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東京奧運會真可謂風云變幻、波譎云詭,日方雖然爆出了不少內幕、猛料,但大家最關心的依然是我們國家健兒們的成績。 這不,繼氣步槍一槍命中、擊劍一劍封喉、舉重力壓群場后,女子跳水隊再度傳來佳訊~已經30歲的王涵與隊友施廷懋,獲得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3米板冠軍,讓中國以6枚金牌,暫列東京奧運會獎牌榜第一!今年的賽事已經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與驚嚇,但當你看到那些健兒們過往的經歷與付出就會明白——人生的功成名就從沒有過僥幸兩字,僥幸只會帶來不幸的結局,只有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堅持方得始終。曾與吳敏霞搭檔的她已經在雙人3米板項目上贏得了4個亞運會冠軍、6個世界杯冠軍、7個世錦賽冠軍和2枚奧運金牌。從13年開始,連續(xù)幾個賽季,施廷懋都是所向披靡,拿下了世錦賽、奧運會、世界杯,所有三米板比賽的單人和雙人全部冠軍,奪冠率100%。她一度成了令國外選手聞風喪膽的人物,連續(xù)5年獲得國際泳聯(lián)跳水年度最佳運動獎,這是連高敏、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都不曾達到的。但她這個一姐當?shù)貌⒉蝗菀?,中國跳水隊一向有夢之隊的稱號,享譽世界的前輩們比比皆是,后來者更是人才輩出。她也曾無限次靠近過夢的跳臺,也曾落選過3次奧運周期,與夢想失之交臂。當她們站上跳臺的那一刻,解說員哽咽了:“看著施廷懋的腳踝,我就心疼……”可她們背負的已經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辛苦了,還有精神、年齡、周圍各種隨之而來的壓力。換句話說,你很難再見到一個,年近30歲還在心無旁騖,就為了一枚奧運金牌日夜堅持的跳水運動員了。她的搭檔汪涵也是如此,只是比起施廷懋,汪涵卻遜色了許多。2009年羅馬,那是她第一次代表中國隊出戰(zhàn)世界級的賽事,那一年她剛滿18歲,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只是在王牌云集的夢之隊實在太難出挑了。從那之后她竟與奧運賽場再無緣分,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她連續(xù)以替補身份隨中國跳水隊出征,但兩次都沒能獲得上場的機會。她更被國家隊3次退回省隊,每次離隊對王涵來說心里都像刀割一樣,而更讓她痛苦的還有越來越大年紀、看不到亮光的前景。但她依然在默默的日復一日的訓練,她相信會有屬于自己的機遇,可這一等就是12年,她也為此準備了12年、備胎了12年。“盡管過去都不算順利,但我從來沒有消沉,更不會屈服于命運。”“運動員心中都有一個站上最高領獎臺的夢想,我也一樣,我會秉持著這種信念,讓自己更加努力!”而鼓舞她一直前進的只是前輩郭晶晶對她說過的一句話:“如果現(xiàn)在跳得不夠好,就一直練下去。”“你知道該怎樣才能見到美人魚嗎?要游到海底,那里的水更藍。在那里藍天變成回憶,你就躺在寂靜里。待在那里,抱著必得的決心,只有這樣她們才會出現(xiàn)?!?/span>這是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在電影《碧海藍天》中的一段話,同樣在映射人生。如果沒有那份持之以恒的決心,我們便只能看見一成不變的海水、千篇一律的風景。到底是什么能讓一個人愿意對一件事“樂”此不疲呢?好奇心、興趣、使命感,這些恐怕統(tǒng)統(tǒng)不是關鍵。施韋澤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不僅有著哲學,神學,醫(yī)學三個博士學位,他還是著名的管風琴演奏家,巴赫音樂研究專家。可這么多顯赫的頭銜卻還不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就,因為這些選擇都只是出于他的興趣,功成名就也只是隨之而來的附屬品。他最大也是最被世人知曉、認可的成就——醫(yī)生,便是他最想去做的事情。1904年開始,因為看到了非洲絕癥病人的痛苦,他立志做一名醫(yī)生。于是,他花了9年時間學習,直到38歲才取得行醫(yī)證和醫(yī)學博士學位。1913年,他義無反顧來到非洲建立了叢林診所,治療麻風病、黃熱病、瘧疾病這些高傳染的絕癥。也是呢,像他一般的人物又有哪個不被世人看做是天才?可我們或許忽略了,能成為天才的人,都對一些事情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這讓他們有了明確的方向、充沛的熱情,讓他們成為了一個擁有驅動型人格的學習者。因此不論處于什么樣的境地,他們都能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自己,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成績。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人,本會更致力于塑造一個更美的世界。他們心中有熱愛、有方向、有動力,才能夠不斷地自我超越,而萌發(fā)這種自我的需求離不開“自由”的土壤。優(yōu)家教育創(chuàng)始人吳臻老師曾在【如何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話題中談到:最近和幾個好友聊天,發(fā)現(xiàn)十幾年的學校教育沒有讓我們認識自己。各自都是在后來人生的某一階段突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因為傳統(tǒng)教育很少去鼓勵孩子發(fā)展自我意志,大家都是要求孩子聽話、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然后結婚生子。其實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人生腳本,父母們應該盡量提供一個環(huán)境,讓孩子從每件小事開始自己做選擇。只有在一次次的選擇中他才能逐漸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潛能。選擇自己所愛,做自己所想,一步一個腳印,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奇跡。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與興趣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可人性同樣有著喜新厭舊的特性,因此我們總覺得孩子很難專注于一件事情上面。我們以為這又是孩子“三分鐘熱度”的毛病,卻從沒想過對于那件事情也許孩子只是沒有足夠的熱情。沒有熱情的事情才會被重復、枯燥的練習輕易擊退,會被傷痛、挫折輕易打敗。可對什么事情有熱情也不是孩子一時三刻就能說得清楚的,更不是該由父母說了算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嘗試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最熱愛的事情。看看孩子是否喜歡提問題、善于提問題;是否喜歡演繹和推理,勇于猜想;是否善于觀察,善于反思、反省;是否常有可笑的、瘋狂的主意;是否在獨處時玩得愉快,且愛表達自己的觀點……為孩子提供更多他所熱愛的選擇,輔助他釋放自己的生命力,如此一來,優(yōu)秀、成才便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就像那些奧運健兒一樣,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舞臺,迎來屬于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