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講的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千秋霸業(yè)的故事。戰(zhàn)國時期各國互相討伐,各自為戰(zhàn),兵戈不斷。戰(zhàn)國時候的將軍那是舉不勝舉,其中很多都在歷史上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荊軻刺秦的故事小學語文課本里就學到過,情節(jié)也是婦孺皆知。 荊軻要刺殺秦王絕非易事,首先一個困難就是需要樊於期的首級。樊於期一開始基本就是秦王嬴政的保安人員,心高氣傲的樊於期可看不上這個保安的活。他要做將軍,要揚名立萬,要馳騁沙場。 但那個時候他受制于呂不韋,有任何想法都要經(jīng)過呂不韋的同意。呂不韋特意讓樊於期投靠成蛟,唆使成蛟發(fā)動叛亂。所以明面上樊於期雖然是嬴政忠心耿耿的侍衛(wèi),其實他是呂不韋的心腹,同時監(jiān)視著兩個皇子,唯呂不韋馬首是瞻。 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就是的樊於期為何最后背叛秦國投靠燕國,為何會為了刺殺秦始皇甘愿獻出自己的腦袋?他如此深明大義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公元前237年,已經(jīng)是秦國將軍的樊於期與王翦、楊端和領兵數(shù)十萬攻打趙國。 開始打了大勝仗,奪取了鄴等若干城池,然后又攻占了平陽,趙軍損兵折將,大敗退守。4年后,樊於期再次率軍攻打趙國,卻被趙國名將李牧大敗,秦軍死傷慘重,樊於期害怕回國后遭到秦王嚴懲,畏罪逃到了燕國。燕國沒有像樣的人才,就封樊於期為大將軍。秦王怒不可遏,誅了樊於期九族。 當時秦國奉行法家的政策,紀律嚴明,賞罰分明。軍隊戰(zhàn)斗力遠超六國。在重獎有功之臣的同時,打了敗仗的將領也會遭到嚴酷的懲罰,所以樊於期損兵折將之后不敢再回秦國。他考慮過投靠趙國,但是他被趙國李牧擊敗,損失慘重,如果再去投奔的話必定會被趙王輕視,怕是難以得到重用,還很有可能成為日后秦趙議和的犧牲品。 權衡再三樊於期決定投靠燕國。原因有二,一是燕國軍力弱小,沒有優(yōu)秀的將領,應該可以得到重用。二是他和太子丹有點交情,也算有個靠山可以依仗。所以樊於期最后沒有去趙國而是來到了燕國。 公元前227年,秦軍已成虎狼之師,再難有可以抗衡的力量。嬴政的大軍勢如破竹消滅趙國后,馬不停蹄很快兵臨燕國邊界。雖然秦軍的下一個目標不一定是燕國,有可能是楚國或者魏國。因為燕國根本構不成威脅,所以可以最后解決掉。 燕國太子丹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不等秦軍伐燕先行刺殺秦始皇。他找到了荊軻商議此事。荊軻思忖再三,同意太子丹的計劃,但是他覺的要接近秦王就必須先獲得秦王的信任,這很難辦到,除非殺掉秦王最想殺掉的人,然后獻上此人的頭顱和城池,否則計劃再完美也沒有機會實施。 話說到此處,太子丹立刻明白了荊軻的意思。他說的嬴政想要的人頭那肯定就是樊於期的,除了他之外再無旁人。太子丹是個宅心仁厚之人,與樊於期又素有交情,他斷然拒絕了荊軻的提議。荊軻十分了解太子丹的為人,知道要是經(jīng)過他此事必不能成功。于是瞞著太子丹獨自去見樊於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樊於期不愧是個英雄人物,聽了荊軻的計劃之后,他沒有絲毫猶豫的說:“我與嬴政不共戴天,今幸得壯士指教,大仇有望得報,我還等什么呢?”言罷自刎而死??梢姺镀趯τ谇赝跽D他九族的事有多深的仇恨。太子丹得知樊於期自盡,除了痛苦哀傷也無它法。遂與荊軻繼續(xù)籌劃刺殺秦王的細節(jié)。于是有了之后圖窮匕見的故事。 結語:很可惜,荊軻刺秦的計劃差一點就成功了,可惜嬴政命不該絕。荊軻刺秦雖然失敗了,但是后人對荊軻和樊於期的英雄氣概十分敬佩。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息,也許他們改變不了歷史,卻能照耀古今,名垂青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