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圖的就是安穩(wěn),晚年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 “四世同堂”這一成語我是在老舍的小說作品中得知,而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中卻是常見的現(xiàn)象。伴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人們注重飲食、身體的鍛煉,長壽的人群越來越多,這就在社會中營造了一股“四世同堂”的美好場面,甚至出現(xiàn)了“五世同堂”的,這將會是多么幸福的家庭呢。最近網(wǎng)上有一組跨越百年凝望的照片引來了很多網(wǎng)友的羨慕與嘆息。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姓王的女性,有一個百歲高齡的爺爺,壽命長的老人說明有福氣,況且身體還十分硬朗,這不僅讓王女士一家開心不已,更值得歡喜的是在爺爺百歲生日那天王女士的孫子也出生了。跨越世紀的凝望,更多的是暖心。等到王女士的孫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她就想著抱孫子回家里看看,也讓爺爺見見自己的玄孫。到家門時發(fā)現(xiàn)爺爺坐在門口,小孫子因為好奇也一并盯著太爺看。這時王女士就說讓自己爺爺抱抱玄孫,熟悉熟悉。百歲爺爺很高興的抱著自己的玄孫,時不時還逗逗小家伙,讓人欣慰的是小家伙并沒有哭鬧,而是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太爺。這樣一幅和諧美好的場景讓王女士情不自禁拿起手機拍了下來。在網(wǎng)友看到這一組照片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示很感動非常感慨這個輪回的對視。也讓自己想起了自己的爺爺,感動得眼睛泛起了淚花。有網(wǎng)友秦漢四少說:“一個說,我曾經(jīng)像你,是個寶寶;另一個說,難道有一天,我也會成為遲暮老人。”還有網(wǎng)友說:“人老了就喜歡孩子吧,我覺得自己老了也想帶個小孫子或者是小孫女,覺得那樣也挺美的,特別是騎著三輪帶她去趕集?!币灿腥烁锌f:“有的人家老人是寶,有的人家老人被踢皮球,唉致敬那些孝順老人的子女和兒媳婦!”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帶娃的這些好處父母比不上在中國家庭里,隔代親是常見的現(xiàn)象,而退休后的老人是喜歡帶自己的孫子去玩的,就像是在炫耀一件禮物一般,因此他們很樂意陪伴自己的孫子。陪伴孩子很多,孩子內(nèi)心就會越有安全感,心理發(fā)育成長就會很健康。有句老話說得好:“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边@句話的意思就是我經(jīng)歷的生活比你多,經(jīng)驗比你豐富。老人比一些小年輕來看,生活閱歷當(dāng)然是豐富的,他們知道孩子鬧情緒時是什么原因,能更快速的給孩子解決,他們也知道什么行為言語該說什么不該說。這些都是利于孩子成長的。小孩子處于好奇總是會問一些很單純的問題,作為他的爸爸媽媽或者有時會因為這些小問題而不耐煩的搭理孩子,但是要是小孩子去詢問自己的爺爺奶奶輩的換來的答案就會是帶有慈愛的回答。因為年紀長的老人對自己的孫子、孫女會格外的有耐心,他們樂意傾聽孩子的心聲,滿足孩子的需求,也因為老人們有充裕的時間精力來陪著孩子,從而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老人帶娃有利也有弊,這些方面沒做好,可能會害了娃老人對孩子的寵愛是有目共睹的,他們會將自己所有好的東西拿給自己的孫子、孫女,并且會滿足小孩子的各種需求,從而讓孩子養(yǎng)成了有什么需求都要達到目的,只要達不到就哭鬧不罷休的壞習(xí)慣。這樣的行為就相當(dāng)于是溺愛,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一代隔一代的觀念思想肯定是有差別的,新的思想是隨時代而變的。一般情況下,老人自然會脫離時代多一點,他們心中有自己的一種老觀念,一種想法,從而在陪伴自己孫子、孫女的時候,將自己的老思想灌輸給他們。就比如補習(xí)班、興趣班問題,老一輩會覺得這些課程是多余的,孩子只要在學(xué)校、在家好好學(xué)就好了,從而也會讓孩子厭惡上補習(xí)班、興趣班。誰陪伴孩子更久孩子就會跟誰更親,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在家里陪伴孩子更多的是在爺爺奶奶,那么孩子當(dāng)然會覺得爺爺奶奶是最愛自己的人,從而跟爺爺奶奶的關(guān)系好過于跟爸爸媽媽的關(guān)系。一個家庭里有一老一少是這個家庭的福氣,想想無論是誰在百歲之后還能抱著一個小孩子會是一種多么平靜、幸福的生活呀!
|