架敵機飛臨中山艦上空,隨即進行進攻。薩師俊沉著指揮,艦上火炮一齊發(fā)出怒吼,展開反擊。 中國海軍艦只普遍缺乏飛機的保護,往往只能依靠艦上高射炮和機槍來抵抗日本飛機的轟炸,屢屢處于劣勢。中山艦也是如此。戰(zhàn)斗開始不久,中山艦的左舷就被日本飛機的炸彈炸開一個大洞,江水頓時涌進鍋爐,導致中山艦喪失了動力。隨后,又一枚炸彈擊中艦尾,輪機長和一名輪機兵當場陣亡。就在這危急時刻,艦首高射炮和機關(guān)炮發(fā)生故障,中山艦的火力網(wǎng)隨即出現(xiàn)漏洞,日機趁機從缺口處瘋狂地俯沖投彈。一顆炸彈命中艦首駕駛臺,頓時血肉橫飛,死傷枕藉,薩師俊右腿被炸斷,左腿遭巨創(chuàng),左臂亦受重傷,但他強忍著巨痛繼續(xù)指揮部下作戰(zhàn),振臂高呼:“全艦員兵努力殺敵,誓與本艦共存亡!” 不久,受創(chuàng)甚巨的中山艦艦體傾斜已達40度,行將沉沒。接替指揮的副艦長呂叔奮見薩師俊傷勢嚴重,便下令放下僅有的兩艘舢板,欲將薩師俊及受傷士兵送至岸上治療,薩師俊堅辭不就,認為“諸人員可離艦就醫(yī),但我身為艦長,職責所在,應與艦共存亡,萬難離此一步”。此時船覆在頃,危急萬分,艦員不得不把已經(jīng)昏迷的薩師俊及受傷官兵送上舢板。舢板劃出不遠,日本飛機便對運送傷員的舢板進行輪番掃射,兩艘舢板共計16名官兵,包括艦長薩師俊全部殉國。 下午3時50分,中山艦沉沒于金口江底。是役,中山艦陣亡官兵25人,輕重傷26人,薩師俊成為抗日戰(zhàn)爭中陣亡的職銜最高的海軍軍官。鑒于薩師俊的英勇事跡,國民政府特追授他為海軍上校。 1996年11月12日,中山艦打撈開工儀式在金口長江岸邊舉行,這一天正是孫中山誕辰130周年紀念日。開工儀式的剪彩時間安排在下午4時,這也正是58年前中山艦沉沒的時間。1997年1月28日中山艦重見天日。在原貌恢復的中山艦的一側(cè),立著一面10多米長的“忠魂壁”,上面刻著中山艦抗日陣亡將士的名字和事跡,與中山艦一起,薩師俊的英名將永遠彪炳史冊。 責任編輯 王 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