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明朝《古今賢文》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那這里的“淫”是什么?為何會被古人們深惡痛疾,甚至不惜把它排在“惡”的首位,“淫”在人們的道德觀念中,是不好的,不正當的男女關系,“淫亂”而不干凈,因此總是被人厭惡的,但在這句話里,它有著過度、放縱、沒有約束的意思。 01過度的放縱,能毀掉人自己 有些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追求著某樣東西,固然會變現(xiàn)出欣喜的神態(tài),但并不滿足,慢慢地就想去追尋著更好的東西,其中的手段也越來越失去了下限,原本能約束他行為的法律、道德、義禮,也都失去了作用,為了能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欲望,他們甚至不再作為一個“人”,而是“野獸”而不斷的“踐踏”活在周圍的其他人。 而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人有很多,其中有幾個出名的,如安祿山、秦檜、和坤,等人,他們中哪一個不是前途光明,卻因為自己欲望的不斷膨脹而做出“天怒人憤”的事情。 先說說安祿山吧,有著“唐明皇”(李隆基)的器重信賴,甚至家人們還被唐室關照至極,權力和地位在整個唐朝也是個頂個的高,可是呢白眼狼是喂不熟的,他不記你的好,只去記你的不好,等到“唐皇”喂無可喂的時候,安祿山就攜手史思明發(fā)起了叛亂,搞得全國上上下下烏煙瘴氣的,說是“開元”毒瘤也不為過。 其次就是秦檜,秦檜的書法,政治都有著極高的才情,屢受皇帝賞識,因此官位和權勢也在日益的高升,他并沒有什么正確的大局觀,誰阻礙他節(jié)節(jié)高升,他就去搞誰,幾次給不合作的朝臣下了大獄,原本岳飛和他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一個是不受待見的將領,一個是萬眾矚目的大臣,怎么能有機會去阻礙他高升? 可這岳飛實在太出彩了,打得金人節(jié)節(jié)敗退,甚至要一舉逆轉宋朝和金的局勢,可這秦檜就不樂意了,對皇帝讒言,以近乎“殘害”的形勢,弄掉了岳飛,把宋徹底推入了深淵,讓千千萬萬的百姓飽受金的折磨。 至于和坤?他聰明能干,前途一片光明,可他卻是極貪,有多貪呢,今天庫房就剩一粒米,他都能貪走大半,除了實在碰不得的,就算是國家建設的投資他也敢貪,日積月累下整個清朝首富,和坤敢稱自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三,這時的他還在貪,錢多得是花不完的,那為什么貪? 享受的是貪的樂趣,并以此填補自己不斷增長欲望的空缺,等到嘉慶抄家,看到和坤貪的東西,也是被震掉下巴,密密麻麻的白銀、黃金、古玩、珍寶相當于整個清朝15年的財稅收入,還有盈余,和坤的貪前無古今,后無來者。 但出來混,是遲早要還的,他們三人都沒有善終,安、和二人慘死,而秦檜則是在病痛中絕望死去。 02朱熹的滅“淫”理學 針對這些不合理,不正當,沒有止境的“私欲”,南宋有位叫朱熹的大思想家,在不斷的學習百家的思想學說,以及不斷見證人們許多“丑陋”后,他按照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這一理學經典。 注意,朱熹提出的這句話并沒有加害誰的意思,也并不是要把人當成“無欲無求”地“活菩提”,他只是說要人不要有不正當的欲望,反對無止境的貪欲,去追求自身修養(yǎng)道德的完善。 他主張人們去“明理”,只有明事理了后才能去滅掉“淫”,不做違反法律、道德、社會規(guī)范的事情,作為一個有自我判斷能力的人,而不是去作為一個動物被自己的欲望不斷驅使。 他希望人們向善,去認清自己的本心,不為惡,不作惡,對于有困難的人也應該在法律、道德所允許的情況去幫助。 然而缺乏正確的思想推廣途徑,他所主張的思想被人扭曲了不少,甚至被不少統(tǒng)治者“以偏概全”用作加害百姓的利器,和原本提出的思想完完全全“背道而馳”,也因此,朱熹在后世被人罵得很慘,整就是一個“背鍋俠”的模樣。 但被人扭曲的思想卻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原本滅“淫”的想法,不知道該說可悲還是慶幸呢。 03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 在清朝思想家王永彬的《圍爐夜話》中提出了這一句話,大意是心中要是有了孝心,什么不好的事情就都不會去做,因此“孝”排在善的首位,可心中要是有了貪念,以往絕不想去做的事情,也能去輕易的去做。 所以古代的思想家們對“淫”是深惡痛疾的,也曾有過許多像朱熹一樣的思想家,提出思想著作,致力于滅“淫”。 但無一例外,都以慘淡的結果收尾。 滅“淫”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大部分人都有貪念,無止無盡的欲望擁有者也數之不清,幾筆黑墨,幾份文書,幾條“新規(guī)”就能徹底消滅潛藏在人黑暗面的“淫”嗎?不能的,只能選擇去徐徐圖之,盡量地去減少“淫”,讓好的事物變得更多。 所以思想家和統(tǒng)治者們就去推行“孝”道,以“德”和律法大棒并施,來規(guī)范百姓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希望以“孝”制“淫”,讓社會,讓國家能呈現(xiàn)出一片更好的未來。 但話又說回來,我們并不是什么“圣人”,欲望是有,貪念也是有,甚至無止無盡的“欲望”也冒出過不少,但至少以在法律道德允許的情況下去滿足這些“欲望”,不作惡,不為惡,多些“善”少些“惡”,因而我們能挺直腰板的大步前行,無懼于他人的“指指點點”,凡事,無愧于心就好。 文獻參考:《圍爐夜話》《宋史》《舊唐書》《清史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