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年紀越大,煩惱越多。人的生活離不開人際交往,我們結(jié)識的人越多,煩惱也就越多,這也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人生閱歷。 心理學(xué)家阿勒德說過: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guān)系。 我們無法避免與人聯(lián)系,但卻可以減少生活中的煩惱,從而讓生活更輕松愉悅。 古人云:聞事莫說,問事不知,閑事莫管。 一個成年人最智慧的處事方法就是:莫管閑事。不主動給自己增添煩惱,也給他人減輕負擔(dān)。而這同時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01與其管他人閑事,不如專注提升自己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倘若將專注力放在管他人閑事上,便容易忽略自己內(nèi)在的提升。 在電視劇《歡樂頌》中,曲筱綃多管閑事的行為,引得眾多網(wǎng)友紛紛評論:“你管的閑事太多了。” 她想幫邱瑩瑩測試男朋友的真心,卻不和邱瑩瑩商量,暗中給別人男朋友塞紙條。這種干涉朋友感情的舉動,無疑是沒有分寸感的多管閑事。 汪琪在工作中也非常喜歡管閑事,每次在同事完成任務(wù),她就會在一旁指點江山。 有一次,汪琪看到身邊的同事在寫策劃案,立馬湊過去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你這個方案不合適,要先調(diào)查以前的數(shù)據(jù)做參考,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span> “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問我,大家都是同事,沒有什么不好意思開口?!?/span> 汪琪的好心同事沒領(lǐng)情,甚至在她的絮絮叨叨之下,不耐煩地回答道:“你能不能少管閑事啊,你私自看我的策劃案本來就不合適,而且我們兩個是競爭關(guān)系,你在這里修改我的方案算什么?” 汪琪覺得自己好心被人當成了驢肝肺,卻沒意識到身邊的同事都下意識地和她疏遠。 她談到自己工作上的煩惱時,閨蜜提醒道:“你不如試著把時間花在自己能力提升上,等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別的同事自然會向你請教,而不是覺得你多管閑事。” 汪琪按照閨蜜的建議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不僅自己的業(yè)務(wù)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身邊也多了交談的朋友。 正如鄭板橋在《贈君謀父子》中寫道:“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yǎng)精神?!?/span> 人與其把時間花在管閑事上,不如花精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煩惱減少的同時,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何樂而不為呢? 02不干涉他人行為,是一個人的修養(yǎng) 自古便有名言: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去妄加干涉別人的閑事,才是對他人最好的尊重,正如古語有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曾聽過一個故事: 一群孩子在公園里玩耍,唯獨有一個男孩獨自躲在遠處,安靜地擺弄著手上的魔方。這時,男孩的父母走過去牽著他來到一群孩子中間,并且鼓勵男孩道:“你不用怕和朋友一起玩,朋友之間就是需要多交流感情才會好?!?/span> 男孩被迫參與群體游戲,人卻依舊興致缺缺,始終沒有笑臉。 有熟悉男孩的朋友說:“你不是不喜歡踢足球嗎,為什么還要過來?” 男孩無奈地回答:“我的魔方被沒收了,媽媽想讓我和你們一起玩?!?/span>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如果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賦予在他人身上,往往會讓對方感到被冒犯。在網(wǎng)絡(luò)上聽到很多類似的話: “你做蛋糕是沒有前途的,應(yīng)該立志學(xué)醫(yī)才對!” “我把你寫的小說都撕了,不知道好好學(xué)習(xí),未來能有什么出息?” “一個人創(chuàng)業(yè)太難了,不如踏踏實實的工作,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span> 人如果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以己度人,便會有失偏頗。 人與人在相處過程中學(xué)會換位思考,懂得尊重對方的意見,才是處世的智慧和基本修養(yǎng)。 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過:“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span> 誰都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在干涉和打擾中度過,懂得在人際交往中留有分寸感,少管閑事,才是一個智慧有涵養(yǎng)的成年人。 03彼此成全和尊重,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陳夢和許玲一起去貧困地區(qū)旅行找拍攝素材,等到了目的地后,便借住在一位村民的家里。村民家有一個小女孩,七八歲左右,身上衣服的破舊,看上去面黃肌瘦。 小女孩很懂事,知道家里有客人,便熱心地給兩人準備早飯。 陳夢心酸地看著女孩端來的早飯,連忙從錢包里拿了兩百塊錢遞過去:“等改天姐姐給你買幾件新衣服,這錢你拿著去買吃的?!?/span> 許玲看著孩子一臉茫然的模樣,連忙開口道: “這個姐姐給錢給你,是想請你給我們當導(dǎo)游,謝謝你的早飯,禮尚往來,我們也希望送給你新的衣服作為回禮,可以嗎?” 小女孩這才欣然答應(yīng)。 事后,陳夢問許玲為什么要麻煩孩子做導(dǎo)游,許玲認真地解釋道: “因為我不想讓她覺得我們是在施舍,雖然她的條件比較艱苦,但我們單方面給予的同情,可能會讓她感到自卑,現(xiàn)在讓她靠自己的本事賺錢,她更容易接受?!?/span> 原來,她是在保護小女孩的自尊。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參差,我們對弱小者抱有善意沒錯,但與其過多的用“善意”干涉他們的生活,不如換一種方式成全自己彼此溫暖的傳遞。 網(wǎng)上曾有一個問題:“你討厭那些自以為給予別人幫助的人嗎?” 評論下有一個高贊回答:“雖然這么說可能有點不知好歹,但我真的不喜歡別人給我自以為是地幫我,很多時候,我足以養(yǎng)活自己,為什么一定要接受人家的好意?如果還不了這個人情,徒增心理負擔(dān)?!?/span>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生也有無數(shù)種活法,有時候自以為給對方的好,也許并不是對方所期望的生活。 正如傅首爾說過的一段話:“世界上什么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span> 我們盡管專注自己的成長,可以做好事,但不用妄度他人。 人這一生,能渡己便已是最好的修養(yǎng),別再妄圖干涉他人的生活。不多管閑事,不僅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格局。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